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婦科 主治醫師 張雪莉

  我國千百年的傳統中醫從開始的那天起,就一直在爭議、爭鳴、和自我揚棄中發展壯大。直到今天,相關中醫理論在學術上和臨床運用的經驗之爭仍沒有停止。
  如前一階段的把“把脈驗孕”的挑戰引起的關注之多,熱議之大,說明了很多人對幾千年中不斷髮展,不斷自我完善的傳統中醫還有認識上的誤區和誤解,時值今日,有些誤區反而越來越多的,在中醫門診不時的可以見到這樣的病人,一言不發,伸出胳膊,必須讓醫生說出他(她)哪裡不好,患了什麼病?搞的很多醫生非常頭疼。凡是接受過正規教育的醫生,尤其不會處理這樣的問題。因為從古到今,中醫就不是這樣看病的。而一些江湖醫生倒是敢想敢說,(當然也有的正規院校畢業的醫生被情事所迫的入鄉隨俗),如肝鬱、胃火、腎虛呀等等。其中尤其是腎虛的脈象,最常被摸出。不論病人多麼年輕,多麼紅光滿面,反正你就是腎虛。這樣的病人,就像是被洗腦了似的。花了許許多多的錢,補的口舌生瘡、滿臉痤瘡,甚至前列腺發炎,也決不罷休。
  我在幾十年的行醫生涯中,也不時碰到這樣的病人,實在推託不開,也只能摸摸脈以後,不情願的雲山霧罩的說一些三焦氣化不利、溼濁內蘊化熱、久病入絡、炅則氣洩、熱深厥深的病機,或是瀉南補北、逆流挽舟、寒溫並用的治法等等學術名詞以應付了事(故意選一些有些醫生也可能不容易解釋的名詞)。

  不可否認,“脈診”是中醫的特色,也是必不可缺少的一項診療,但往往被選擇性忽略的是,中醫診斷在兩千多年前就是“望、聞、問、切”這四種手段,而不是單單一個切脈。不知從何時起,脈診好像是唯一能代表中醫特色的形式,而且被無限度誇大了。但凡是有關中醫的傳媒,無論傳統紙質,照片還是電視紀錄片,都無一例外的選用了切脈作為經典形象代言。我在小時候也曾這樣認為,手一搭,便知究竟,出神入化,還記得西遊記中的走線號脈,年紀稍長又接觸到的是京劇沙家浜中的:病家不用開口,便知病情根源;還有金庸筆下的平一指,薛神醫的辨脈絕技等等。這哪裡是宣傳中醫,這是捧殺。那是文學的胡編亂造啊,但是,這些誤解卻流毒甚廣。
  時值今日,有越發嚴重的趨勢,文化相對落後的地區更甚。既影響了中醫的形象,也誤導了好些尋求中醫看病的患者,誤己誤人。
  中醫治病的時候,是四診合參,有時還要結合現代科技,全面的診斷治療疾病;還是單單的摸脈看病?哪個正確,哪個對病人更有利?看起來是小事,其實是每個中醫人的大是大非的問題。今天我就來闡釋脈診的實際意義,讓更多人瞭解什麼是中醫應該怎麼看病,並且怎樣才能運用好脈診為臨床服務。
  一、 脈診只可作為診病的手段之一
  大家都知道中醫臨床診病是需要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即有詳細記載。如《素問?徵四失論》即明確提出:“診病不問其始,憂患飲食之失節,起居之過度,或傷於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做名,為粗所窮”。明確提出,脈診只是中醫四診之一的切診內容中的一部分,明確反對不問只切的不良診斷作風。更何況即使單純的切診也還包括其它諸多用手觸控病人以診病的方法,如觸控面板,觸控頭額,觸控胸腹臟器等等。所以,中醫也從來不提倡單以診脈一種方法診斷疾病。如清朝皇家御醫院編著的《醫宗金鑑?四診心法》就說;“望以目查,聞以耳(鼻)佔,問以言審,切以指參,明思診道,識病根源,能合色脈,可以萬全”。也就是說,診療要想萬全,想盡善盡美,一定要四診合參。就像西醫診病時,在詳細問診(主訴、現病史及發病大致屬於何科系範圍)的基礎上,再運用聽診器、血壓計、X線、心電圖、B超、CT、核磁共振等各種物理診查手段、現代裝置,以及結合各種化驗資料,再經過全面的綜合分析,才能明確診斷和進行治療(據國內外醫學界記載,即使這麼詳細的診病,臨床上可能至少還有30的誤診率)。

  診脈作為一種診查手段,只是指導中醫診病的手段方法之一。任何誇大其作用並把脈診神祕到不可捉摸的程度都是不正常的或另有其目的。因為內行人或真正的中醫人士都知道,脈診是中醫診斷教學的基本知識, 一般情況下較少用在臨床精確定位方面。古代時,脈診的意義在於運用脈診的同時,結合望、聞、問和(部分)切診來綜合分析病情,從整體上把握病人的體質特點,辨別疾病的症候型別,指導醫生辨證用藥治病。而越至現代,科學技術已經發展到非常高的地步,如血壓計、X線、心電圖、B超、CT、核磁共振等各種物理診查手段、現代裝置,以及結合各種化驗資料,都極大的豐富了我們診查疾病的手段,都可以針對病情靈活選擇應用,(何況西醫的很多診查方法和手段,在最初時也不是首先應用在醫療的,而是先應用在工業或軍事上的。所以,只要對診療疾病有利,西醫可以用,中醫也可以用)。而某些病人,來診時不但拒絕使用這些新的技術和裝置,只讓醫生使用兩千多年前的方法,而且還只能使用幾分之一,這不是太滑稽了嗎?這是給你看病呀,不是你和醫生在一起算命啊。如果你可能是隱匿型腎炎,往往臨床沒有太明顯的症狀,如果不配合醫生的治療,如果不化驗尿,就會誤診。還有,病人劇烈的咳嗽,病人就是不說話,任何醫生都會靜點或口服抗生素,往往還久治不愈。其實仔細問診,病人有高血壓病,常服依那普利類的降壓藥,這就是藥物的副作用,改換其他型別的降壓藥後,久治不愈的頑固咳嗽很快就好了。
  脈診的優勢往往在於能在整體上幫助判斷疾病的證候型別,指導我們對疾病整體上的把握,譴方用藥。脈診能確定的內容,而西醫的血尿常規化驗、B超、CT、核磁共振並不一定能確定。但是西醫的常規理化檢查手段,往往在具象的、微觀的的臨床診斷指標方面,更易把握,更有優勢。任何自然科學都是不斷髮展的。所以,中醫在現代化的發展進步道路上,也是與時俱進,也是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理論和手段為我所用,在不斷完善自我的同時,也在不斷的提高臨床診斷水平和療效。
  二、什麼是“脈象”
  脈象是中醫的診斷學名詞。健康人一次呼吸中醫稱為“一息”,正常脈象應為一息跳4―5次,寸關尺三部有脈,脈不浮不沉,和緩有力,尺脈沉取應有力。中醫看病,以辨證論治為核心,望聞問切四診中,雖然脈診排在最後,但它是中醫診斷學中重要的一環。脈象的形成,與臟腑氣血關係密切,包括頻率、節律、充盈度、通暢的情況、動勢的和緩、波動的幅度,如心主血脈,肺朝百脈,脾統血,肝藏血,腎精化血等功能變化,均可導致脈象的改變,故不同的脈象可反映出臟腑氣血的生理及病理變化。診脈是每個中醫必備的基本功。然而,現在也有很多醫生診脈的基本功很差,所以,如果讓這樣的醫生診脈,那就更成問題了。晉?太醫令王叔和在《脈經》中說:“脈理精微,其體難辨,在心易了,指下難明”。更不用說,現在很多年輕醫生對理論上的脈象心中不了了(即對何種脈象口頭上應如何描述,都說不明白),你讓他在臨床時怎麼摸?話又說回來,即使脈能摸明白了,也不是單單靠摸脈就能完善的看好複雜的疾病。我在中醫院擔任十七年的業務院長工作,每週的業務查房,都要結合具體病例考各級醫生的診脈水平。我還多次在全市醫學繼續教育課程中主講脈學。但是,回憶起來,我在這麼多年的診療生涯中,還記不起何時單單靠摸脈給任何一位患者診治疾病。
  又如,正常中醫單純脈象不超過三十種,(再除去散、芤、微、促、結、代等極少見脈象,就更少了),而常見的相關兼合脈象約幾百種。但是人類的疾病就有上萬種,並且每種疾病都在不斷變化中可以產生幾十種類型。如胃炎(或胃痛)可以有胃寒、胃火、胃虛、胃實,更可有寒熱錯雜、虛實互見、肝胃不和、脾胃虛寒、飲食積滯等等共幾十種類型;並且同樣的某種型別在冬夏季節、不同年齡、男女性別以及不同的生理時期,都有不同的變化。也就是說,可以產生不同的脈象。懂一點概率學的人,都不會犯這種常識性的錯誤。以幾十種上百種的脈象去摸上萬種的疾病、數十萬種的疾病型別,怎麼歸屬?怎麼判斷? 更何況臨床還有病症與脈象不符的時候,醫生往往會根據綜合判斷決定是否舍脈從症,或舍症從脈。這些都需要一個醫生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厚實的理論基礎,才能很好的完成,而望、聞、問、切的全面綜合判斷則是必須的。中醫認為,如果能通過問、望、聞診,先將病情瞭解、分析、掌控在一定的範圍(是何科的病?大致是什麼病等等?),再結合脈診,甚至結合西醫的一些理化檢測手段,那會極大的提高診斷的準確程度,也能明顯的提高臨床療效。
  三、中醫憑脈能不能診斷髮現問題,
  可能也有虔誠信仰中醫的人對這個問題要較個真兒,中醫憑脈能不能診斷髮現問題?回答是:在一定的範圍內,某些疾病是能夠通過脈診確定的!例如:患者脈診澀弱結代(心律不齊,脈搏無力),再結合面色萎黃暗淡,整體表現虛弱無力的樣子。醫生首先就會想到是心肌炎、貧血性心臟病、冠心病等等心臟病類疾病。但是,即使這樣簡單的診斷了,那有哪裡及得上望、聞、問、切四診合參那麼全面;更何況,這一類的疾病是需要驗血、做心電圖等等理化檢查配合診斷治療的。如果,某一天這個病人心血來潮,想明白了,告你治療時偷工減料,很多的檢查該做不做,貽誤病情,你這個不合格的醫生怎麼辦?(我就碰到過多起醫生要求給患者做理化檢查,患者堅決拒絕,只要求摸脈,後來又以醫生誤診來索賠的事情,結果醫生、醫院都陪了錢)。
  再如通過脈象判定懷孕,中醫自古以來就是這樣做的。如育齡期的女性;夫妻同居且未避孕;平日月經正常,而近來無明顯病因月經突然停來;脈診呈滑脈,即可初步診斷早孕。懷孕後的婦女脈象大多為為“滑脈”,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喜脈”。很多人可能感覺到中醫摸脈驗孕很神奇,其實這是需要先決條件的。①首先是育齡期的女性;②有受孕的條件;③平日月經大致正常,而近來無明顯病因月經突然停來;④生理週期正常的適齡已婚女性突然停經,並出現輕度的胃脹、噁心嘔吐、倦乏等病症,而脈象充和流利,不顯病象。這時再結合脈診,即可判斷是否早孕。可是,這也需要就診者先回答問診的有些問題。讓醫生能夠通過把脈結合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判斷出懷孕的跡象。從脈象看,“滑脈”是一種往來流利、如盤走珠、應指圓滑的脈象,但是患實熱、痰飲、食積、蓄血類疾病者也常可見之;健康人氣血充盛者也可見之。所以說,所謂的“喜脈”,健康的男人和患病的男人也會有。因此滑脈不是孕婦診斷的專利,很多情況都可以有之。所以,單純摸一下脈用於驗孕,也是不對的。我在過去行醫的過程中,也碰上過這樣的例子,某醫生通過摸脈,診斷一位28歲的年輕女性懷孕了,這可引起了軒然大波,鬧的不亦樂乎。那個年代對這樣的事情尤其敏感,該女子還未婚。醫生也很委屈,病人一問三不說,摸的脈又是滑脈,再看看該女子歲數又這麼大了,只好摸出這麼個診斷。埋怨誰?醫患都有責任。現今已經發展到現代高科技時代,任何自然科學的發展都是與時俱進的。中醫做為自然科學的一部分,也必然的要發展,要不斷進步。中醫看腎炎也要化驗尿;中醫看高血壓也要測血壓;中醫看發熱也要量體溫。中醫診斷的外感發熱不化驗血常規,不測白細胞,怎麼鑑別是細菌或是病毒感染等等。當然,有經驗的中醫,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通過經驗的積累,通過長期的臨床訓練,是可以把感官發揮到極致的,對望、聞、問、切四診技能的掌握可以日趨精湛。這裡當然包括對脈學的深入理解和臨床運用。過去西醫也要求年輕醫生苦練望、觸、叩、聽等臨床基本功嗎。任何診療手段,任何理化檢查的結果,得到的資訊都不同,也是解決選擇問題的方法不同,就算是檢查一個問題,互相印證才是診斷明確的最佳途徑。
  兩個手才能拿穩的珍貴的東西,切莫就用一個手逞能,我們的身體健康如此寶貴,醫生望聞問切,視觸叩聽,全都應用還唯恐不足,還要藉助現代各種高科技的理化檢測手段去診斷分析病情。而即使是這樣,還有許許多多的病搞不明白。
  所以,不要因為自己對中醫的無知和誤解,去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看病時,醫生和患者是一個戰壕的戰友,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疾病。如果能詳細的提供第一手資料,如實回答醫生的提問,這一切,都可以更好的配合醫生做出準確的診斷,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提高療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