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身醫學科 主治醫師 盧和麗

  下面我就焦慮症的相關知識進行介紹,希望大家能夠正確的認識焦慮,心理的焦慮大家都很好理解,但是該病焦慮還存在於軀體。

  焦慮症曾被稱為心臟神經官能症、激惹心臟、神經迴圈衰弱、血管運動性神經症、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各種名稱。

  一、病因及其發病機制

  1、遺傳因素

  2、生化因素  驚恐障礙是能夠通過實驗誘發的少數幾種精神障礙之一。

  3 、心理因素  焦慮是對某些環境刺激的恐懼而形成的一種條件反射。焦慮發作是通過學習獲得的對可怕情景的條件反射。

  二、臨床表現

  焦慮症有兩種主要形式:

  (一)廣泛性焦慮症

  精神焦慮

  1、對未來可能發生的、難以預料的某種危險或不幸事件的經常擔心。

  2、不能明確意識到擔心的內容或物件,只是一種提心吊膽、恍惚不安的強烈內心體驗。常有恐慌的預感,終日心煩意亂、憂心忡忡,坐臥不寧,好像有大禍臨頭的感覺。

  軀體焦慮

  1、運動不安  搓手頓足,不能靜坐,不停的來回走動,無目的的小動作增多,舌、脣、指肌震顫或肢體震顫。

  2、軀體症狀  胸骨後的壓縮感,常伴氣短

  3、肌肉緊張  緊張性頭痛,肌肉不舒服的緊張感,嚴重時肌肉痠痛。

  4、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心動過速,面板潮紅或蒼白,口乾,便祕或腹瀉,出汗,尿意頻繁,早洩,陽痿,月經紊亂等。

  警覺度提高

  對外界刺激敏感;注意力難集中;難以入睡、睡中以驚醒;情緒易激動;感覺過敏,感受到自身肌肉跳動、血管搏動、胃腸道的蠕動等。

  其他症狀

  常合併疲勞、抑鬱、強迫、恐懼、驚恐發作等症狀,但是,這些症狀不是疾病的主要臨床相。

  (二)、驚恐障礙

  常在無特殊恐懼性處境時,突然感到突如其來的驚恐體驗,伴瀕死感或失控感以及嚴重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症狀。好像死亡降至、災難降至,或奔走、驚叫、四處呼救,伴胸悶、心動過速、心跳不規則、呼吸困難或過度換氣、頭痛、頭昏、眩暈、四肢麻木和感覺異常、出汗、肉跳、全身發抖或全身無力等自主神經症狀。發作具有不可預測性和突然性,一般歷時5至20分鐘,很少超過1小時。發作期間意識清晰,高度警覺,發作後心有餘悸,擔心再發,虛弱無力,數小時到數天才能恢復。60%患者不敢單獨出門,不敢到人多熱鬧的地方。

  以上僅為該病常見的臨床表現,是否為該病,還需要專科醫師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 以上僅為該病常見的臨床表現,是否為該病,還需要專科醫師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

  最後,我想對患者及患者家屬說的是:

  1、正確認識疾病性質,您確實有很難受的體驗,各項檢查基本正常,或檢查結果有問題但是解釋不了症狀,您需要知道的是這個病不會要您的命,但是,會顯著降低您的生活質量;

  2、藥物問題,藥物起效多在2至3周內,真正的療效可能需要到12周左右,當然,這些都存在個體差異。藥物開始治療時,可能出現短暫的症狀惡化,但是,一方面我們會合並苯二氮卓類的藥物短期控制症狀,另外,症狀惡化也是一過性的,藥物起效後慢慢患者就能夠耐受。

  3、堅持治療很重要 ,該病是複發性疾病,較長時間維持治療的目的也是降低再發的概率,因為第二次、第三次復發您可能症狀無法完全緩解,或原來有效的藥物治療效果欠佳。

  4、家屬的支援和鼓勵很重要 ,很多患者家屬一聽說親人是心理科疾病,第一句話就是“叫你不要想多啦”,我想說的是這個病不是想出來的,前面也說了他的發病是多方面因素影響的,不是患者想就能想出來的(只是現在的醫療技術還沒有特徵性的檢查方法,也許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該病的具體病變能夠找出來),他自己也不想現在這種狀態,更需要家人的理解和支援。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