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老年醫學科 主任醫師 劉棟才

  結直腸癌發病與生活方式的改變及膳食結構不合理密切相關。隨著人們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的改變,大腸癌的發病率還將進一步提高。由於結直腸癌缺乏早期症狀,導致較高的死亡率,所以預防是最好的方法。

  1、結直腸可以預防,篩查可降低其發病率及病死率

  通過建立規範化結直腸癌宣教體系,樹立並強化結直腸癌防治意識和結直腸癌可以預防的理念。WHO的觀點:1/3的癌症完全可以預防,1/3的癌症可以通過早期發現得到根治,1/3的癌症可以通過科學的治療延長患者生命、改善生存質量。

  結直腸癌的發生經歷了由正常黏膜、非典型增生、腺瘤到癌變的過程,即在成為癌瘤前有長達5~10年良性發展過程,這為結直腸癌預防和早期診斷提供了有利時機。儘管多數病人早期無明顯症狀,但通過篩查可以發現從非典型增生、腺瘤到癌變過程的病灶。

  2、加強宣教,提高篩查物件的依從性

  目前結直腸癌篩查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費用以及篩查物件的依從性,如內鏡檢查,由於存在一定的不適及痛苦,往往被患者拒絕。因此,要提高篩查物件的依從性,必須重視宣教策略及溝通技巧,特別是對易感和高危人群,讓篩查物件認識到各項檢查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以及延誤診治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

  3、爭取多途徑支援,推進區域結直腸癌篩查

  對於結直腸癌篩查是否納入地方政府健康服務體系規劃、是否納入專案基金篩查範圍、篩查前宣教策略及力度,以及篩查物件的依從性等若干因素影響,我國絕大多數的地區和人群尚未納入篩查,這與我國的國情有關,要改善這一狀況是一個緩慢推進的過程。

  所以,有效的策略是:國家層面應重視,從政策上對結直腸癌予以高度關注,加大結直腸癌防治的投入。各地區醫療衛生機構應積極爭取各種基金或專案支援,對本地區易感或高危人群實施結直腸癌篩查,在為區域民眾健康做出貢獻的同時,也掌握了本地域人群的結直腸癌發病的第一手重要資料,為地域結直腸癌防治策略提供借鑑。

  把結直腸癌篩查的相關內容,尤其是內鏡檢查手段納入40~50歲以上易感或高危人群健康體檢內容。通過多方努力,使易感或高危人群主動制定結直腸癌預防方案,定期有針對性主動體檢或積極參與結直腸癌專案篩查。

  4、多形式與多組合常規檢查,推進結直腸癌早期診治

  健康宣教是讓早期結直腸癌或者癌前病變的患者及時發現疾病,早期治療改善預後的必要手段。在加大結直腸癌預防宣教的同時,倡導結直腸癌高危易患人群積極主動的多形式預防和早診實踐。結直腸癌篩查的診斷手段大都簡便易行,包括大便隱血試驗、直腸指診、纖維乙狀結腸鏡檢查、纖維全結腸鏡檢查和氣鋇雙重造影,這些檢查在大多數基層醫院均完成,其中金標準是纖維結腸鏡檢查。檢查可以是預防性的,也可以是對可疑症狀進行排除。

  我國75%左右的大腸癌為直腸癌,而70%左右的直腸癌為位於腹膜反折以下的中低位直腸癌,大都能通過直腸指檢發現。臨床上,我們常可看到許多病人發現大便隱血試驗陽性,但末能及時進一步行直腸指檢、纖維結腸鏡檢查;或已有便血患者誤認為痔瘡出血,未做肛門指檢及進一步內鏡檢查,結果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所以,凡40歲以上結直腸癌高發易感人群的體檢或專科門診,應將大便隱血試驗、直腸指檢列為常規;凡遇病人有便血、大便習慣或性狀改變等症狀,應行直腸指檢、纖維結腸鏡和氣鋇雙重造影等相關檢查;對於遺傳性大腸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黑斑息肉病等極高危人群,篩查年齡前移至青少年,檢查頻率應增加。

  總之,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及病死率的高速增長使整個結直腸癌防治面臨巨大挑戰,隨著結直腸癌防治科普宣教的大眾化、政府的關注及投入增加、醫藥衛生防治策略的調整,結直腸癌篩查的普及和民眾結直腸癌主動防治意識的增強,我國結直腸癌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將會得到改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