鼻竇炎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1、全身抵抗力降低,如過度疲勞、受涼受溼、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以及生活環境不良所致。
2、變態反應體質,全身性疾病如貧血、內分泌功能不足(如甲狀腺、腦垂體和性腺等功能減退),急性傳染病如流感、麻疹、猩紅熱、白喉等均可誘致本病發生。
3、鼻腔的一些疾病,如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鼻息肉、變態反應性鼻炎、鼻腔異物或鼻腔腫瘤,也可引起鼻竇炎。
4、鄰近病灶,如扁桃體炎或腺樣體肥大、上頜第二雙尖牙及第一、第二磨牙根部的感染,拔牙時損傷上頜竇壁或齲齒殘根墜入上頜竇內等也可導致鼻竇炎。
5、其它,如鼻竇外傷骨折;游泳時跳水姿勢不當(如取立式跳水),或潛水與游泳後擤鼻不當,汙水進入鼻竇內;鼻腔內填塞物置留時間過久;高空飛行迅速下降,竇腔與外界形成相對的負壓,將鼻腔分泌物吸入鼻竇等也能造成發病。
關於西醫鼻竇炎的病理病因:
鼻竇是頭骨和麵骨中圍繞鼻腔周圍的一些含氣的空腔,包括上頷竇、額竇、篩竇和蝶竇。鼻竇炎是指化膿性球菌感染鼻竇粘膜引起的化膿性炎症,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急性鼻竇炎是鼻腔粘膜的急性化膿性炎症,可一個鼻竇單獨發病,也可幾個鼻竇同時發炎,如果急性鼻竇炎治療不當,或反覆發作,可致慢性鼻竇炎。
本病絕大多數由傷風感冒引起,全身抵抗力低下,其它鼻腔疾病常有鼻涕阻塞,游泳、跳水方法不當,以及氣壓的迅速改變(如飛行、潛水等)均可導致本病的發生。
由牙根感染擴散引起的上頜竇炎叫牙原性上頜竇炎,也是鼻竇炎的一種。
鼻竇炎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1、鼻竇炎常繼發於上感或急性鼻炎,這時原有症狀加重,出現畏寒、發熱、食慾不振、便祕、周身不適等。小兒可發生嘔吐、腹瀉、咳嗽等症狀。
2、多可出現-側持續性、偶可發生雙側持續性鼻塞。
3、患者膿鼻涕增多且不易擤盡,如向後流入咽部及下呼吸道時,刺激咽、喉粘膜,引起發庫、咳嗽和咳痰,甚至噁心。
4、前額部疼,晨起輕,午後重。還可能有面頰部脹痛或上列磨牙疼痛,多是上頜竇炎。
5、晨起感前額部疼,漸浙加重,午後減輕,至晚間全部消失,這可能是額竇炎。
6、頭痛較輕,侷限於內眥或鼻根部,也可能放射至頭頂部,多蟲篩竇炎引起。
7、眼球深處疼痛,可放射到頭頂部,還出觀早晨輕、午後重的枕部頭痛,達可能是蝶竇炎。
8、慢性鼻竇炎除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外,還有如下特點:
(1)頭痛較輕,一般多屬悶痛、鈍痛。
(2)嗅覺減退或消失。
(3)休息、滴鼻藥、蒸汽吸入或鼻腔通氣引流後頭痛可減輕。
(4)咳嗽、低頭、彎腰、用力時頭痛加重。
(5)吸菸、飲酒、情緒激動時可加重頭痛。
(6)有時可引起精神不振、易睏倦、頭昏、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鼻竇炎應該做哪些檢查?
CT檢查已經成為診斷鼻竇炎的重要手段,也是鼻竇炎手術前必須做的系列檢查之一,CT掃描分為冠狀掃描和水平位掃描。鼻竇炎經常和鼻息肉並存,CT可以顯示鼻息肉鼻竇炎的範圍,清晰顯示各鼻竇及其比鄰區域的細微結構,為醫生診斷和治療鼻竇炎提供了重要的依據、通過CT,還有助於鼻竇炎與其它疾病如鼻竇癌等進行區別。
鼻竇炎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1)與慢性鼻炎鑑別:慢性鼻炎流鼻涕不呈綠膿性,亦無臭味,故觀察鼻涕的性質是鑑別關鍵;拍攝X光片檢查鑑別可準確無誤,慢性鼻炎病變侷限於鼻腔,而慢性鼻竇炎則鼻竇內可見有炎性病變。
(2)與神經性頭痛鑑別:有些患神經性頭痛的病人可長年頭痛,反覆發作,往往誤認為有鼻竇炎,但這種病人基本沒有鼻部症狀,故從表現及拍X光片即可加以鑑別。
鼻竇炎應該如何預防?
1、平時注意鼻腔衛生。
2、注意擤涕方法。鼻塞多涕者,宜按塞一側鼻孔,稍稍用力外擤。之後交替而擤。
3、游泳時姿勢要正確,儘量做到頭部露出水面。
4、有牙病者,要徹底治療。
5、急性發作時,多加休息。臥室應明亮,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但要避免直接吹風及陽光直射。
6、遵醫囑及時用藥。
7、慢性鼻竇炎者,治療要有信心與恆心,注意加強鍛鍊以增強體質。
8、嚴禁菸、酒、辛辣食品。
9、保持性情開朗,精神上避免刺激,同時注意不要過勞。
10、平時可常做鼻部按摩。
鼻竇炎可以併發哪些疾病?
鼻腔和鼻竇位於顱腦下面,居於咽喉與口腔上方,坐落於兩眼眶之間,它們之間相互為鄰,關係密切。鼻腔和鼻竇病變常向附近組織蔓延,因而會引起各種各樣的併發症。若延及顱腦,嚴重的可造成死亡,對咽喉與眼眶的滲透,也會引起各種病變,尤其對兒童來說,併發症將會影響身體和智力的發育。鼻炎、鼻竇炎引起併發症有多種途徑:
①直接感染:鼻腔與口腔、咽喉以及下呼吸道與消化道直接相通,鼻炎、鼻竇炎分泌物向下引流,直接刺激這些組織,引起各種病變。
②破壞骨壁感染:鼻竇炎症如果破壞鼻竇骨壁,炎症常由此延至其他組織,因為鼻竇位置不同,故引起併發症亦相異,如額竇炎易引起眶內或顱內併發症;篩竇炎破壞頂壁,侵入前顱凹,穿透側壁,發生眶內併發症。蝶竇炎破壞顱底可引起顱腦內不同併發症,也可引起球后視神經炎。上頜竇炎可引起眶內感染及牙槽瘦管等併發症。
③經血行感染:鼻腔和鼻竇具有豐富的血管網,並且與眶內、顱內有複雜的聯絡,所以鼻炎與鼻竇炎的細菌和毒素,先破壞血管內膜形成血栓,栓子隨血行傳至其他器官,引起併發症。
④經淋巴管感染:鼻腔或鼻竇的淋巴管直接把炎性物質傳佈到其他器官或組織發病。
⑤經解剖通道:鼻竇骨壁有多處正常通道如篩骨上壁有許多小孔,稱篩孔,主要是嗅神經纖維通向顱內的孔道,炎症可以從篩孔中傳入顱內發病。此外鼻腔與鼻竇的許多血管也直接與眶內、顱內相通,炎症可沿血管通道引起併發症。
⑥鼻竇外傷:引起骨折、穿孔傷或手術損傷等因骨壁斷裂、組織破壞,使感染易於侵入而發病。
鼻竇炎應該如何治療?
鼻竇炎的主要症狀是不通氣,所以治鼻竇炎要用部膜收縮劑,如1%麻黃素或滴鼻淨,配合0、15%黃連素或0、5%的氯黴素液點鼻消炎,每天的點藥次數以維持通氣為標準。如果用藥後不能維持通氣,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如鼻甲切除或電烙術。鼻竇炎是鼻竇內的化膿性炎症,以流膿鼻涕、頭痛為主,治療時除滴用鼻稅膜收縮劑外,還要使用抗生素以消除鼻竇內的細菌感染,功能性內窺鏡鼻竇手術,由於藉助內窺鏡的良好照明,因而可徹底清除病變,並且儘可能的保留鼻腔及副鼻竇的正常粘膜和結構,形成良好的通氣和引流。如今不開刀的內窺鏡微創技術已被廣泛運用於臨床。
可選用的西藥
1、急性化膿性鼻竇炎:
(1)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足量,以控制感染,防止其轉為慢性。
(2)1%麻黃素生理鹽水:滴鼻,每次1-2滴,每日2次。
(3)鎮靜止痛藥:用於頭痛劇烈者。
2、慢性化膿性鼻竇炎:
區域性治療為主,可選用血管收縮劑滴鼻,常用1%麻黃素生理鹽水、滴鼻淨等。可在滴鼻液中加入地塞米松、倍他米鬆等。應注意滴鼻淨不宜長期使用,以免發生藥物性鼻炎。
根據最近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關於鼻-鼻竇炎治療指南:1、CRS不是細菌感染,而是炎症。急性期可由於粘膜上皮損傷後,致病菌侵入感染。感染期頭孢二代抗生素為首選,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克拉黴素。
2、治療:
小劑量長期大環內酯抗生素口服(克拉黴素0、125,一天兩次)和鼻內使用糖皮質激素(曲安奈德,布地奈德,輔舒良),使用時間均應超過十二週。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