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計劃生育科 主治醫師 李俊霞

  1、下丘腦疾患 顱咽管瘤、炎症等病變影響催乳激素抑制因子(PIF)的分泌,導致高催乳激素升高。

  2、垂體疾患 是引起高催乳激素血癥最常見的原因,以垂體催乳激素瘤最常見。1/3以上患者為垂體微腺瘤(直徑<1cm)。空蝶鞍綜合徵也可使血清催乳激素增高。

  3、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增多,刺激垂體催乳激素分泌。

  4、特發性高催乳激素血癥 血清催乳激素增高,多為2.73~4.55nmol/L,但未發現垂體或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部分患者數年後發現垂體微腺瘤。

  5、其他多囊卵巢綜合徵、長期服抗精神病藥和抗憂鬱症藥均可引起血清催乳激素升高。

  臨床表現

  1、月經紊亂及不育:85%以上患者有月經紊亂。生育年齡患者可不排卵或黃體期縮短,表現為月經少、稀發甚至閉經。青春期前或青春期早期婦女可出現原發性閉經,生育期後多為繼發性閉經。無排卵可導致不育。

  2、溢乳:是本病的特徵之一。閉經-溢乳綜合徵患者中約2/3存在高催乳激素血癥,其中有1/3患垂體微腺瘤。溢乳通常表現為雙乳流出或可擠出非血性乳白色或透明液體。

  3、頭痛、眼花及視覺障礙:垂體腺瘤增大明顯時,由於腦脊液迴流障礙及周圍腦組織和視神經受壓,可出現頭痛、眼花、嘔吐、視野缺損及動眼神經麻痺等症狀。

  4、性功能改變:由於垂體LH與FSH分泌受抑制,出現低雌激素狀態,表現為陰道壁變薄或萎縮,分泌物減少,性慾減退。

  診斷

  1、臨床症狀:對臨床表現為月經紊亂及不育、溢乳、閉經、多毛、青春期延遲者,應檢測血清催乳激素。

  2、血液學檢查:血清催乳激素>1.14nmol/L(25ug/L)可確診為高催乳激素血癥。檢測最好在上午9~12時。

  3、影像學檢查:當血清催乳激素>4.55nmol/L(100ug/L)時,應行垂體MRI檢查,明確是否存在垂體微腺瘤或腺瘤。

  4、眼底檢查:由於垂體腺瘤可侵犯和(或)壓迫視交叉,引起視乳頭水腫;也可因腫瘤壓迫視交叉致使視野缺損,因而眼底、視野檢查有助於確定垂體腺瘤的大小及部位,尤其適用於孕婦。

  治療

  確診後應及治療,治療手段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及放射治療。

  1、藥物治療

  (1)甲磺酸溴隱亭:系多肽類麥角生物鹼,選擇性激動多巴胺受體,能有效降低催乳激素。溴隱亭對功能性或腫瘤引起催乳激素水平升高均能產生抑制作用。溴隱亭治療後能縮小腫瘤體積,使閉經-溢乳婦女月經和生育能力得以恢復。

  在治療垂體微腺瘤時,常用方法為:第1周1.25mg,每晚1次;第2周1.25mg,每日2次;第3周1.25mg,每日晨服,2.5mg,每晚服;第4周及以後2.5mg,每日2次,3個月為一療程。主要副反應有噁心、頭痛、眩暈、疲勞、嗜睡、便祕、直立性低血壓等,用藥數日後可自行消失。新型溴隱亭長效注射劑(parlodel)可克服口服造成的胃腸功能紊亂。用法為50~100mg,每28日注射一次,起始劑量為50mg。

  (2)喹高利:作用於多巴胺D2受體的多巴胺激動劑。多用於甲磺酸溴隱亭副反應無法耐受時。每日25mg,連服3日,隨後每3日增加25mg,直至獲得最佳效果。

  (3)維生素B6:20~30mg,每日3次口服。和甲磺酸溴隱亭同時使用起協同作用。

  2、手術治療:當垂體腫瘤產生明顯壓迫及神經系統症狀或藥物治療無效時,應考慮手術切除腫瘤。手術前短期服用溴隱亭能使垂體腫瘤縮小,術中出血減少,有助於提高療效。

  3、放射治療:用於不能堅持或耐受藥物治療者;不願手術者;不能耐受手術者。放射治療顯效慢,可能引起垂體功能低下、視神經損傷、誘發腫瘤等併發症,不主張單純放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