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痛症-足跟疼痛綜合徵
足跟疼痛是骨科醫師經常面臨的問題。治療的成功依賴於仔細回顧病史及系統查體後對疼痛原因的正確鑑別,並隨後開始制定恰當的治療方案。應告知患者,在治療的同時繼續活動是不太現實的。由於症狀緩解所需時間較長,患者和醫生往往都會感覺沮喪。
病因學
增大的跟骨後上突(Haglund畸形)與跟腱止點處的纖維相撞擊,造成對骨性隆突與跟腱纖維的激惹。跟骨後骨性隆突增大引起止點處跟腱炎、跟後滑囊炎和跟腱後滑囊炎,這些共同構成Haglund綜合徵。與Haglund綜合徵伴發的跟腱炎,通常恰好位於跟腱在跟骨後部的止點處或稍上方,而不在更靠近端的位置。跟腱在此區域內的鈣化是肌腱退行性變鈣化的代表。跟腱病變可分為止點性功能障礙和非止點性功能障礙。
止點性跟腱炎發生於跟腱附著部及其周圍,可能與Haglund畸形或跟腱內部骨贅形成有關。持續的內在負荷引起跟腱的生物學紊亂可能是止點性跟腱炎的成因,而跟骨後滑囊炎則是由跟骨後突與跟腱撞擊產生。跟腱後皮下滑囊炎,是跟腱與其表面面板之間出現的滑囊炎症,常常由鞋幫與跟骨後隆突摩擦所致。較常見於女性,而少見於運動員中。
流行病學
跟骨後滑囊炎好發於年輕人(30歲左右),而伴有骨贅形成的止點性跟腱炎則好發於年齡更高的人群。
解剖學
跟腱止於跟骨後側面的後內側部。跟骨後滑囊位於跟腱與跟骨後上結節之間,位置恆定。足踝背伸時跟骨後滑囊壓力增大,跖屈時減小。就其解剖而言,跟骨後方表面的纖維軟骨構成了跟骨後滑囊的前囊壁,而其後囊壁與跟腱的薄腱鞘難以區分。
跟骨後滑囊是位於跟骨後上方的一個盤狀結構,前方凹陷,像帽子一樣蓋在跟骨上。跟骨後滑囊在踝關節軸線和跟腱止點之間,位於一個相對固定的距離。如果跟骨後突缺如,那麼在踝關節背伸時,踝關節軸線和跟腱止點間的距離會縮短。造成力臂縮短,從而影響腓腸肌功能。因此,跟骨後突類似於一個槓桿支點,可保證足背伸或跖屈時,腓腸肌群作用在跟腱的張力保持穩定。
病理生理學
跟骨後疼痛綜合徵通常與伴有跟骨內翻的高弓足有關。這些因素綜合起來會導致足部不能像正常背伸。跟骨後隆突的存在增大了跟腱與鞋幫間的壓力,因而更易出現疼痛。跟骨後滑囊炎通常出現在由於距下關節的異常活動和冠、矢狀面關係異常造成代償性後足內翻、代償性前足外翻及第一跖列跖屈畸形的情況下。後足內翻使跟骨更加垂直,因而使跟骨後上結節更加突出。
跟腱斷裂常發生於跟腱止點近端2~6cm處的乏血供及營養區。這是與跟骨後滑囊綜合徵相關的一項很重要的發現,因為這類典型的跟腱炎多發生於跟骨後滑囊綜合徵部位的近側。這也提示止點性跟腱炎是由於足部的畸形或跟骨後隆突增大造成的撞擊產生,而非缺血所致。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