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耳鼻咽喉科 主任醫師 李凡成

  咳嗽不只見於內科(肺、氣管-支氣管)疾病,也是耳鼻咽喉科臨床上一個極為常見的臨床症狀,如何診斷與治療,不僅是患者關心的的問題,更是耳鼻咽喉科專家們所研究、探討的熱點問題。

  耳鼻咽喉,包括耳、鼻、咽、喉四個解剖學部位。耳、鼻、咽、喉部位的病變反應,均有可能出現咳嗽,咳嗽可以是一種主要症狀,也可只是一種伴隨症狀。

  耳鼻咽喉相關性咳嗽,一是見於上呼吸道急性炎症,很多患者一般習慣於看內科或兒科(小兒患者),因此多在內科、兒科就診中得到解決;二是以慢性咳嗽更為常見,且反覆發生或病程久延,如果患者對此在內科、小兒科治療中難以治癒時,宜考慮看看耳鼻咽喉科,或許會有更好的效果。

  一、關於咳嗽的基本知識

  1、咳嗽效應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既有利,也有害。有利者,可以清除入侵呼吸道的異物及炎症性分泌物,消除呼吸道的炎症因子以抗禦感染;不利者,咳嗽可使呼吸道的炎症擴散,傳染本人(炎症因子因咳嗽而波及他處)與他人(空氣傳染),引起疾病傳播;加重心臟負擔(對有心衰者很不利);劇烈的咳嗽可引起出血(肺部、氣管、支氣管、鼻咽喉部毛細血管因咳嗽而破裂);可使胸膜下氣腫泡破裂而發生自發性氣胸;長期咳嗽有可能形成肺氣腫;咳嗽過重可引起嘔吐、影響睡眠、消耗體力。

  2、咳嗽的機理

  咳嗽是一種呼氣性衝擊性動作,此種衝擊性動作可強可弱(強烈的、持久的咳嗽,危害更大),一般分為四個步驟:先是短而深的吸氣,隨之聲門關閉(聲帶閉合),繼而膈肌與脅間肌收縮,使胸腔變小,肺內壓力升高,最後是膈肌進一步迅速收縮,而且聲門突然開放,肺內高壓空氣突然噴薄而出(形成咳嗽的一次動作)。在咳嗽時,如果肺內或氣管、支氣管、咽喉有需要排出的異物或分泌物,則被衝擊而排出,一次沒有被衝擊排出,還可再次乃至多次(即連續性多次咳嗽,也稱刺激性咳嗽)。

  咳嗽動作是神經反射性作用的結果。咳嗽的神經反射主要來源於迷走神經末梢受到的各種異常刺激(炎症的、牽拉的、溫度的等),末梢神經將這一刺激資訊傳遞至咳嗽管理中樞(延髓呼吸中樞附近),神經中樞由此下達一系列命令,最終完成咳嗽動作。迷走神經末梢分佈於很多部位(胸腔所有器官、腹腔所有器官、耳鼻咽喉),但容易出現咳嗽反射的最常見部位是:外耳道、咽、喉、氣管、支氣管、肺、胸膜。由於心、胃、食管、腸道等部位受刺激引起咳嗽的情況則較為少見。除此機理外,咳嗽也受到大腦皮層及其他因素所影響,因此可以受到病情(與咳嗽反射相關的組織器官無能執行咳嗽命令,如呼吸肌無力;深昏迷時咳嗽中樞不能下達咳嗽命令等)或主觀意志(自我剋制)因素影響而發生改變。

  3、咳嗽的鑑別

  咳嗽應當與清嗓相鑑別。清嗓與咳嗽不同,咳嗽屬於反射性動作,有時難以被主觀意志所抑制,而清嗓主要屬於習慣性動作,往往可由主觀意志所抑制;咳嗽時,肺部氣體呈衝擊性噴射而出,每次持續時間短暫,清嗓時,氣體一般緩慢而出,每次持續時間較咳嗽為長,呈“吭客狀”。當然,清嗓時可以伴有咳嗽。

  二、耳鼻咽喉相關性咳嗽的主要病因

  耳鼻咽喉相關性咳嗽,在專科臨床上以慢性咳嗽為常見,且反覆發生或病程久延,急性咳嗽一般容易治癒(更多患者是習慣於看內科、兒科),主要見於上呼吸道急性炎症(屬於內科疾病範疇,同時也屬於耳鼻咽喉科疾病範疇)。

  1、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上呼吸道部位的急性炎症,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喉炎等均可由於炎症的刺激引起急性咳嗽,隨上呼吸道急性炎症的消退而好轉、消失。

  2、上呼吸道慢性炎症

  上呼吸道的慢性炎症,如慢性鼻炎、鼻竇炎,其分泌物後流刺激咽喉部,以及咽喉多種慢性炎症,均可因炎症刺激引起咳嗽。由於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往往病程較長,故常表現為慢性咳嗽,並可隨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進退而好轉或加重。

  3、變態反應

  由於Ⅰ型或Ⅳ型變態反應性因素所致(變態反應性鼻炎即存在此二種病機),主要表現為咽喉作癢而出現反覆陣發性咳嗽,並可合併或誘發哮喘的發作,因病程久暫而表現為急性咳嗽或慢性咳嗽。

  4、其他因素:呼吸道異物、耳病、胃病

  呼吸道異物,特別是聲門、氣管與支氣管等部位一旦進入異物,則表現為突發性劇烈咳嗽;支氣管長期存在的異物,可表現為反覆咳嗽、發熱、胸痛等症。

  外耳道受到搔扒,或因異物、耵聹等刺激,可引起暫時性刺激性咳嗽,少數人由於刺激因素長期存在而出現久咳。

  胃病,或反流性食管炎,由於胃內容物(包括食物、胃酸;胃酸的反流是主要病因)反流至咽喉,可引起咳嗽,往往在睡眠時出現陣發性刺激性咳嗽,或伴嘔吐,抬高枕頭睡眠時可預防或減輕症狀,並多有胃病或食管反流性炎症的其他症狀(可參考咽喉病中,關於食管反流性咽炎的文章)。

  三、耳鼻咽喉相關性咳嗽的常見病名及其含義

  1、久咳、慢性咳嗽:症狀名稱。與急性咳嗽(新病咳嗽)相區別的、時間較長、超過8周(二個月)病程的咳嗽症狀,可以是包括各種原因已明或未明的咳嗽;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簡稱慢性咳嗽。

  2、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症狀名稱。指病程超過8周(二個月),而病因暫時未能明確的咳嗽。

  3、喉源性咳嗽、咽源性咳嗽、咽喉源性咳嗽、喉咳:疾病名稱。四個病名不同,內涵一致,都是指咽喉病所致的咳嗽病,並以咳嗽症狀為重要特點的慢性咽喉病。其中,喉咳屬於中醫學特有的病名。

  4、刺激性咳嗽:症狀名稱。以陣發性咳嗽少痰為主要特點的咳嗽症狀,常可反覆性發作,可見於上呼吸道或氣管、支氣病病變(如過敏、異物等多種刺激性因素)。

  5、過敏性咳嗽、過敏性咽炎:疾病名稱。病名不同,內涵一致。主要由於變態反應性因素所致,並與咽喉非特異炎症也有一定關係。以反覆陣發性咳嗽為主要症狀的上呼吸道疾病,也屬於喉源性咳嗽範疇。

  6、咳嗽變異性哮喘:疾病名稱。由於變態反應性因素所致,並與咽喉非特異炎症也有一定關係。以反覆陣發性咳嗽為主要症狀特點,並可導致哮喘發生。已經發生哮喘,則屬於內科範疇;在沒有出現哮喘,只有上呼吸道咳嗽症狀時,可稱為過敏性咳嗽或過敏性咽炎,從屬於耳鼻咽喉科範疇。

  7、胃源性咳嗽、胃食道反流性咳嗽、食管源性乾咳、食管反流性咽炎:疾病名稱。四個病名內涵基本一致,均是指由於胃與食管反流性病變所致的咳嗽病與咽喉不適,既可屬於內科疾病範疇,也可屬於耳鼻咽喉科疾病範疇。

  8、感冒後咳嗽:可以是症狀名稱,也可以是疾病名稱,屬於一種不規範的醫學術語。主要指感冒(感冒,中醫學術語,類似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好轉後仍然存在的咳嗽病,包括上呼吸道炎症所致者,也不能排除氣管-支氣管炎康復期的咳嗽症狀。

  9、上氣道咳嗽綜合徵、鼻後滴漏綜合徵:疾病名稱。主要指慢性鼻-鼻竇炎所致的咳嗽病。本病在早期稱鼻後滴漏綜合徵,2006年以後(美國胸科醫師學院)改稱為上氣道咳嗽綜合徵。

  10、上呼吸道感染:屬於西醫內科病名,主要指上呼吸道(鼻、咽、喉)普通急性感染的病變,早期以病毒感染為主,中後期多合併有細菌感染,可伴有咳嗽症狀。中醫內科學稱為感冒;西醫耳鼻咽喉科則根據其症狀特點表現的不同,分別稱之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喉炎,其中以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時伴有咳嗽的症狀為多見。

  四、耳鼻咽喉相關性咳嗽的西醫診斷要點

  臨床上,耳鼻咽喉相關性咳嗽,一般以咳嗽為主要症狀,並多表現為時間較長的咳嗽或慢性咳嗽。偶爾性咳嗽,並有明顯的咽喉其他症狀者(如咽喉乾燥感、梗阻感、疼痛感、聲音嘶啞、講話費力等),此種咳嗽屬於伴隨症,一般從咽炎、喉炎等病認識。常見的耳鼻咽喉相關性咳嗽性疾病主要有如下幾種,但不同的病名在臨床醫生的診斷中,有可能相互包含。

  (一)上氣道咳嗽綜合徵

  1、病史:有鼻或鼻竇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史(咳嗽誘發原因)。

  2、臨床症狀:

  (1)咳嗽:呈刺激性(連續性)或非刺激性(非連續性)咳嗽,一般在早(起床後)晚(特別是剛入睡時)較明顯。多有少許粘痰。

  (2)鼻後滴漏與吐痰:多有鼻涕往鼻咽部後流的感覺,並引起回吸鼻與回吸性吐痰。

  (3)鼻部症狀:多有鼻塞,或可擤出粘性鼻涕;也有部分患者鼻呼吸通暢,無顯著鼻塞症狀,無擤涕症狀。

  3、檢查:鼻部檢查可見鼻黏膜有充血腫脹,或鼻咽部黏膜有充血、分泌物粘附等體徵(常用纖維鼻咽鏡檢查發現)。如果懷疑有鼻竇炎時,可經X線或CT檢查以明確。

  (二)喉源性咳嗽

  1、病史:有急性或慢性鼻、鼻竇、咽、喉部位炎症病史。

  2、臨床症狀:

  (1)咳嗽:咳嗽無痰或少痰,或乾咳為主,往往早晚咳嗽增多,或受涼後、運動後更為明顯。

  (2)咽喉不適症狀:多伴有咽喉乾燥、微痛,如痰粘著感等症狀,並可伴有清嗓(吭喀)症狀。

  (3)其他:如果屬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則屬於新病,可有感冒誘因或感冒症狀(發熱、鼻塞、出涕、周身不適等)。

  3、檢查:咽部或喉部可見急性或慢性充血等改變,或伴有咽後壁、舌根等部位淋巴濾泡增生、咽側索增生、扁桃體炎症等改變。

  (三)過敏性咽炎(也屬於喉源性咳嗽範圍)

  1、病史:可有過敏性疾病病史或慢性咽喉炎病史。

  2、臨床症狀

  (1)咳嗽:多呈刺激性咳嗽,常在早晚加重,或受到刺激後加重(如刺激性氣體、吸入冷空氣、運動後),無痰或少痰。

  (2)多伴咽喉癢感明顯。

  3、檢查:咽喉部位檢查可以正常,無明顯炎症表現,或伴有慢性咽喉炎症體徵。過敏原檢查可呈陽性反應,陰性反應時不能排除診斷。

  (四)食管反流性咳嗽

  1、病史:多有胃病史。

  2、臨床症狀

  (1)咳嗽:呈刺激性咳嗽,多在入睡時明顯。

  (2)咽喉不適症狀:可在咳嗽時伴有咽喉酸辣感、嘔吐感,病程較長時可出現咽喉乾燥、疼痛不適、聲音嘶啞等症狀。

  (3)胃與食管症狀:多伴有胃部脹滿不適,或胸骨後(食道)灼熱感,常有打嗝、食物反流(在運動後、餐後、屈胸低頭、仰臥時明顯)等“胃氣上逆”症狀。

  3、檢查:咽喉部位黏膜慢性充血改變,或伴有慢性咽喉炎其他體徵。胃鏡、食管吞鋇檢查,可發現有胃病或食管炎等改變。

  鑑別診斷:在耳鼻咽喉科臨床上,因耳鼻咽喉科疾病所致的咳嗽,主要是注意與以下疾病相鑑別:

  1、咳嗽變異性哮喘:主要病機是慢性非特異性炎症(直接與間接因素包括遺傳、感染、理化、環境因素),並與變態反應有一定關係,以刺激性咳嗽為主,並可伴有輕度哮喘,其診斷標準為:慢性咳嗽,常伴有明顯的夜間刺激性咳嗽;支氣管激發試驗陽性,或呼氣峰流速日間變異率>20%,或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支氣管激發試驗陽性,或呼氣峰流速日間變異率>20%;支氣管舒張劑治療有效。

  2、肺結核:症狀上多為慢性咳嗽,特點可不明顯,主要診斷依據為肺部X線檢查或CT檢查,OT試驗陽性,痰(結核菌)培養陽性。

  4、慢性氣管-支氣管炎:屬於炎症感染,與過敏因素也有一定關係,病位在氣管-支氣管;急性發作期以咳嗽、痰多,氣急(輕度的喘息),或有發熱為主要症狀;慢性期病程一般在二個月以上,主要是不同程度的咳嗽、吐痰、氣急,或有胸悶等症。肺部檢查有助於明確診斷。

  五、耳鼻咽喉相關性咳嗽的西醫治療概要

  1、上氣道咳嗽綜合徵:治療鼻病為主,常用治法包括:

  (1)抗菌素消炎藥:必要時使用,口服為主。

  (2)抗過敏製劑:必要時使用(慢性鼻病時可有過敏因素參與),如氯雷他定之類。

  (3)使用滴鼻藥:減充血劑、消炎劑、激素製劑、抗過敏劑等,可酌情使用2-3種。

  2、喉源性咳嗽:治療咽喉疾病為主,如果伴有鼻病,需要同時治療鼻病。常用治法包括:

  (1)抗菌素消炎藥:一般不必使用;有明顯炎症因素(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時可酌情使用。

  (2)咽喉區域性治療:如含服劑、超聲霧化等。

  (3)其他:病程較長,免疫力不強,可酌情使用增強上呼吸道免疫力的藥物,如匹多莫德之類;有鼻病時,配合鼻病治療方法。

  3、過敏性咽炎(也屬於喉源性咳嗽範圍):抗過敏治療為主,酌情配合增強免疫力藥物。常用治法包括:

  (1)抗過敏治療:包括激素類氣霧劑(必可酮、丙酸倍氯米鬆等)吸入、口服抗過敏藥物(如酮替芬、異丙嗪),往往有較好效果。

  (2)消炎治療:有明顯炎症時,可服用消炎藥,常用藥物如青黴素類、頭孢類、羅紅黴素等;有病毒感染時,可用抗病毒藥物,如利巴韋林。

  (3)增強上呼吸免疫力:常用匹多莫德之類。

  (4)其他:伴有咽喉炎症時,可配合區域性治療咽喉炎症的藥物,如含服丸片、咽喉噴霧劑(金喉健、開喉劍)之類。

  4、食管反流性咳嗽:以治療胃病為主,兼顧咽喉炎症治療。主要治療方法包括:

  (1)內科治療:主要針對胃與食管反流進行治療,包括一般飲食忌宜的注意、促進胃與食管排空用藥、抑制胃酸藥物等。

  (2)耳鼻咽喉科治療:主要針對食物反流所致的咽喉炎症進行治療,一般以咽喉區域性用藥為主。

  上述各疾病,中醫辨證論治均具有很好的優勢,屬於中醫藥臨床優勢病種。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