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科 主任醫師 胡赤丁

  不規範化療比癌症本身更凶險

  近半個世紀以來,人類對各類癌症的治療已經取得了明顯進展。傳統的手術、放射療法和化學療法是當今世界治療癌症的三大支柱。客觀地講,這三種方法對減輕癌症患者的痛苦,緩解臨床症狀和有效延長壽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我國,每年新發生的癌症病人超過160萬,總體上講超過一半的病人都需要化療。

  化療是腫瘤治療的基石,合理的化療方案、適當的藥物劑量以及足夠的化療週期至關重要。而目前腫瘤化療不規範、不科學的的現象非常普遍,不規範的治療造成患者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和最佳緩解期。由此帶來的患者就醫負擔和健康風險也在日益加劇。

  不規範化療主要表現在二個方面:一是治療“不足”,二是治療“過度”。 首先,治療“不足”主要是表現在一些經過手術治療後的需要化療的患者身上,在劑量和用法上不規範使用的情況是常見的。比如說乳腺癌、結直腸癌等腫瘤手術後大多數患者都需要進行化療,化療的目的是防止腫瘤的復發和轉移,這時候化療是否規範將直接影響到患者的生存時間。

  試想一下,如果該用足量的化療藥,卻只用了八折甚至一半;應該用5天藥,卻只用了3天;該聯合用2~3種藥,卻只用1種,效果會好嗎?不僅效果差,而且還會引起腫瘤耐藥,影響後續化療。但是這樣的風險短時間內是看不出來的,往往是在患者手術後2-3年內出現了其他臟器的轉移或腫瘤的復發,這種情況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其次,治療“過度”主要是表現在一些腫瘤復發和轉移的患者身上,不考慮患者的利與,總之,生命不息、化療不止的現象比比皆是。因此,避免治療的過量和不足是規範化化療的核心。

  不規範化療的後果是可想而知的,最明顯的不良後果有三種:一是療效欠佳,二是毒副作用大,三是加重患者經濟負擔和精神負擔。

  忽視藥物的毒性反應,不遵循聯合用藥的劑量和配伍規律,特別是非專科醫生開展工作的情況也屢見不鮮。腫瘤化療是在前進中不斷髮展的,歷經幾十載,化療方案總在不斷的調整、確定、調整中,就是同一種疾病,針對不同的分期採用的化療方案亦不同。要做到腫瘤化療規範化,不僅要在腫瘤化療的診斷過程、治療過程、評價過程步步把關,還要提高腫瘤化療的科學意識,加強和促進腫瘤專科醫護人員的業務素質。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