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外科 主任醫師 趙國華

  哮喘是老年人一種常見病,分為真性哮喘和假性哮喘,臨床上大部分哮喘是假性哮喘,是由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許多人並不認識這種疾病。“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種由胃內容物異常反流入食管引起哮喘的症狀和或併發症的一種疾病。臨床表現多樣複雜,包括食管症狀、食管外症狀及併發症表現。典型症狀為食管症狀:反酸、反食、噯氣及反流物刺激症狀,如燒心、胸痛及吞嚥困難。還有一類是食管外症狀,有哮喘、慢性咳嗽、慢性咽喉炎等。有部分病人沒有明顯典型的食管症狀,直接表現出哮喘、咳嗽,這部分是最容易誤診的人群。這部分病人通常長期在呼吸科看病,其實他的病因是胃食管反流造成的。此外病情遷延可導致併發症如反流性食管炎、食管出血、食管狹窄、巴雷特食管及食管腺癌等。

  胃食管反流的病因主要是下食管鬆馳,食管和胃交界處有一個高壓帶,叫食管下括約肌,鬆馳以後會造成胃的內容物反流到食道、咽喉及氣管,從而引發各種症狀,還有部分病人伴有食管裂孔疝。這種疾病原來是一箇中老年性的疾病,45到50歲以後發病率明顯升高,和老年人的生理改變有關係,比如說老年人通常伴有食道裂孔疝,它常伴隨著胃食管反流病而發病;另外老年人體態也比較胖,腹壓大,易導致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生。但是最近我們也發現很多年輕人,二三十、三四十的人也有,這部分病人可能與飲酒、經常飲用碳酸飲料、長期吸菸、睡前飽食等不良生活習慣有關。

  現在的內科治療是以抑酸治療為主,輔助一些胃動力藥,讓胃內容物往下走的快,反流的就少。然而,藥物治療並不能控制反流,僅能起到減輕反流物造成的損害,而且停藥後許多病人症狀會反覆發作。早在1936年針對胃食管反流的Nissen胃底摺疊術就已發明,手術的原理是利用自身的胃壁組織摺疊縫合以收緊食管下括約肌。然而當時這種手術通常需要開胸或開腹,創傷較大。隨著腹腔鏡微創技術的發展,上世紀90年代腹腔鏡下胃底摺疊術開始應用於臨床,因操作簡單、痛苦小、安全、有效等優點,迅速普及。不少學者將腹腔鏡下胃底摺疊術稱為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金標準”。手術僅在病人腹部開4-5個0.5-1.0cm的小傷口,術後第二天就可以進食並恢復日常活動,3-5天就可以出院。腹腔鏡下抗反流手術是目前治療胃食管反流病優於藥物治療、確實有效、成熟、安全的治療手段。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