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耳鼻喉科 副主任醫師 亓俊平

  一、鳴天鼓

  鳴天鼓是中醫推拿的特色手法,用於預防耳聾耳鳴。

  中醫學認為,腎開竅於耳,腎氣足則聽覺靈敏;耳通於腦,腦為髓之海,髓海賴腎的精氣化生和濡養,腎虛則髓海不足,易致頭暈、耳鳴。練習時的掩耳和叩擊可對耳產生刺激,因此,該練習可以達到調補腎元、強本固腎之效,對頭暈、健忘、耳鳴等腎虛症狀均有一定的預防和康復作用。

  具體操作是首先將兩手掌用力相搓,使掌心產生一定的熱量,然後用兩手掌分別按於兩耳,掌心對準耳道,兩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對稱橫按在枕部,兩中指相接觸到,再將兩食指翹起疊在中指上面,然後把食指從中指上用力滑下,重重的叩擊枕部,此時可聽到巨集亮清晰之聲如擊鼓。先左手24次,再右手24次,最後兩手同時叩擊48次。每天可多次施行。中間還可用置於後方的拇指加點風池穴數次,風池位於後頸部,後頭骨下的凹陷中,與耳垂齊平。

  二、按摩迎香穴治療感冒鼻塞

  感冒時,經常流涕、鼻塞會使嗅覺失靈,頭部沉脹,鼻涕倒流至咽喉,甚至還會出現痰多的現象。經常按摩迎香穴,就能明顯改善鼻塞症狀,開通鼻竅。

  迎香穴位於人體的面部,在鼻翼旁開約一釐米皺紋中。按摩迎香穴,可有效地改善區域性及其臨近組織的血液迴圈,如果天天堅持,將對減少呼吸道疾患的發生。

  按摩方法,用食指指尖點壓按摩迎香穴,以左右方向刺激比較有效,1次約1分鐘,按摩後喝1杯熱開水。用拇指外側沿笑紋及鼻子兩側,做上下、呈正三角形方向按摩。1次約1分鐘,按摩後喝1杯熱開水。將食指指尖置於迎香穴,做旋轉揉搓。鼻吸口呼。吸氣時向外、向上揉搓,呼氣時向裡、向下揉搓,連做8次,多可64次,如傷風感冒、鼻流清涕或鼻塞不通,儘可多做。

  三、中藥泡腳緩解耳鳴

  耳鳴是臨床常見症狀,經常性的耳鳴會給患者帶來生活傷害,令人心煩意燥,難以入眠。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在晚上洗腳的時候加點白醋,就可以幫助你緩解耳鳴,甜美入夢。

  中藥泡腳對身體的好處,泡腳也具有緩解耳鳴改善患者睡眠的功效。具體方法為:睡前用中藥牛膝p當歸p磁石等煎水沐足,也可以用熱水加白醋沐足,每天1次,每次30分鐘為宜。將煎好的中藥(1000ml)加熱至70℃,倒入盆中,把腳擱置在腳盆邊薰,要注意防燙傷。待藥液溫度降至38℃~42℃時,把雙腳伸進盆中,雙腳來回搓洗,不斷按摩雙足底的湧泉穴,直至感到穴位酸脹為止,然後擦乾藥液。

  中藥泡腳的足療,可以有效緩解耳鳴的症狀,再加上專業醫生的診治,就可以早日恢復健康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