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地講,關節是指骨與骨的連接面,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組成,輔助結構包括韌帶、關節盤和滑膜等,人體能夠活動自如離不開關節這個基礎結構。而關節軟骨是關節面的最主要的組織,對保護骨質、避免磨損、保障關節功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說關節的活動實際就是關節軟骨之間的相互運動。
關節軟骨當中有65%-80%是由水所組成,包括糖蛋白、膠原蛋白、軟骨細胞等等。軟骨就如一個多孔的結構:膠原蛋白是一條條細長纖維織成的網套,糖蛋白則是具有彈性的球體,軟骨細胞則安然的睡於深深的陷窩保護之中。所有的成分都必須完整,比例適當,才能保證軟骨的負荷能力。如果膠原蛋白變少,則會使網套連線鬆弛,使關節在受力時容易變形而加速磨損。而如果糖蛋白的內含物減少,則會使其彈性降低,相對使關節也容易磨損。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材質會“自然消退”或“功能退化”,從而形成所謂的“骨關節炎”。
所謂骨關節炎,又稱骨性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增生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等,是指由多種因素引起關節軟骨纖維化、皸裂、潰瘍、脫失而導致的關節疾病。病理表現為關節軟骨破壞、軟骨下骨硬化或囊性變、關節邊緣骨質增生、滑膜增生、關節囊孿縮、韌帶鬆弛或孿縮、肌肉萎縮無力等,從而在臨床上導致關節功能的病廢……
骨關節炎以中老年患者多見,好發年齡在45歲以上,女性多於男性。通常與年齡、體重、性別、職業等相關。其中女性患者比男性多約一倍左右,可能與女性的關節負重結構、絕經婦女激素改變導致骨質疏鬆較男性明顯等有關。職業運動員、體重過大(BMI指數大於30)等發生退行性骨關節炎的機率也較高。據統計,65歲以上的人群中,至少一半以上的在X光片上有退變的表現(關節間隙變窄、骨刺形成等)。致殘率可高達50%以上。多發於負重大、活動多的關節,如膝、脊柱(頸椎和腰椎)、髖、踝、手等關節。該病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骨關節炎多發生於中老年,無明確的全身或區域性因素,與遺傳和體質因素有一定關係。繼發性骨關節炎可發生於青壯年,可繼發於創傷、炎症、關節不穩定、慢性反覆的積累性勞損或先天性疾病等。
1、骨關節炎的臨床表現包括:
(1)關節疼痛及壓痛:早期疼痛輕微,或間斷性疼痛,休息好轉,活動加重,疼痛可與天氣變化有關。晚期疼痛為持續性,或有夜痛或休息時疼痛。檢查關節有壓痛。下肢骨關節炎嚴重者步行困難,甚至足不出戶、夜間難眠。
(2)關節僵硬:起床時關節僵硬、發緊,稱為晨僵,活動關節可緩解,僵硬持續時間不超過30分鐘。
(3)關節腫大:手部、膝、踝關節腫大變形明顯。
(4)骨摩擦音或摩擦感:活動時關節內有骨摩擦音或摩擦感。
(5)關節活動不靈活:關節疼痛、活動度下降、肌肉萎縮、關節無力,步行中腿打軟或關節絞鎖,嚴重者不能伸直關節或不能行走。
當患者有了以上的臨床表現以後,就必須要到醫院骨關節科進行正規的就診。而專業的骨關節科醫師往往首先會為其進行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及輔助X線檢查,進一步和類風溼性關節炎、化膿性關節炎、結核性關節炎等予以鑑別。
骨關節炎的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蛋白電泳、免疫複合物及血清補體等指標一般在正常範圍。伴有滑膜炎的患者可出現C反應蛋白(CRP)和血細胞沉降率(ESR)輕度升高。繼發性骨關節炎患者表現為原發病的實驗室檢查異常。而輔助的X線檢查可發現關節間隙不對稱、變窄,骨質硬化、囊變,關節邊緣增生、骨贅形成,伴有關節積液,有時關節內出現遊離體或關節變形。
結合病史、臨床表現以及實驗室和X線檢查等,骨關節炎就可得以發現及診斷。而對於骨關節炎,需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2、對於初次發病、症狀不重者應首選非藥物治療包括:
(1)減少不合理運動、減肥;
(2)物理治療:熱敷、理療、鍼灸等;
(3)使用柺杖,減少負重;
(4)如有關節內翻或外翻畸形,可使用相應的矯形支具或矯形鞋。
必要時予以區域性藥物治療,可有效緩解關節輕中度疼痛,且較少發生藥物不良反應。對於表淺部位的關節骨關節炎,可使用各種消炎止痛藥的乳膠劑、膏劑、貼劑等。對於中重度疼痛可聯合使用區域性藥物與口服非甾體抗炎藥,有各種口服藥物、針劑、栓劑。一般選用對乙醯氨基酚,效果不佳時,可根據具體情況使用非選擇性非甾體抗炎藥和選擇性COX-2抑制劑,現在常用的有塞來昔布、美洛昔康等。原則上,應仔細參閱藥物說明書,評估藥物的危險因素(患者胃腸、肝、腎、心血管疾病風險)之後選擇用藥,儘可能使用最低有效劑量,避免過量或同類藥物重複或疊加使用。用藥3個月後,根據病情選擇檢查血、大便常規、大便潛血及肝腎功能。專業的骨關節醫師往往會推薦患者接受關節內注射透明質酸鈉類黏彈性補充劑,予以營養、潤滑關節軟骨,進而可以延緩骨關節炎的退行性改變的進度和程度。
遺憾的是,多數因為患者難以得以早期發現骨關節炎,而後的保守綜合治療可能難以有效緩解病變的進展,這時可以考慮外科的手術治療干預。
3、外科治療的目的是:
(1)進一步協助診斷,
(2)減輕或消除疼痛,
(3)防止或矯正畸形,
(4)防止關節破壞進一步加重,
(5)改善關節功能。
外科治療的途徑主要通過關節鏡(內窺鏡)和開放手術。包括:
(1)遊離體摘除術;
(2)關節清理術;
(3)截骨術;
(4)關節融合術;
(5)關節成形術(人工關節置換術等)。
關節鏡手術:關節鏡手術是20多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微創外科手術,既可以診斷又可以治療,在關節外科領域已獲廣泛應用。對於骨關節炎患者,關節鏡手術主要適用於反覆出現急性或者亞急性關節疼痛。可以通過2-3個小的微孔在鏡下對退變的關節軟骨、半月板、滑膜等進行清理、修復,取出關節內遊離體等。手術創傷小,恢復快,術後數日即可下地活動。適用於關節畸形不重、以輕中度退變為主的骨關節炎。而新興的關節軟骨移植技術業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能為骨關節炎患者帶來更大的福音。
截骨手術:其作用機制是矯正下肢的機械負重軸線,重建正常的關節應力分佈,改變關節的負重面,使得病變的關節軟骨擺脫異常應力,獲得修復機會,以期達到糾正畸形、改善症狀的目的。目前較為常用的手術方法是截骨矯形術,適用於合併髖、膝內翻的早期骨性關節炎,而結合關節鏡手術效果更為理想。
關節置換術:是當前最成功的骨科手術之一,療效肯定,能夠有效解除關節疼痛,恢復關節功能,是晚期骨性關節炎的重要治療手段。
4、骨關節炎的預防:
(1)減輕體重:採取科學、合理方法減肥,以減少關節承重。
(2)採用正規方法鍛鍊身體,活動適量,減少不合理的運動如長時間過度跑跳、下蹲,儘可能不反覆頻繁步行上下樓梯,避免不良站坐立姿勢。
(3)及時正確治療關節創傷,積極於傷後應用柺杖、助行器等,減少關節受損,及時休息,予以物理治療等。
(4)及早矯正下肢或關節畸形,包括膝內翻、膝外翻、髖關節發育不良、髖內翻、髖外翻以及各種關節半脫位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