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是臨床疼痛診療時遇到的常見病,其病因很多,其中有一類頭痛伴有頸部壓痛、與頸神經受刺激有關的頭痛,發生率很高,臨床表現較複雜,頭痛持續時間長,治療較困難,日益引起重視。
近年來對頸神經的解剖及其末梢的中樞傳入機制的研究, 以及對頸椎間盤退行性變引發非菌性神經根炎的機制取得的研究進展,不斷加深了對頸源性頭痛發生機制的認識,並指導了臨床診斷與治療的改進。1995年Bogduk 指出頸椎退行性變和肌肉痙攣是頸源性頭痛的直接原因。他認為頸源性頭痛也可稱為頸神經後支源性頭痛。近來亦有學者將頸源性頭痛稱為高位神經根性頸椎病。
一、頸源性頭痛的發病機制
頸源性頭痛可根據神經根的不同受累部分,分為神經源性疼痛和肌源性疼痛。神經根的感覺根纖維受到刺激引起神經源性疼痛,而其腹側運動神經根受刺激時則以肌源性疼痛。
(一)、解剖學基礎與頸源性頭痛的關係
高位頸神經包括第1~4頸神經,與頭痛關係密切。原來一直認為第1頸神經為運動神經,不含有感覺纖維。近年來的研究發現第1頸神經在寰椎後弓上方發出第1頸神經後支,分佈到頭後直肌,頭上下斜肌,該神經後支內含有豐富的感覺神經纖維。
第2頸神經從椎板間隙中出來,其後支分出內側支、外側支、上交通支、下交通支和頭下斜肌支。內側支與來自第3頸神經的纖維共同組成枕大神經、枕小神經和耳大神經,這些神經是傳導頸源性頭痛的主要神經。外側支分佈到頭最長肌、頭夾肌和頭半棘肌。
在橫突的結節間溝第2頸神經後支的上交通支與第1頸神經後支連線,其下交通支與向下進入第2、3頸椎關節突關節與第3頸神經後支相連線。第1、2、3頸神經後支借交通支相連線形成神經環(或稱為頸上神經叢,或Cruveihier後頸神經叢)。
第3頸神經出椎間孔在椎動脈後方發出第3頸神經後支,其內側支分佈到多裂肌,外側支分佈到頭最長肌、頭來肌和頭半棘肌。上述這些神經的分支靠近椎動脈經枕骨大孔進入顱腔前的成角處,容易受到椎骨突起及肌肉在附著處的刺激及損傷。壓迫和刺激這些神經時在頭皮上可出現感覺減退、過敏或感覺缺失。
來自嗅神經、面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和三叉神經傳入支的終末纖維與第1~3頸神經後根傳入纖維在頸髓1~2后角內聯絡。這些頸神經的感覺範圍可向前延伸到前額部、眶下部,受卡壓或炎症刺激時可出現牽涉性頭部疼痛、耳鳴、眼脹以及嗅覺和味覺改變,類似鼻竇、耳部或眼部疾病的表現。
第1、2、3頸神經離開椎管後大部分路徑在柔軟的肌肉組織內,軟組織的炎症、缺血、損傷、壓迫甚至不適當的按摩都會影響神經的功能,引發頸源性頭痛。
(二)、頸椎及椎間盤退行性變引起椎間孔狹窄
頸椎間盤退行性變或突出後經“纖維化”而變“硬” ,以後隨著組織修復鈣化可形成骨質增生。發生骨質增生的椎體相互靠近,其外側的鉤椎關節也相互靠近,失去關節面的正常關係,使椎間孔變形。椎間孔受到侵犯,椎間孔的空隙受侵佔,可造成疼痛和神經功能障礙。椎間孔的大小和形狀,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椎間盤的完整。
脊柱處於正常靜止狀態時,正常的椎間盤能夠維持椎體及後部關節相互分離,使椎間孔保持完整。頸部活動時,當一個椎體在另一個椎體上滑動時使椎間盤變形。正常的椎間盤容許在生理限度內變形並能復原。當椎間盤突出時,無論在靜態或動態下,都能影響相鄰椎骨各部分之間的相互關係,並改變椎間孔的大小和形狀。此時,椎間孔內通過的神經和血管,都可因壓迫、牽拉、成角和炎症而受到刺激。
(三)、頸椎間盤退行性變、突出引起的非菌性炎症
頸椎間盤退行性變、突出,椎間盤物質釋放可直接引起非菌性炎症、水腫;由於正常情況下成人椎間盤無血管是免疫豁免區,免疫系統視椎間盤物質為異物而產生免疫排斥反應性炎症,引起頸椎間盤源性神經根炎。除了直接產生根性疼痛外,末梢釋放炎性介質,引起分佈區域內軟組織炎症也可產生疼痛,這是部分患者發生頑固性頸源性頭痛的機制。
(四)、肌肉痙攣
頸源性頭痛也可產生於頸部肌肉組織,一方面神經根,特別是其腹側的運動神經根(前根)受到壓迫或炎症侵襲時可引起反射性頸部肌肉痙攣;另一方面,持續性肌肉慢性痙攣引起組織缺血,代謝產物聚集於肌肉組織,代謝的終未產物引起肌筋膜炎,產生疼痛,並可直接刺激在軟組織內穿行的神經幹及神經末梢產生疼痛。
長時間低頭伏案工作,肌肉持續收縮以維持姿式,使肌肉供血減少,繼發肌痙攣,並使韌帶、肌筋膜易發生損傷;冗長而乏味的精神話動或體力勞動,在全身各部位中最容易引起頸部神經―肌肉的緊張,這些是青少年頸源性頭痛的常見原因。
二、頸源性頭痛的臨床表現
頸源性頭痛患者的年齡多在20~60歲, 但年幼者也不少見, 筆者在工作中遇到許多少年患者,最小的僅7歲。本病以女性多見。早期多為枕部、耳後部、耳下部不適感,以後轉為悶脹或痠痛感,逐漸出現疼痛。疼痛部位可擴充套件到前額、D部、頂部、頸部。有的可同時出現同側肩背上肢疼痛。疼痛可有緩解期。隨病程進展,疼痛逐漸加重,持續性存在,緩解期縮短,發作性加重。寒冷、勞累、飲酒、情緒激動可誘發疼痛加重。
頸源性頭痛常常不表現在它的病理改變部位,其疼痛部位常模糊不清,分佈彌散並向遠方牽涉,可出現牽涉性疼痛類似鼻竇或眼部疾病的表現。部分患者疼痛時伴有耳鳴、耳脹、眼部悶脹、頸部僵硬感。多數患者在疼痛發作時喜歡用手持壓疼痛處以求緩解。口服非甾體抗炎藥可減輕頭痛。頸源性頭痛在伏案工作者中發病率較高。病程較長者工作效益下降、注意力和記憶力降低,情緒低落、煩躁、易怒,易疲勞,生活和工作質量明顯降低。
檢查可發現在耳下方頸椎旁及乳定下後方有明顯壓痛。病程較長者可有頸後部、D部、頂部、枕部壓痛點。有的患者區域性觸覺、針刺覺減弱,部分患者患側嗅覺、味覺和舌頰部感覺減退。部分患者壓頂試驗和託頭試驗可陽性。
但也有患者無明顯體徵。有的患側白髮明顯多於對側。X光檢查可見不同程度的頸椎退行性改變,有的可見頸椎間孔狹窄,椎體前後緣增生,或棘突增寬變厚,棘上韌帶鈣化。CT檢查多無特殊變化,少數患者可見頸椎間盤突出,但與疼痛部位及程度不一定密切相關。
三、診斷
(一)單側頭痛,不累及對側。根據疼痛部位、性質、體徵,除外其它可致頭痛的器質性疾病,多能迅速確定頸源性頭痛的診斷。上部頸椎旁、乳突下後部、及頭部壓痛點是診斷頸源性頭痛的重要依據。但得注意的事,有相當多的患者有典型的頸源性頭痛症狀,但缺乏神經根性刺激的體徵,影像學檢查也無陽性發現。
對於症狀、體徵不典型的患者可進行診斷性頸神經局麻藥阻滯,或在第二頸椎橫突注射消炎鎮痛藥物試驗性治療。若注射後疼痛迅速減輕或消失,有助於確立診斷。
(二)頸部受累的症狀和體徵:
1、疼痛特點:
(1)疼痛性質相似,由頸部運動和/或單一長久的頭部姿勢引起的疼痛。
(2)疼痛的分佈和特徵相似,可由來自單側頸上部,後部或枕部的外在壓力引起。
2、單側頸部,肩和上肢的非根性疼痛。
3、頸椎活動範圍減少。
四、頸源性頭痛的治療
(一)、一般性治療
對於病程較短,疼痛較輕的患者,可採取休息、頭頸部鍼灸、牽引、理療同時配合口服非甾體抗炎藥。一部分病人的病情可好轉。但對按摩要慎重,許多病人經按摩後病情加重,有的還發生嚴重損傷。
(二)、頸椎旁病灶注射
在第2頸橫突穿刺注射消炎鎮痛藥物,對多數頸源性頭痛患者具有良好治療效果。藥液在橫突間溝擴散可流到第1、3頸神經及周圍軟組織內,發揮消炎、鎮痛、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由於藥液直接注入病灶區域,療效較好。
(三)、頸部硬膜外腔注射
經頸椎旁及頭部壓痛點注射治療效果不佳者,多系病變位於椎管內,以椎間盤源性神經根炎多見,椎旁註射的藥液無法到達病變部位。可選用頸部硬膜外腔注藥法。對於單側疼痛者,可在第2、3頸椎棘突間隙穿刺,將鍼口斜面轉向患側置管,也可在第5、6頸椎棘突間隙穿刺,向頭側置管注藥治療。
(四)、頸神經毀損治療及手術治療
經各種非手術治亦無效者,多有椎管內骨性異常改變卡壓神經根,應考慮外科手術活療。對有手術禁忌症,或手術危險性較大的患者,經患者同意,可採用頸神經乙醇阻滯,治療應在X光透視引導下進行。還可採用射頻熱凝術毀損頸神經後支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