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垂直傳播是我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主要傳播方式,我國育齡期乙肝病毒感染人群高達8.16%,如何讓我們的下一代遠離乙肝,科學規範的母嬰阻斷措施尤為重要。
1、HBV母嬰傳播方式:子宮內感染、產時感染、產後密切接觸感染。
2、母嬰傳播的危險因素:高病毒(HBV-DNA)載量和母體妊娠期間先兆早產是導致子宮內感染的危險因素,分娩方式(自然生產/剖宮產/會陰側切)與母嬰傳播的風險無明顯相關性。
3、HBV母嬰傳播阻斷措施:2010版中國《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對HBsAg陽性母親的新生兒,應在出生後24 h內儘早(最好在出生後12 h)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劑量應≥100 IU,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10 μg重組酵母或20μg中國倉鼠卵母細胞 (CHO) 乙型肝炎疫苗,在1個月和6個月時分別接種第2和第3針乙型肝炎疫苗;也可在出生後12 h內先注射1針HBIG,1個月後再注射第2針HBIG,並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一針10μg重組酵母或20μg CHO乙型肝炎疫苗,間隔1和6個月分別接種第2和第3針乙型肝炎疫苗,新生兒在出生12 h內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後,可接受HBsAg陽性母親的哺乳。接種部位新生兒為臀前部外側肌肉內。
4、妊娠末期高病毒載量攜帶者的抗病毒治療:有資料顯示母體血清HBV-DNA>108copies/ml,新生兒出生後即使採用標準聯合免疫預防,母嬰傳播率仍高達8.5%,目前有學者推薦,對高病毒載量攜帶者,在妊娠32周開始應用妊娠B級藥物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替諾福韋治療,可減少HBV宮內感染,但治療獲益與風險的證據不足。
育齡期婦女應廣泛進行HBsAg篩查,HBsAg陰性、但為HBV感染高危人群(多個性伴侶者、靜脈藥癮者、性伴侶為HBsAg陽性者),應規範接種疫苗,妊娠期接種疫苗是安全的,嬰兒出生時也應該規範接種疫苗。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