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頜外科學是20世紀60年代在西方技術發達國家興起,20世紀80年代逐步發展成熟起來的新的臨床分支學科。正頜外科應用外科和正畸的手段,以美學理論為指導,可以調整和改建頜面骨結構,重建美觀和有效的咬合關係,通過面中、下部結構的變換,達到恢復口腔功能,改善美化容貌的目的。正頜外科的整個治療過程中無不滲透著審美活動。
一、正頜外科的發展簡史及其美學特點
用運外科手段來矯正頜骨畸形已有百餘年曆史。1849年美國弗吉尼亞Simon. P.Hullihen醫生首先報道一例燒傷後致畸的病例,由於面下部瘢痕攣縮導致下脣外翻,下頜前突伴開牙合 畸形,採用下頜骨截骨的方式向上向後移動得到改善。這是現代醫學文獻中記載最早的頜骨整形術。19世紀後葉,陸續有文獻報道下頜骨畸形的整形,主要圍繞在下頜體部、下頜升支部和髁狀突區進行。
直到1954年Caldwall和Letterman進行下頜升支垂直截骨和1956年Robinson改為下頜升支斜行截開使遠心骨段後推與近心骨段重疊矯正下頜前突畸形。這是下頜骨整形術歷史上的一大進展。1957年Obwegeser首次報告了著名的下頜升支矢狀劈開截骨術,使下頜骨整形取得突破性進展,成為矯正下頜畸形應用最為廣泛的術式。上頜骨整形術發展歷史比下頜骨整形晚,而且進展較慢。
1921年,Wassmund報道上頜前部的錯牙合 手術矯正,1927年又用橫向截骨矯正開頜畸形,但翼上頜聯合區未分離,經過術後長期牽引達到效果。1951年Dingman和Harding首次在行LeFort I型截骨時分離翼上頜連線,從而一期完成整個手術。近年隨著正畸技術,控制低壓麻醉技術,堅固內固定技術,牽引成骨技術等的發展使正頜外科技術日臻完善,頜面骨畸形的整復治療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面部輪廓美是人體形態美的首要條件和最顯著標志,與人的面部軟組織特別是骨組織的結構及形態相關。正頜外科就是對頜面骨組織再改建和創造的學科,多數正頜手術都是口內進路,術後面部不留疤痕,這是正頜外科的一個美學特點。正頜設計的整體性與個性化相結合的原則是其另一個美學特點。在正頜外科設計分析中,綜合運用尺度、比例、對稱、均衡、協調、形狀、空間排列組合等形式美法則,以產生良好的審美效果。
由於審美傾向性及審美差異的存在,不同的個體具有特定的容貌美學要求,手術設計在符合安全情況下,應當尊重病人的愛好、興趣及特殊的心理需求,避免同一絕對的美學標準進行衡量,在一定規律的基礎上進行個體化的美學創造。正頜外科手術能使患者面型得到改善,這種改善可能是預想不到的好,但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一個人的形象,兩個人之間的對比毫無意義,這是正頜外科的第三個美學特點。
二、正頜外科對牙齒美學的要求
牙的外形及排列也會影響面容外觀,根據牙形幾何學說,上頜切牙的脣面外形與倒立的面型接近。當下頜處於息止頜位時,下頜切牙不應顯露。上切牙切緣僅顯露1~2mm。當微笑時,上切牙約顯露脣面的2/3,下切牙顯露1/2。下切牙切緣僅顯露1~2mm。下切牙的切緣弧度應與下脣內曲線基本相一致,但不應顯露磨牙。脣自然閉合時,口角正對著上頜尖牙遠中部分或第一雙尖牙近中部分。
正常牙合 的成年人,側面觀上、下中切牙長軸的夾角應在125±7.9°範圍內。上前牙略向前傾斜覆蓋下前牙,但不超過3mm。覆牙合 不超過下前牙脣面1/3。這些牙齒美學引數在臨床應用時必須從面部整體協調性加以考慮,不能簡單孤立地強調某一器官的特殊性。
三、正頜外科圍手術期美學原理的應用
X線頭影測量分析主要通過在X線正、側位頭顱定位片上描記牙頜、顱面結構的解剖標誌點,然後對由這些點組成的角、線進行測量分析,從而瞭解牙頜、顱面軟硬組織的結構關係,使其得到定量化確定。X線頭影測量分析法有數十種,由於種族差異的存在,各國均建立了自己種族的正常X線頭影測量標準。
正頜手術要求是十分精細精確的,而這種要求是很難在手術過程中當時來決定和完成的。預期的目標只能通過外科術前對其畸形機理、術式、截骨部位、骨段移動方位距離、牙合 關係的確立等一系列的預測分析作為手術成功的基礎而實現。經過術前X線頭影測量分析與預測分析,一方面為手術提供依據,同時亦可瞭解術後牙頜面畸形的矯治結果。
預測分析的內容包括術式和截骨部位的確定;截骨量及骨段移動方向的預測;術後牙合 位關係的預測;軟組織側貌的預測,近年隨著計算機技術,相關影像技術的發展,國內外研製開發了正頜外科自動頭影測量系統與預測系統及軟體,不但可以通過數值分析和圖形分析完成診斷和治療方按的設計,也可模擬手術,進而可以做到對術後牙頜面結構整體關係的改變作出準確的預測和估計。
模型外科是根據臨床檢查,X線頭影測量分析及效果預測的結果,將轉移到頜架上的牙頜石膏模型截斷拼對,最後取得良好的上下牙咬合關係。通過模型外科可獲得三維空間的立體概念,觀察垂直向、前後向及左右向的問題,彌補X線頭影測量分析的不足。同時藉以指導外科手術中截骨部位,截骨量以及牙骨段移動的方向和距離。顯示上、下牙弓的協調性及頜間關係的調整方法。
四、正頜外科術中的美學補充
正頜外科可以大幅度地調整牙頜關係,但某些正頜外科手術對容貌美學引起不利的影響,例如上頜整體及前部手術常常引起鼻翼基底變寬,鼻孔變平,鼻中隔彎曲,上脣變薄等問題這是由於廣泛剝離、上移上頜骨以及術後區域性軟組織收縮等多種原因造成的,為了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學者們出了改進截骨術本身外,又設計了鼻翼基底復位術、上脣改形縫合術對其進行美學補充。
為避免下頜前部手術的下脣外翻,下前牙露齒過多等問題的出現,在關閉粘骨膜切口時,要行頦肌的對位縫合。正頜外科術中為了彌補面部的缺憾與不足,可以同期行顴骨減低術牙齦成形術,頰脂墊部分切除術,頦部縮窄術,頜下、頦下區吸脂術。也可以利用自體骨或假體材料同期植入,以取得更為良好的面部輪廓效果。
五、正頜外科與塑形文化
社會文化發展常常將它的必然性隱藏在偶然性中。19世紀末期,明星文化(電影帶來的影迷文化),精神分析學說和整形外科三種文化現象同時出現,互相作,形成了塑形文化,在個人與社會之間的身份認同中,不斷提高著個人的呈現價值,在全球文化發展中處於核心的位置。影視帶來的明星文化是以視覺效果為基礎,它產生了一種社會對人物視覺形象認同的文化需求。
“明星”是商業主義在文化領域滲透擴張的結果,是20世紀大眾文化工業崛起的副產品。現代消費主義社會的出現和發展,帶來了明星文化的繁榮。大眾文化成為了群星閃爍的世界。弗洛伊德於1900年發表了具有深遠影響的《夢的解析》。這部著作給了我們一種方法,來勾畫人類個體的精神構圖。
而明星文化則誘導人們去重視個人的外在物理構圖,這兩種文化現象同時出現,在人的物理形象和心理渴望之間建立了這樣一種關係:外貌上的反常是心理上的不幸,矯正人的物理形象,治療的是心理的不幸。在塑形文化中,整形外科直接影響著人的形象,是塑形文化的締造者。
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美麗消費的盛宴開始擺上中國“餐桌”並逐漸流行開來,人類追求美的衝動愈演愈烈,整形美容就成了生成這種資本的最快捷的途徑,成了拉動美麗消費的有效手段。在塑形文化中,頜面部的塑形佔據著重要的位置,正頜外科與顱頜面外科通過對頜面部骨骼的塑形和重建,建立面部美容的基礎,是個人的社會身份認同的外形基礎。使人外形的呈現價值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六、正頜外科的侷限性
正頜手術的主體是面下1/3的輪廓變化,而面中1/3應用術式主以Le Fort Ⅱ、Ⅲ,以及顴骨顴弓手術來改變面中部的寬窄度,突度,但由於眼部與鼻部特殊的解剖結構,很難做到面中1/3三維方向上的理想縮放。而雙側下頜升支矢狀截骨後退臨床研究有下頜骨變寬,這與日趨流行的瘦臉取向向背,且存在對顳下頜關節影響的不確定性。雖然牽引成骨技術的出現為嚴重的頜骨發育不足提供了良好的治療途徑,但療程較長,多需二次手術治療,主是單軸向牽張,尚未完全解決三維方向上的發育不足。
正頜外科是以保證咬合功能為第一要素前提下最大化的面部骨輪廓重塑,如嚴重的第一二鰓弓綜合徵,脣顎裂繼發頜骨畸形等,必須配合以後軟組織的整形。而在組織預測方面,目前廣泛應用的是在側位上的二維預測,儘管軟體開發可以做到硬組織的三維方向上的預測,但軟組織術後情況受到手術方式,硬組織移動量,手術時間,軟組織的反應程度等多因素的影響,仍處於不斷的除錯,研發中,尚未在臨床廣泛應用。
七、正頜外科的發展展望
近20年來頜面骨畸形的整復治療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牽張成骨技術,內窺鏡指導下的微創外科技術,計算機及三維導航技術等技術的發展,使外科手術更趨於精確和微創,為外科技術的發展開闢了嶄新的領域。正頜外科與顱頜面外科一脈相承,互不矛盾。
只有整形外科知識,而沒有深入的正頜外科知識,不是一個合格的顱頜面科醫師,同樣只有正頜外科知識,不吸納重視美容整形的知識,只能落後於時代。事實上,經過各學科多年實踐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一個完整的頜面骨畸形的整形治療應該是整形科、正頜外科與正畸科的有機結合。各學科間的取長補短,相互協作對該類疾患的治療至關重要。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