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醫科 住院醫師 許明敏

  中醫夏認為屬火,主於長生,心氣旺。夏時,陽氣較盛,是萬物生長繁榮、茂盛的季節;且陰氣內伏,暑毒外蒸。氣候炎熱、高溫而多雨,多有暑溼之邪侵擾。夏季養生應順應人體陽氣充盛的特點。

  為什麼把夏季又稱為“苦夏”?“苦夏”要注意什麼?

  人們稱夏季為“苦夏”(“疰夏”),是因為在連日的高溫情況下,會出現睡不好、吃不香、沒精神、易煩躁等現象。

  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因此在炎熱的夏季尤其要注意精神的調養。要疏調情志,保持健康向上、神清氣和、快樂歡暢的狀態,從而使心神得養。

  夏季的飲食,應以清淡-爽口、具有清熱祛暑、健脾益氣功效的食物為主,如鮮藕、絲瓜、黃瓜、冬瓜、西紅柿、薏苡仁、蓮子、紅小豆、綠豆等。應少吃油膩、生冷食物,夏季暑熱外蒸,人體毛孔開放、汗液大洩,最容易受風寒雨露侵襲,因此,晚上不宜在室外乘涼過久。應晚睡早起,適當午睡,以恢復疲勞,保持精力充沛;衣著方面要單薄一些,衣服應勤洗勤換,勿穿溼衣、汗衣。

  夏天如何防中暑?

  常言說:盛夏時節防暑邪,長夏注意防溼邪。盛夏在室外或高溫環境工作時,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並注意補充淡鹽水。可服綠豆湯或中藥解暑湯(藿香、金銀花、紫蘇、薄荷、連翹、蘆根、淡竹葉等),以防止中暑傷津。

  夏季三伏時節,由於溼氣太重,人體的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後不易被蒸發掉,因而會使人煩躁、疲倦、食慾不振,甚至發生胃腸炎、痢疾等疾病,所以在長夏要保持居室乾燥衛生、個人勤換衣物,平時多吃薏苡仁、蓮子、紅小豆、綠豆等清熱利溼的食物。必要時可服用藿香正氣膠囊,以防暑溼傷身。

  炎熱夏天能鍛鍊嗎?

  夏季可以鍛鍊,但時間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以早晚涼爽之時為宜,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鍛鍊的專案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在運動鍛鍊過程中,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大量飲用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衝頭、淋浴。

  夏天“空調病”是怎麼回事?

  炎熱夏季,用空調溫度過低,(應注意室內溫度不宜低於26℃,室內外溫差不超過6℃),會使腠理閉塞、暑熱鬱閉,可能出現頭痛、腰痛、下肢痠痛,容易患感冒、胃腸病、面板病和心血管疾病,即“空調病”。入睡時最好關上空調,或室溫保持在28℃為宜。在室內感覺有涼意時,要站起來適當活動,以加速血液循-環。

  為什麼在夏天能治療冬天疾病?

  中醫“冬病夏治”三伏貼,是順應天氣和時節變化進行的外治法。在夏季伏天,人體陽氣旺、腠理開,通過穴位敷貼中藥刺激,可有效疏通經絡氣血,調節臟腑功能,以達到內病外治,冬病夏治的功效。對一些多在冬天發作的呼吸道疾病、過敏性疾病、關節病變、慢性脾胃疾病有較好的療效,連續敷貼數年還可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