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腺性膀胱炎是常見疾病嗎?
腺性膀胱炎自1899年Stoerck首次報道以來,逐漸被泌尿外科醫生和病理醫生所重視,近年來報道明顯增多,但不一定就是常見疾病。Campell’sUrology和吳階平泌尿外科學等權威書籍沒有獨立章節介紹該疾病,只在尿路上皮腫瘤中提及。較多的描述常見於相關病理學方面的書籍,多是關於診斷方面的特徵表現,臨床表現和治療方面的報道多見於臨床論文。在medline以cystisglandularis或者cystiscystica在文章題目中進行檢索僅能檢索到相關文章101篇,而中文文章達695篇(1994-2010)。目前缺乏該疾病發病率和患病率的研究。有報道表明在美國人群中臨床表現明顯的腺性膀胱炎的患病率為0.9C1.9%。Weiner等報告100例屍檢肉眼正常膀胱,其中發現Brunn巢和囊腺性膀胱炎分別為89%和60%。腺性膀胱炎可見於任何年齡段,好發於女性,兒童少見。
二、Brunn巢(Brunnnest)、囊性膀胱炎(cystitiscystica)和腺性膀胱炎(cystitisglandularis)是同一種疾病嗎?
Brunn巢(有時也稱VonBrunn巢)、囊性膀胱炎和腺性膀胱炎是常見的三種膀胱粘膜的增生性病變,三者具有相互連帶的關係,常見於膀胱炎性疾病以及良性和惡性腫瘤的周圍。也有研究表明腺性膀胱炎是一種增生與化生同時存在的病變。VonBrunn巢是膀胱移行上皮受到各種慢性刺激時,向粘膜下呈花蕾狀生長,進而被周圍的結締組織包繞分割,與移行上皮分離而形成巢狀結構。VonBrunn巢由分化好的移行上皮組成,上皮細胞與周圍的基底膜垂直排列。有時上皮巢中心囊性變,若囊腔面被覆為移行上皮,囊內液體為淺黃色粘液成分,稱囊性膀胱炎。在固有層內可見腺體形成,有時腔面上皮可進而化生為與腸粘膜相似的粘液柱狀上皮,與此同時存在有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的浸潤,組織學分析可見腺體分泌腸型粘液,稱腺性膀胱炎。某些病例尿液中可見腸粘液排出。多數病例可見VonBrunn巢、囊性化及腺性化生同時存在,可統稱為腺性膀胱炎或囊腺性膀胱炎。這些增生性病變也可見於輸尿管或者腎盂。而息肉性膀胱炎是移行上皮外生性生長而形成的。腺性膀胱炎分為有兩種型別,典型型和腸型,後者較少見。典型型是指腺體可由立方上皮及柱狀上皮構成,外覆數層尿路移行上皮。而腸型是指腺體是由細胞核位於基底部的分泌粘液的柱狀上皮構成,並常見杯狀細胞。也有學者將其分為移行細胞型、腸上皮型、前列腺上皮型和混合型四種類型。
三、腺性膀胱炎病因明確嗎?
大多數文獻認為腺性膀胱炎是由慢性炎症長期刺激造成的,如結石、感染、梗阻、泌尿系置管、腫瘤等因素的長期慢性刺激。Parker等報告32例囊性膀胱炎和8例腺性膀胱炎,其中95%有感染、結石和梗阻的因素。Delnay等報道約有23%泌尿系置管病人有腺性膀胱炎的表現。但也有文獻報道約有25%的病人沒有明顯的誘發因素。Kaplan和King報道2.4%有反覆泌尿系統感染的兒童腺性膀胱炎。女孩多見,部分患者還患有膀胱輸尿管返流。
另一種觀點認為腺性膀胱炎是胚胎髮育異常造成的。在胚胎髮育中,洩殖腔分隔為泌尿生殖竇及直腸,直腸和尿生殖竇分離過程中導致臍尿管或者腸上皮殘留,最後導致腺性膀胱炎的發生。也有學者對此有異議,因為輸尿管和腎盂也可發生腺性輸尿管炎和腺性腎盂炎。
其它一些可能原因還包括維生素缺乏、毒素過敏,病毒感染,致癌物,IgA介導的免疫反應以及激素失衡。約有75%盆腔脂肪增多症患者伴有腺性膀胱炎,機制還有待於進一步探討。
四、腺性膀胱炎是癌前病變嗎?
鑑於屍檢50-100%膀胱有不同程度的Brunn巢、囊性膀胱炎和表現,有些學者認為上述組織學改變可能是膀胱粘膜的正常變異,而非癌前病變。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屍檢膀胱肉眼大體是正常的,而僅是顯微鏡下的組織學改變。
大多數研究者認為腺性膀胱炎是一種癌前病變,和膀胱腺癌相關。膀胱三角的腺癌常起源於腺性膀胱炎或囊性膀胱炎。在原位癌或者其他侵襲性膀胱腫瘤周圍常可發現腺性膀胱炎。在五項較大的膀胱腺癌系列研究中,約有10-42%的病例伴有腺性膀胱炎。Slmon等研究38例膀胱癌全切標本,發現有非典型增生、囊性膀胱炎及Brunn巢佔89%,並認為其與腫瘤的關係有3種可能:
1、粘液增生性改變先於腫瘤存在;
2、兩者同時發生;
3、腫瘤發生於粘液增生性改變之前。
所以有的學者又提出了這樣的假說:可能是腫瘤的刺激,導致腫瘤區域及周圍組織的膀胱粘膜異型增生和形成腺性炎症,也可能是在腺性膀胱炎的基礎上惡變。
鑑於上述這些爭議,有學者認為大體病變瀰漫性,組織學廣泛彌散的細胞巢,分子生物學指標提示增生活躍的腺性膀胱炎,癌變的機率較大,應該認為是癌前病變。Lu等發現腺性膀胱炎患者bcl-2高表達,並且和癌變有關。周興等報道腺性膀胱炎患者ras、p21陽性蛋白的表達率高達70.5%,其中42.5%惡變,認為ras、p21的高表達可以作為腺性膀胱炎開始惡變的徵兆。Murphy等發現mAbDas1可以預測腺性膀胱炎惡性變的可能。對於這類患者應該嚴密觀察,定期隨訪(包括尿細胞學檢查,膀胱鏡檢查及活檢)。經研究發現,接觸毒物的時間、病程、伴膀胱結石及排尿不暢也可能是癌變的重要危險因子。
之所以有上述爭議可能是目前對癌前病變尚無公認的統一認識所造成的。病理學認為,癌前病變係指出現於惡性腫瘤之前,形態學上出現某種程度的不典型增生,但其本身尚不具備惡性特徵性改變,或認為某些較容易發展成為癌的病變。WHO規定發展成為惡性可能性超過20%的各種病變,屬癌前病變。將任何病變,只要可能發展成為癌症者,均被列入癌前病變,不論其可能性之大小,距癌變時間之長短,不加限制的列為癌前病變,有點過分泛化,缺少實用價值。慢性膀胱炎可以造成膀胱粘膜鱗狀化生,腺性化生等,上述病理改變可以進一步發展成為鱗癌或者腺癌,將慢性膀胱炎定義為癌前病變顯然是不合理的。目前對腺性膀胱缺乏長期系統科學的隨訪資料,目前的證據不足以表明凡是組織學上的腺性膀胱炎都是癌前病變。雖然對於腺性膀胱炎是癌前病變這一論點學者們意見並不一致,但積極的治療和周密的隨訪得到人們的公認和提倡。
大部分報道表明腺性膀胱炎和腺癌有關,但是也有不少報道表明腺性膀胱炎還和移行細胞癌和鱗癌有一定關係。俞建軍等報道104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其中80例為單純腺性膀胱炎;伴癌變的24例中,其中11例為腺性膀胱炎演變成移行細胞癌。KittredZe(1964)和Salm(1967)分別報道1例腺性膀胱炎與膀胱粘液性腺癌和膀胱鱗癌同時並存者。Donald等報道了兩例腺性膀胱炎同時伴有膀胱腺癌和移行細胞癌。PeterFegen等報道了3例膀胱腺癌和移行細胞癌共存患者,認為其中的腺癌有可能是腺性膀胱演變而來,兩種腫瘤組織可能移行細胞共同演變而來。已有研究表明長期慢性炎症可以導致膀胱粘膜形成腺性膀胱炎,鱗狀化生和移行不典型增生等改變,所以上述腺癌,鱗癌,移行細胞癌和腺性膀胱炎可能同時存在,起源和相互關係可能極其複雜,孰先孰後,需要進一步探討。
五、腺性膀胱炎診斷容易嗎?
腺性膀胱炎臨床上可以主要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下腹及會陰痛、排尿困難及鏡下血尿等多種症狀,好發於膀胱三角區、膀胱頸部及輸尿管口周圍,和其他膀胱非特異性炎症相似,無特異性。有人認為膀胱鏡下有特徵性表現:乳頭腫物末端一般透亮,無血管分支,乳頭周圍可見水腫,可單個或成群出現。
其實腺性膀胱炎在膀胱鏡下有多種表現型別:
(1)乳頭狀增生型(也有稱濾泡狀水腫型):膀胱粘膜呈帶蒂的乳頭狀增生,表面充血水腫,蒂大小不等。
(2)片狀增生型:膀胱粘液呈絨毛狀或片狀增生。
(3)慢性炎症型:膀胱粘膜呈侷限性充血、粗糙、小的糜爛面和濾泡。
(4)混合型:多種型別同時存在。上述表現型別容易和濾泡性膀胱炎,炎性假瘤,嗜酸性膀胱炎,間質性膀胱炎以及結核性膀胱炎相混淆,誤診為膀胱癌的病例也不少見。特徵性表現僅對於乳頭狀增生型有一定意義,而對片狀增生型和慢性炎症型意義不大。由於形態學表現的多樣性,很難從超聲,CT,MRI及IVU等影像學檢查上作出特異性診斷。肖亞軍等用雙氧水膀胱聲學造影B超檢查對30例膀胱腫瘤及11例腺性膀胱炎進行觀察,認為腺性膀胱炎病變無明顯出血、壞死,表面較光滑。雙氧水造影后無微小氧氣泡附著,表面回聲反射無明顯增強現象,可與膀胱腫瘤鑑別,但臨床應用價值有限。
確診腺性膀胱炎的主要依據是結合膀胱鏡檢查和活檢。主張對有可疑致病因素及臨床表現者,在尿常規正常或無感染的前提下(1周以內),及早進行膀胱鏡檢查加活檢,以期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免使病程延長,病變惡化。病理活檢必要時可以結合免疫組化結果。
六、腺性膀胱炎有特效的治療手段嗎
腺性膀胱炎目前尚無滿意的治療手段,部分病例複發率較高,治療方法也較多,有效率不等。首選去除病因(長期抗生素治療,去除機械性刺激),在此基礎上還有膀胱粘膜剝脫術、膀胱部分切除術、膀胱全切術(配合某種形式尿流改道術),膀胱擴大術,輸尿管膀胱再植術,各種藥物膀胱腔內灌注(如絲裂黴素,噻替哌,比柔比星,羥基喜樹鹼,1%硝酸銀,普魯卡因+慶大黴素及卡介苗等,也有如白介素-2,干擾素等免疫調節劑),經尿道電切電灼或鐳射療法以及放射治療等。也有經尿道電切或者電灼後結合膀胱灌注治療。
卡介苗一般灌注劑量為100mg+生理鹽水40ml,按照膀胱癌灌注的方法進行治療,每週灌注1次,共6次。
化療藥物膀胱灌注的方法同膀胱腫瘤灌注方法,根據病情不同,藥物劑量和療程可以適當調整。低風險的淺表性膀胱移行細胞癌術後可以不採取維持膀胱灌注治療,因此有人認為電切術後無須再進行抗癌藥物膀胱灌注的“過度治療”,藥物膀胱灌注通常用於復發病人。
1%硝酸銀溶液灌注劑量為40ml,每1~2周1次,半年為1療程。
放射治療常採用直線加速器進行治療,劑量為4000~4500Gy(腫瘤治療劑量的60%),分16~18次照射,可每日或隔日1次,治療3~6月後可緩解症狀。
由於腺性膀胱炎為頑固性疾病,部分病變深達膀胱固有膜下層,因此在電切汽化過程中,應根據病變型別、病變累及的深度和範圍,切除全部病變粘膜及相鄰的正常粘膜,深度要達到固有膜下層。對於病變廣泛瀰漫者,不主張使用電切電灼或者鐳射治療,因為完全徹底的切除病變較為困難,同時大面積的燒灼會加重膀胱刺激症狀。對於廣泛的膀胱內病變累及三角區和胱頸,或已發現局部發生腺癌者,應行膀胱根治切除術,但選擇手術時應將病變範圍、病情輕重及以後的病人生活質量三方面認真加以考慮。
要提高腺性膀胱炎的治療效果,應該根據有無明確的誘發因素、伴發的基礎疾病及病變的型別、部位、範圍、病理的型別來選擇合適的治療手段(包括多種治療方式的聯合使用)。
在腺性膀胱炎治療手段的選擇上,應該遵循如下的原則:
(1)去除誘發因素,解決基礎疾病是基本的治療手段,經過這些治療後,有些病人可自愈。
(2)經尿道電切或者電灼是主要的治療方法,對於贅生物大於0.5cm者更為適用。
(3)病因不明、病變瀰漫的患者應採取膀胱灌注化療。
(4)病變廣泛,增生活躍的患者應該注意監測,定期隨訪,必要時按膀胱癌處理。
(5)病史較長、病變範圍廣泛、症狀嚴重、高度懷疑惡變或有惡變的患者,可以行膀胱部分切除術或者膀胱全切術。膀胱全切應慎重。
(6)多種治療手段的聯合應用可以提高治療效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