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口腔科 副主任醫師 羅建國

  一、口腔衛生宣教與牙周病防治

  1、國人的現實狀況:

  97.24%的老年人牙齦萎縮;65-75歲失牙平均數9.86,無牙頜10.51%;需要口腔衛生教育者高達99.44%;口腔衛生情況普遍較差,良好率不到1%;刷牙率已從1989年的50%上升到2000年的74.18%;90%的人刷牙方法不正確 (刷牙效果亟待提高)。

  2、牙周病的患病狀況:

  在12~18歲年齡組為75~88%,35~44歲年齡組則高達98%;累及各個年齡人群,甚至有5歲的兒童;牙周病起病隱蔽,早期痛苦不大,僅表現為出血和口腔異味,被誤認為“上火”而被忽視;有40%以上的人不知道牙齦出血是疾病;尚有1/4的人沒有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臨床上,由於牙周病導致的拔牙已居拔牙者中的第一位,其人數佔拔牙總人數的44%;牙周問題普遍存在:不僅存在於普通人群,也存在醫務工作者當中,甚至於口腔專業人員也有很高的發病率;不知道自己有問題,就不會進醫院;不認為自己有問題,也不願意進醫院,知道自己有問題,但不知如何就醫,醫務人員沒能(不能)給予正確指導。

  觀念誤區―― “老掉牙”,“牙疼不是病”。牙病往往得不到人們足夠的重視,不少人往往等到實在難以忍受的時候才想起看病,延誤了治療時機。“老掉牙”是一個不應該有的、不科學的觀念,也是一種完全可以避免的現象。老了可以不掉牙!

  通常牙周病在早期沒有疼痛症狀,所以您可能沒有注意到自己的牙齦逐漸腫脹、或者沒在意刷牙時偶而出血,也許您會認為就自己的年齡而言牙齒顯得更長是一種正常現象。

  事實是:80%的青少年和成年人患有牙周病,而且有更多的人並不瞭解牙周病,這就是為什麼牙周病導致的牙齒丟失要多過所有其它原因所致的牙齒丟失。

  “警惕牙周病”對任何人都是有益的忠告!

  二、牙周病的幾種症狀

  牙齦出血;牙齦紅腫; 口臭;牙齦退縮;牙齒之間開始出現縫隙;一個或多個牙齒開始鬆動或者咬合無力、疼痛;7、不明原因的疼痛、發癢或其他不適。

  三、牙周病的病因:牙菌斑及其鈣化形成的牙結石。

  牙齦外面的牙結石通常可以看得見,呈褐色或黑色,堆積並環繞在牙頸部。然而,真正損害大的還是隱藏在牙齦下面的牙結石(齦下結石)。

  四、牙周病的預防措施:

  您自己:能夠 清除 牙面上粘稠的牙菌斑。

  不能夠 清除 牙結石。

  不能夠 清除 任何牙結石面上的牙菌斑。

  不能夠 清除 牙齦裡面的牙菌斑、牙結石。

  這就是――牙周病的預防措施:每個人自身每天的口腔清潔 + 定期潔治。

  五、口腔衛生宣教:

  口腔健康是文明的標誌,預防牙周病,維護口腔健康,早晚有效刷牙,預防牙周病,定期口腔檢查,早期治療口腔病,定期潔治預防牙周病,一生中不斷地、及時地、徹底地清除牙菌斑,吸菸可以加重牙周病,提倡戒菸,口臭病人應及時查出原因對症治療,牙周病危害全身健康,願健康的牙齒伴隨你終生!

  1、提高認識:什麼是牙周病,有什麼表現,原因及危害性怎樣。

  2、改變觀念:預防、治療的必要性、迫切性。

  3、付諸行動:學會正確的口腔衛生措施、方法,配合醫生完成治療。

  4、良好的自覺行為習慣:每天正確刷牙、使用牙線;定期複查、復治。

  防治牙周病要在一生中、不斷地、及時地、徹底地清除牙菌斑。

  牙周健康者每6――12個月潔治。牙周病患者每3―― 6個月複查、復治。

  每個人都應該從小就學會自我控制菌斑的有效方法――每天早晚進行有效刷牙和正確使用牙線,定期檢查,付諸行動並貫徹終生,以達到防治牙周病的目的。

  六、為了不“老掉牙”,您必須無條件地,負責任地做好三件事:

  1、每天刷牙2~4次,5’/次;

  2、每天使用牙線/牙縫刷1~2次清潔牙齒鄰面;

  3、每半年~1年複查,接受專業檢查、監督、指導和維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