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外一科 副主任醫師 張光磊

  糖尿病足及其引發的潰瘍是常見的糖尿病慢性合併症之一,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殘的主要原因。通過對我科近一年收治的糖尿病重度足潰瘍(潰瘍分級為Ⅲ、Ⅳ、Ⅴ級)病例的病史進行統計後可發現以下特點:78%患者的糖尿病病史大於10年;82%患者血糖控制不滿意、入院時糖化血紅蛋白大於8%;67%患者有明顯下肢缺血癥狀的時間大於1年;85%患者入院前有過足部破潰;曾經在一、二級醫院被診斷為糖尿病足並正確治療的患者僅為11%。

  已有的糖尿病足病研究普遍認為,糖尿病足病主要表現是區域性神經異常及下肢遠端周圍血管病變,起病隱匿,直到患者有涼、麻、疼痛甚至足部破潰壞疽才發現就診。但此時多為晚期,壞疽不可控制而導致截肢。在病史詢問中我們經常發現,即便是社群醫生對糖尿病足也知之甚少,誤解頗多:首先是不瞭解糖尿病足及潰瘍是動脈缺血性潰瘍,經常將糖尿病足、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和下肢靜脈性潰瘍相混淆,不能區分動脈性和靜脈性疾病;其次是對糖尿病足患者不能進行基本檢查和評估(基層醫院缺乏血管超聲、CT造影等血管科專門檢查裝置和人員);也沒有依靠凝血時間、D二聚體、血小板損傷等化驗來應用和調整抗凝祛聚藥物治療的經驗;再有,對潰瘍也只能進行簡單消毒換藥擴創等外科治療,有時適得其反加重壞疽。

  另一方面,由於糖尿病足是慢性缺血性疾病,壞疽嚴重的患者在三級醫院的短期治療只能達到緩解缺血和潰瘍好轉的效果,要達到潰瘍完全癒合的目標,患者仍需在社群醫院繼續長時間治療,故如果社群醫院沒有足夠的治療經驗,則仍有病情再次加重的可能。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對於糖尿病足這種嚴重威脅公眾健康和生活質量的血管疾病,社群干預在其預防、治療和康復有重要作用。社群醫師應有“長時間糖尿病必伴有血管病變”的常識,對糖尿病下肢周圍血管病變應有足夠的警惕,治療也不能僅停留在控制血糖這一層面上,應將血管病變的定期篩查和基本藥物治療作為必須的工作。同時基層醫院也應配備血管超聲和多功能多普勒檢查裝置,且備有專業檢查人員,為治療提供幫助。有豐富治療經驗的三級醫院和專科醫院應和社群醫院建立密切聯絡,完善雙向轉診制度,定期對社群醫師進行培訓和經驗交流,甚至直接指導治療。至此,建立起完善的糖尿病足病篩查、監測,治療、康復的社群干預體系,將大大減低患者糖尿病足潰瘍的嚴重程度,減低致殘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