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一年前,42歲的宋先生無意中發現自己大便帶血。起初,他以為是痔瘡犯了,便去藥店買痔瘡膏用,但總不見好。來到瀋陽市肛腸醫院後,醫生建議他做大腸鏡檢查,宋先生心存恐懼,拖延了一段時間,大便帶血仍不見好,精神狀態也不如從前。在妻子和親友的勸說下,宋先生最後做了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在距肛門30釐米處有一直徑2釐米大小的帶蒂息肉,住院後行大腸鏡下高頻電切除。術後病理提示:“絨毛狀腺瘤伴低級別上皮內瘤變。出院後,宋先生沒再發現便血,半年後來醫院複查,面色好了,體重也增加了。便血並不都是痔瘡康立強介紹,出現便血的症狀不一定都是痔瘡,痔瘡便血時血色鮮紅,為手紙染血,便後滴血或噴射樣出血;大腸息肉引起的便血多與糞便相混、顏色較深。痔瘡和痢疾腸炎引起的便血有時與大腸息肉、大腸癌引起的便血不容易鑑別,應通過大腸鏡檢查等方法明確診斷。
此外,尚有部分病例口脣、頰粘膜、手指、手掌、足趾出現黑色或棕黑色斑片,患者往往去口腔科、面板科就診,經醫生建議進一步檢查後發現有胃腸道息肉,此病稱為黑色素斑-胃腸多發性息肉綜合徵。
腸鏡直觀探測腸息肉大腸息肉特別是大腸腺瘤性息肉是一種與大腸癌密切相關的臨床常見疾病,由於息肉隱匿在大腸深處,用一般的化驗檢查、X光,甚至CT、磁共振等新技術往往也不易早期發現,以致不少大腸息肉患者因最終癌變失去了寶貴的治療的時機,令人惋惜。
大腸鏡可以直視腸腔內的病變,並可以取樣本做病理切片檢查,明確病變的性質,是目前確診大腸息肉最準確、最直觀的方法,不但可以清楚地發現腸道病變,還可對部分腸道病變進行治療。
大腸鏡檢查並不可怕康立強表示,很多人對做結腸鏡檢查心存恐懼,能拖就拖。其實,現在的結腸鏡檢查技術已經日趨成熟,痛苦感大大減少。大腸鏡通過肛門插入,可以檢查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和盲腸以及與大腸相連的一小段小腸(回盲末端)等部位。做大腸鏡檢查要通過腸道的彎轉部位,並少量充氣,略有不適,絕大多數人都能平靜的耐受。
做大腸鏡前只需要在檢查前3天開始進食流質或少渣半流質飲食,檢查當天上午空腹,根據不同檢查的需要服用甘露醇,乳果糖,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劑等導瀉劑清潔腸道,排便7-8次以上,清水樣便,就可以做腸鏡檢查了。如果在腸鏡檢查的過程中,沒有取病理,休息一兩個小時後肚子不脹,就可以進食少量流食,第二天就可以恢復正常的工作、學習。
息肉治療不用開刀目前,隨著大腸內鏡治療技術的不斷髮展,內鏡下摘除大腸息肉已經開展得相當普遍和成熟,大部分大腸息肉可在大腸內鏡下切,免除剖腹之苦,與開腹手術有相同的治療效果,並且住院時間短,術後恢復快,治療費用低。
根據息肉的形態、大小、數量等,可分別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療。如高頻電凝圈套切除法主要適用於有蒂較大的息肉,熱活檢鉗除法主要用於單發小息肉,黏膜切除法主要用於無蒂的扁平息肉或早期癌患者,分塊、分期摘除法適用於較大息肉。如果息肉數量較多,若無法一次全部切除,則要求患者定期進行分次電切治療。內鏡下無法切除者則需施行外科手術治療。息肉切除後,應根據病情,定期複查。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