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病(包括腦出血和腦梗死)屬祖國醫學“中風”範疇,是臨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其死亡率高、致殘率高,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現代醫學對其病因、病理研究深入,尤其在治療腦血管病急性期方面顯示出巨大的優勢,例如開顱血腫清除術、立體定向錐顱穿刺血腫吸除或碎吸術、腦室外引流術以及卒中單元的建立均在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佔據絕對的優勢,在此不作贅述。
祖國醫學將中風分為缺血性中風與出血性中風,這兩種型別中風,現代醫學治療方法截然不同。若論中醫治療,當首宗辨證,以神志清楚與否辨屬中臟腑,還是中經絡,分而治之。以往認為出血性中風急性期不宜針刺,但隨著醫學的發展,這種觀點已經改變,20世紀80年代即有腦出血急性期針刺啞門、風府療效確切而安全的科研報道。鍼灸、中藥治療中風也要爭取時間窗,即儘早進行鍼灸治療,以利於肢體、語言的康復。我們通過對諸家醫籍的研究分析,結合數十年臨床心得,探討和整理了中風病的分期辨證規律和針藥治療規律。
(一)臟腑功能失調為致病之本,風火痰瘀為發病之標
《內經》以降,對中風病歷代醫家均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探討和論述,雖眾說紛紜,但離不開內、外風之說。唐宋以前,以“外風”學說為主,多從“內虛邪中”立論,認為中風是真氣不足,脈絡空虛,風邪乘虛侵襲所致。唐宋以後,以“內風”立論,逐步形成 “風”“火”“痰”“氣”“瘀”“虛”的中風病因病機觀,其中,“風”包括外風等氣候變化因素和內生肝風兩個方面;“火”包括肝火、心火、氣鬱化火等;“氣”包括氣鬱、氣怒等七情情志因素;“痰”包括痰溼內生以及肥人多痰等;“瘀”包括血瘀和離經之血瘀阻於腦內等;“虛”包括氣虛和肝腎陰虛。完善了中風發病學說,是對中風病因學認識的一個質的飛躍。
我們認為中風多由於或年老體衰,或勞倦內傷,或久病氣血虧虛,或嗜好膏粱厚味及菸酒,使臟腑功能失調。若為肝腎陰虛之體,則陰不制陽,陽亢於上,陰虧於下,遇誘因觸動,如氣候變化、五志過極等,使肝陽暴張,內風動越,或風火夾痰內竄經絡;或氣血逆亂,上犯腦脈,清竅閉塞發為中風。若為氣血虧虛之體,或氣虛運血無力,血脈瘀滯,痺阻腦脈;或氣血虧虛,腦脈失養,血流不暢發為中風。若為痰溼內蘊之體,或痰濁內生,瘀血內停,因痰致瘀,痰瘀互結,上壅腦脈,內滯經脈,痺阻氣血;或痰溼內生,當肝風內動之時,痰溼借風陽上逆之勢,閉塞清竅;或痰溼蘊久化熱,痰熱互結,夾風陽上擾清竅,痺阻腦脈而發為中風。
總之,本病屬本虛標實之候,臟腑功能失調,肝腎陰虛,氣血虧虛為致病之本,風、火、痰、瘀為發病之標,兩者可互為因果,相互轉化。其病機轉化,決定於風、火、痰、瘀等病邪與人體正氣的盛衰,急性期邪氣鴟張,腦脈痺阻,若正氣不衰,借治療之機使熱清、風熄、痰化、瘀祛,則病情好轉而趨愈;若正氣先衰,邪氣過盛,竅閉不開,臟腑功能紊亂,氣血耗傷,元氣敗脫,則病情危重。恢復期,雖病邪大減,但正氣已傷,尤其是年老體弱、髓海空虛之人,氣血虧損未復,風、火、痰、瘀仍滯留經絡,而每見半身不遂、口舌沸薄⒀雜鎦可痴呆等證。
此外,中風初期時,熱象多不明顯,但內風煽動,痰濁、瘀血內蘊,陽氣鬱積,多有化熱之勢,若內熱熾盛,不但灼傷正氣,還能爍液成痰,甚則化風迫血,而加重氣血上衝之勢,這是中風病機轉化中值得注意的一個問題。
綜上所述,中風病因病機雖然複雜,但歸納起來不外虛(陰血虧虛、氣虛)、火(肝火、心火)、風(肝風)、痰(痰濁)、氣(氣逆、氣滯)、瘀(血瘀)六端,臨證時,當牢記此六者,雖常相兼為患,證情複雜,但詳加辨證,可謂萬舉萬當。
(二)謹守病機辨證論治,臨證分期施針遣方
中風病的治療原則應在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指導下,結合病程階段,發病季節等因素,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即強調整體化和個體化治療。所謂整體化治療,要求我們在認識中風病時,應著眼於整體,調節全身,注意合併症的相互影響,而不單一地針對腦部病變,同時人與自然界也是統一的整體,所以也要因時制宜。此外,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因素不同,發病情況也各有所重,所以要辨證論治,因人而異,即個體化治療。如臨床見有肝風內動,又兼有經絡瘀滯,當急則治其標,先以平肝熄風為主,待內風平熄,繼以疏通經絡,終以補益肝腎之法收功。又如既有氣陰兩虛,又兼氣滯血瘀,腑實痰熱,治當急用通腑化痰之法,使腑氣通順,濁邪得降,再用補益、化瘀相兼治之。
本病的病程可分為急性期、恢復期、後遺症期三個階段,急性期指中風發病後2周以內,中臟腑類可至1個月;恢復期指發病2周或1個月至半年以內;後遺症期指發病半年以上。區別不同病期,能抓住各期不同的病理特點,給予有針對性地辨證施治,有利於療效的提高。
總之,中風一病,病情千變萬化,牽及多個臟腑,虛實夾雜,寒熱交錯,陰陽易變。因此,治療施針應權宜輕重緩急,隨機應變,謹守病機,審因論治,據證立法,依法組方遣穴,做到理、法、方、藥穴,完整統一,體現辨證論治之精髓。
1、針刺治療規律
中風病病位在腦髓血脈,臨證時,急性期根據神志清楚與否,而辨病屬中經絡或中臟腑。若神志清楚,而有半身不遂,口舌沸保鋂藻郎糝芯紓洳∏榍幔∥磺常蝗羯裰淨杳桑蚧桉揮錚櫓宀揮茫糝性喔洳∏櫓兀∥簧睢
(1)風中臟腑,治宜分清閉脫。
(2)風中經絡,亦當調理臟腑為先。
(3)中風雖久,治亦勿忘祛邪。
(4)中風並病,治分主次先後。
2、中藥治療規律
1、急性期
(1)中經絡
A、風痰瘀阻型。以痰瘀痺阻經脈為其病機關鍵,以半身不遂、口費藻饋⒀T翁刀唷⑸喟檔Ρ“諄虯啄濉⒙魷一嬤ひ恪A僦な保本萆嗦觥⒅⒆匆員奼鶥底恰鮁嶂兀蛞曰滴鰨蛞造銪鑫鰨蚨卟⒅亍=砸造畛叼鑫孜瘛H歡靡┎灰斯諦廖略炅遙悅饃鴝紜
B、風痰火亢型。以肝火偏旺,陽亢風動,橫竄經絡為病機關鍵,以突然發病、心煩易怒、痰多而黏、舌紅苔黃膩,脈弦滑為辨證要點。常在發病後一星期內變化較多,治療以平肝熄風為先。此期應注意合理應用金石介類等重鎮降逆之品,若陽亢風動之重證,非金石介貝之重鎮,不能潛其陽、熄其風。此型病人情緒易於波動,要注意避免情志過激加重病情。據王永炎院士經驗,此類病人復中前先以舌象變化最為突出,舌質紅絳,舌苔逐漸剝脫,甚至光淨無苔,說明陰虛加重,胃氣虛衰,此時發生復中的危險性很大,應以大劑滋陰潛陽之品,杜絕內風煽動之源,若舌質逐漸變為淡紅,生出薄白苔,說明陰虛好轉,病有轉機,則能達到預防復中的目的。
C、痰熱腑實型。本證病情較重,以痰熱阻滯,腑氣不通為病機關鍵。以頭暈頭痛,腹脹便祕,痰多口臭,舌紅苔黃燥,脈滑數為辨證要點。治療雖以清熱化痰為所必須,但往往難取速效,唯通下法可迅速盪滌腑中積滯,腑氣通暢,則邪熱下洩,痰火隨之而去,氣血疏布,諸症好轉,所以正確掌握和運用通下法是治療本證的關鍵。一要掌握通下的時機,下不厭早;二要掌握通下不宜過度,以大便通暢,痰熱消除為度;三要知曉此證此法易傷津耗氣,故當少佐甘平、滋陰、益氣之品。
D、陰虛風動型。本證風動之因在於肝腎陰虛,以半身不遂、頭暈目眩、耳鳴健忘、五心煩熱、舌紅苔少苔、脈細數等為辨證要點。故在加用金石介類潛鎮之藥的同時,應重用滋補肝腎精血之品,使腎精得充,肝得涵養,則肝陽不致亢而為害,內風之源得以澄清,要時時牢記肝為剛髒,非柔不克,肝喜條達,非順不調的特點,靈活用藥。
(2)中臟腑
A、閉證
a、風火上擾清竅型。本證為陽閉之輕證,風陽火邪上擾神明是其基本病機,常有逆傳心包、內閉清竅之趨勢。因此,祛邪以防竅閉是治療的關鍵。待病情穩定,神志轉清,再重點調理氣血,以促進半身不遂等症的好轉。
b、痰熱內閉清竅型。證為陽閉之重證,既可初發,也可由痰熱腑實與風火上擾傳變而來。其神昏、半身不遂起病驟急,多在頃刻之間,常因暴怒而發,病以邪熱、痰濁、瘀血等實邪為主,故以祛邪為主,可予清開靈注射液等靜滴。如積極救治,神志逐漸清醒者,可脫離危險,但致殘率高,常留後遺症。若失治誤治,常可轉為脫證或變生他證,預後不佳。
c、痰溼上壅清竅型。本證屬陰閉,邪為痰溼,非辛不散,非溫不化,故治療多選用辛開溫化之品,如善於豁痰化濁、辛溫芳香之菖蒲,專主祛風豁痰、通經絡、開閉塞之膽南星等。但辛溫燥烈,易傷陰動風,故不可過用,中病即止。
B、脫證
脫證為腦卒中之急危重證,常由閉證轉化而來,若治療及時,尚有化險為夷,脫絕之證轉危為安之希望。臨床閉脫二證常可互見互轉,若閉證中出現汗出、遺尿等脫證表現,是病情惡化之徵;若脫證經急救出現肢體強痙,脈弦滑,是正氣漸復,正邪相爭之象。對於脫證的治療,歷代醫家多用參、附、桂之類,回陽固脫救逆。但中風之病,多因陰虛陽亢為害,或以氣陰兩虛為本,若用辛溫大熱之桂、附,更易耗陰傷津,致動風、動血、助火,甚則火助風威演生變症。當以西洋參、元參、枸杞子、黃精等藥以補益固攝元氣,養護真陰,陰中求陽,使陰復陽回。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