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醫科 副主任醫師 雷兆明

  飲食養生的原則

  飲食養生涉及到飲食的調配、烹調加工、進食的衛生、飲食前後的保養、飲食的節制、飲食的禁忌以及食療等許多內容,它在幾千年的發展中形成的一些基本的原則,是我國醫學的寶貴遺產。

  合理調配

  人吃單一食物是不能維持身體健康的,因為有些必需的營養素,如一些必需脂肪酸、氨基酸和某些維生素等,不能由其他物質在體內合成,只能直接從食物中取得。而自然界中,沒有任何上一種食物,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因此,為了維持人體的健康,就必須把不同的食物搭配起來食用。

  此外,根據中藥學的理論,還應注意食物的配伍問題。食物的配伍分協同與頡頏兩方面。在協同方面又分相須、相使,在頡頏方面分為相反、相殺、相畏和相惡。這些知識對於我們調配飲食也是很重要的。

  所謂相須,是指同類食物相互配伍使用,可起到相互加強的功效,如百合燉秋梨,共奏清肺熱、養肺陰之功效。所謂相使,是指以一類食物為主,另一類食物為輔,使主要食物功效得以加強,如薑糖飲,溫中和胃的紅糖,增強了溫中散寒生薑的功效。所謂相反,是指兩種食物合用,可能產生不良作用,如柿子忌茶,白薯忌雞蛋。所謂相殺,是說一種食物能減輕另一種食物的不良作用。所謂相惡,是指一種食物能減弱另一種食物的功效。所謂相畏,是指一種食物的不良作用能被另一種食物減輕,如扁豆的不良作用(可引起腹瀉、皮疹等)能被生薑減輕。

  五味調和

  所謂五味,是指酸、苦、甘、辛、鹹。這五種型別的食物,不僅是人類飲食的重要調味品,可以促進食慾,幫助消化,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

  中醫認為,味道不同,作用不同。如酸味有斂汗、止汗、止瀉、澀精、收縮小便等作用,像烏梅、山楂、山萸肉、石榴等;苦味有清熱、瀉火、燥溼、降氣、解毒等作用,像桔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甘味即甜味,有補益、和緩、解痙攣等作用,如紅糖、桂圓肉、蜂蜜、米麵食品等;鹹味有瀉下、軟堅、散結和補益陰血等作用,如鹽、海帶、紫菜、海蜇等;辛味有發散、行氣、活血等作用,如姜、蔥、蒜、辣椒、胡椒等。因此,在選擇食物時,必須五味調和,這樣才有利於健康、若五味過偏,會引起疾病的發生。《黃帝內經》就已明確指出:“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說明五味調和得當是身體健康、延年益壽的重要條件。

  要做到五味調和,一要濃淡適宜。二要注意各種味道的搭配。酸、苦、甘、辛、鹹的輔佐,配伍得宜,則飲食具有各種不同特色。三是在進食時,味不可偏亢,偏亢太過,容易傷及五臟,於健康不利。對於最後一點,《黃帝內經》中指出:“多食鹹,則脈凝位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內胝而脣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即鹹味的東西吃多了,會使流行在血脈中的血瘀滯,甚至改變顏色;苦味的東西吃多了,可使面板枯槁、毛髮脫落;辣味的食品吃多了,會引起筋脈拘攣、爪甲乾枯不榮;酸的東西吃多了,會使肌肉失去光澤、變粗變硬,甚至口脣翻起;多吃甜味食品,能使骨胳疼痛、頭髮脫落。以上都是因五味失和而影響機體健康的情況,從反面強調了五味調和的重要性。

  飲食要衛生

  俗話說:“病從口入”,說明了注意飲食衛生的重要性。1988年在上海爆發的甲肝大流行,至今人們還記憶猶新,其損失之大、危害之廣,真是觸目驚心。但一些人卻不以為然,“不乾不淨,吃了沒病”的口頭語,會不時在人們耳邊響起。在廣大農村,特別是邊遠的地方,這更是需要人們高度重視的一個問題。

  家用餐具上常會沾染各種細菌、病毒、寄生蟲卵,因此,餐具要經常清毒。消毒前,應先將餐具洗淨,用熱水或鹼除去油垢,使消毒效果更好一些。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蒸氣消毒和漂白粉消毒。

  食用油脂或含油脂豐富的糕點,餅乾、火腿、香腸等食品,在貯存過程中,因受到陽光、金屬容器以及微生物的作用,會產生一種“哈喇味”,這就是化學上所說的油脂酸敗。油脂酸敗後不僅會引起食品變味,降低食物本身的營養價值,還會對人體有害,食後會刺激消化道粘膜,使人噁心、嘔吐。

  一些人喜歡用報紙包裝食品,但報紙、雜誌、書上印滿了油墨字,油墨中含有多氯聯苯,是一種毒性很大的物質。此外,舊報紙、書上還沾有大量致病菌、蟲卵和病毒,用來包裝食品,還會汙染食品,影響人體健康。

  黃麴黴素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強致癌物質,長期攝入含黃麴黴素較多的食物,不僅會發生急慢性中毒,使肝臟纖維變性、出血、壞死,而且能誘發肝癌。預防黃麴黴素汙染食品的根本措施是防黴,如果發現花生、玉米發黴,應立即揀除乾淨。家庭中的植物油若被黃麴黴素汙染,可將油燒沸,再加些粗鹽炸鍋,這樣即去毒95%左右。若大米發黴,認真搓洗幾遍後,在蒸飯時再稍加點鹼,可使黃麴黴素大大減少。花生如果發黴不嚴重,可用水反覆搓洗,再用粗鹽炒,也可使毒素減少。

  一般地說,土豆發芽後就不要吃了,這是因為土豆中含有龍葵素,這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生物鹼。平時土豆中龍葵素含量極微,一旦土豆發芽,芽眼、芽根變綠,潰爛地方龍葵素的含量會急劇升高,若食之,可產生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重者則導致呼吸困難、昏迷。若發芽不嚴重,可將芽眼挖乾淨,並削去發綠部分,再放在冷水中浸泡一小時,有毒的龍葵素便溶解在水中;烹調時,再加點醋,燒熟燴爛即可去掉毒素。

  飲食有節

  《黃帝內經》中說:“飲食有節……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管子》亦說:“飲食不節……則身體利而壽命益;飲食不節……則形累而壽命損。”《千金要方》裡亦云:“飲食過多則聚積,渴飲過多則成痰。”這些都說明了節制飲食對人體的重要意義。相反,若不重視飲食有節,想怎麼吃就怎麼吃,想什麼時候喝,就什麼時候喝,就會對健康帶來極大危害。

  所謂飲食有節,是指飲食要有節制,不能隨心所欲,要講究吃的科學和方法。具體地說,是要注意飲食的量和進食時間。

  一是飲食要適量。這是說人們吃東西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要恰到好處,飢飽適中。人體對飲食的消化、吸收、輸布、貯存,主要靠脾胃來完成,若飲食過度,超過了脾胃的正常運化食物量,就會產生許多疾病。南北朝時道家著名人物、醫藥學家陶陶居曾寫過這樣一首詩:“何必餐霞服大藥,妄意延年等龜鶴。但於飲食嗜慾中,去其甚者將安樂。”“餐霞”、“服大藥”,是當時追求長生不老常用的兩種方法,陶陶居這首詩歌勸告世人:何必去追求什麼長生不老藥,還想靠那些東西益壽延年,壽比龜鶴。只要在飲食嗜好中,改掉那些最突出的毛病,就會給你帶來安樂。那麼,哪些是飲食嗜慾中的“甚者”呢?飲食過飽就是一甚。

  飲食過量,在短時間內突然進食大量食物,勢必加重胃腸負擔,使食物滯留於腸胃,不能及時消化,從而影響營養的吸收和輸布,脾胃功能也因承受過重而受到損傷。其實,對於這一點,古人早有認識。如《黃帝內經》中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博物志》說:“所食逾多,心逾塞,年逾損焉。”《東谷贅言》中更明確指出飲食過量對人的具體危害:“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數,二者小便數,三者擾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養,五者多患食不消化。”

  過飽不利於健康,但食之太少亦有損於健康。有些人片面認為吃得越少越好,結果強迫自己捱餓,由於身體得不到足夠的營養,反而虛弱不堪。正確的方法是“量腹節所受”,即根據自己平時的飯量來決定每餐該吃多少。“凡食之道,無飢無飽----是之謂五臟之葆”。這無飢無飽,就是進食適量的原則。只有這樣,才不致因飢飽而傷及五臟。

  二是飲食應定時。“不時,不食”,這是孔子的飲食習慣,即不到該吃飯的時候,就不吃東西,這是正確的。一日三餐,食之有時,脾胃適應了這種進食規律,到時候便會作好消化食物的準備。好吃零食的人,到了該吃飯的時候,常會沒有飢餓感,勉強塞進些食品,也不覺有何滋味,而且難以消化。對飲食宜定時這一點,《尚書》早就指出了“食哉惟時”,意思是,人們每餐進食應有較為固定的時間。這樣才可以保證消化、吸收正常地進行,脾胃活動時能夠協調配合、有張有弛。“中醫學認為,一日之中,機體陰陽有盛衰之變,白天陽旺,活動量大,故食量可稍多;而夜暮陽衰陰盛,即待寢息,以少食為宜。因此古人有“早餐好,午餐飽,晚餐少”的名訓。清代馬齊《陸地仙經》中提到:“早飯淡而早,午飯厚而飽,晚飯須要少,若能常如此,無病直到老”。按現代營養學的要求,一日三餐的食量分配比例應該是3:4:3,即如果一天吃1斤糧食的話,早晚餐各吃3兩,中午吃4兩,這樣比較合適。有人觀察,每天早餐進食2000千卡的熱量,對體重並無明顯的影響,而把這麼多熱量放在晚餐,人的體重就會明顯增加。這說明,對於體重的影響,“什麼時候吃比吃什麼還重要”。

  我們強調“按時進食”,也不能完全排斥“按需進食”,即想吃時就吃一點,不想多吃就少吃一點。像加夜班的人,在第二天早餐時往往不想吃東西,希望趕快睡上一個好覺;心情不好的人,在吃飯時間往往沒有食慾;午睡過久的人,常常在晚餐時間不想吃東西;正全神貫注、忙於工作或比賽的人,自然不想停下來吃東西。對於他們來說,等有了食慾時再吃會更好一點。對於這一點,我國著名養生學家陶弘景早就指出:“不渴強飲則胃脹,不飢強食則脾勞。”意思是,人若不渴而勉強飲水,會使胃部脹滿,若不餓時而勉強進食,則會影響脾的消化吸收,使脾胃功能受損。以上說明,“按需進食”,是適應生理,心理和環境的變化而採取的一種飲食方式。但它不是絕對地“隨心所欲”,零食不離口;也不是毫無規律地隨意進食,而是於外適應變化的環境,於內適應變化的需要,使飲食活動更符合內在規律。

  總之,“按需進食”與一日三餐、按時吃飯的飲食習慣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它們可以適合人們在不同環境中的飲食需要,目的都是讓人們的飲食活動變得更科學、對健康更有益。

  烹調有方

  這是因為合理的烹調可以使食品色、香、味俱全,不僅增加食慾,而且有益健康。如炒菜時要急火快炒,避免長時間燉煮,而且要蓋好鍋蓋,防止溶於水的維生素隨水蒸汽跑掉,也防止在加熱情況下,本已容易氧化破壞的維生素C再得到充足的氧氣供應而加速氧化破壞。在炒菜時,應加一點醋,既可調味,又可保護維生素C少受損失,這是因為維生素C是一種還原性物質,在酸性環境中比較穩定,而在中性或鹼性環境中加熱,很容易氧化成二酮古洛糖酸,失去作用,加醋可以減緩這一氧化過程。

  在多種烹調方法中,以蒸對營養素的損失最少,其次是炸,再其次是煎,炒。對營養素破壞最厲害的是煮。不論哪種方法,最好能夠做到熱力高,時間短。總之,要掌握做菜的火候恰到好處。

  在主食方面,煮飯、煮粥、煮豆,皆不要放鹼,因為鹼容易加速維生素C以及維生素B的破壞。

  中醫營養學還主張在食物的製作過程中,應注意調和陰陽、寒熱;對老人飲食還提倡溫熱、熟軟,反對粘硬、生冷。

  所謂製作中的調和陰陽,是指在助陽食物中,需加入青菜、青筍、白菜根、嫩蘆根、鮮果汁以及各種瓜類甘潤之品,這樣能中和或柔緩溫陽食物辛燥太過之偏;而在養陰食物中加入花椒、胡椒、茴香、乾薑、肉桂等辛燥的調味品,則可調和或剋制養陰品滋膩太過之偏。

  所謂製作中的調和寒熱,是指體質偏寒的人,烹調時,宜多加姜、椒、蔥、蒜等調味;體質偏熱的人,則應少用辛燥物品調味,並須注意製作清淡、寒涼的食品,如蔬菜、水果、瓜類。

  老年人因脾胃虛弱,烹調時應多加註意。《壽親養老新書》中說:“老人之食,大抵宜溫熱、熟軟,忌粘硬生冷”,粘硬之食難以消化,筋韌不熟之肉更易傷胃,胃弱年高之人,每因此而患病。故煮飯烹食,以及製作魚,肉、瓜、菜之類,均須熟爛方食。

  還應注意的是,飯菜宜淡不宜鹹,這亦是烹調中要注意的一條原則。食鹽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它對人體的作用一是調味,二是為身體提供維持正常生理代謝功能的鈉和氯。但食鹽不能多吃,許多調查表明,吃鹽過多,高血壓、冠心病、腦溢血甚至癌症發病率都明顯增高。一般來說,每人每天從食物中獲得的食鹽量最多不應超過10克。但也有特殊的時候,如盛夏季節,人們因大量出汗,使體內鹽分失去過多時,就要隨時注意補充丟失的鹽。

  四時宜忌

  《飲膳正要》中說:“春氣溫,宜食麥以涼之;夏氣熱,宜食菽以寒之;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這段話說明了,由於四時氣候的變化對人體的生理、病理有很大影響,故人們在不同的季節,應選擇不同的飲食。《周禮・天官》中亦云:“春發散宜食酸以收斂,夏解緩宜食苦以堅硬,秋收斂吃辛以發散,冬堅實吃鹹以和軟。”這種因時擇味的主張至今仍為群眾所喜用。

  春天,萬物復甦,陽氣升發,人體之陽氣亦隨之升發,此時應養陽,在飲食上要選擇一些能助陽的食品,如蔥、荽、豉等,使聚集一冬的內熱散發出來。在飲食品種上,也應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轉變為清溫平淡。冬季一般蔬菜品種較少,人體攝取的維生素往往不足,因此,在春季膳食調配上,應多采用一些時鮮蔬菜,如冬種綠色蔬菜春筍、菠菜、芹菜、太古菜等;在動物性食品中,應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中醫還主張:“當春之時,食味宜減酸益甘,以養脾氣,飲酒不可過多,米麵團餅不可多食,致傷脾胃,難以消化。”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夏季酷熱多雨,暑溼之氣易乘虛而入,人們往往會食慾降低,消化力也減弱,大多數人厭食肥肉和油膩等食物。因此,在膳食調配上,要注意食物的色、香、味,盡力引起食慾,使身體能夠得到全面足夠的營養。中醫認為,夏季陽氣盛而陰氣弱,故宜少食辛甘燥烈食品,以免過分傷陰,宜多食甘酸清潤之品,如綠豆、西瓜、烏梅等。《頤身集》指出:“夏季心旺腎衰,雖大熱不宜吃冷淘冰雪、密冰、涼粉、冷粥”,否則飲冷無度會使腹中受寒,導致腹痛、嘔吐、下利等胃腸疾患,這點對年老體弱的人尤其重要,此外,夏季食物極易腐爛變質,因此,夏季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蔬菜一定要洗淨。

  秋天,氣溫涼爽、乾燥,隨著暑氣消退,人們從暑熱的睏乏中解脫出來,食慾逐漸提高,再加上各種瓜果大量上市,應特別注意“秋瓜壞肚”。立秋之後,不論是西瓜還是香瓜、菜瓜,都不能恣意多吃了,否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因氣候乾燥,在飲食的調理上,要注意少用辛燥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等皆要注意,宜食用芝麻、糯米、梗米、蜂蜜、枇杷、甘蔗、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明代李挺認為:“蓋晨起食粥,推陳致新,利膈養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補不小”,此是主張秋季早晨要多喝點粥。

  冬天,氣候寒冷,雖宜熱食,但燥熱之物不可過食,以免使內伏的陽氣鬱而化熱。飯菜口味可適當濃重一些,有一定脂類。因綠葉蔬菜較少,故應注意攝取一定量的黃綠色蔬菜,如胡蘿蔔、油菜、菠菜及綠豆芽等,避免發生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C缺乏症。為了防禦風寒,在調味品上可以多用些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蔥、姜、蒜等。此外,燉肉、熬魚、火鍋亦可多食一點。冬季切忌粘硬、生冷食物,此類屬陰,易傷脾胃之陽。對於體虛、年老之人,冬季是飲食進補的最好時機。

  因人制宜

  此指因人們的年齡、體質、職業不同,飲食應有差異。

  第一,不同年齡的飲食要求。

  胎兒期,是指從受孕到分娩的時期,為使胎兒先天營養充足,此期加強孕婦的膳食營養極為重要。總的飲食要求是以可口清淡、富有營養為佳,不宜過食生冷、燥熱、辛辣和油膩的食物。具體地說,懷孕早期,飲食宜少而精,以新鮮蔬菜瓜果為佳,忌食腥辣刺激之品,以免加重妊娠反應。在妊娠4~7月時,孕婦宜食富有蛋白質、鈣、磷的食品。如磷存在於黃豆、雞肉、羊肉中,鈣含於蛋黃、乳類、蝦皮中,而魚肉中蛋白質含量豐富。妊娠晚期,孕婦應多吃優質蛋白,並注意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的搭配食用。

  新生兒期,是指從初生到滿月的時期。此時一定要用母乳餵養。母乳中不僅含有孩子所需要的營養物質,而且含有較多的抗體。

  嬰兒期,是指從滿月到1週歲的時期。這個時期的餵養,最好用母乳;若不能餵奶,可採用牛奶或代乳粉,並需要新增輔助食品,如菜水、蛋黃、水果泥、碎肉等。

  幼兒期,是指1~3週歲的時期,食物應以細、爛、軟為宜,既不要給孩子吃油膩食物,更不要吃刺激性食品。新增的輔食應該由流質到半流質,到固體,由少到多,由細到粗。

  兒童期,是指從3歲到12歲這段時期,在飲食上,營養價值可高一些,精一些,使之充分被消化、吸收、利用;另外,在食量上應有所節制。

  青少年生長髮育迅速,代謝旺盛,必須全面、合理地攝取營養,並要特別注意蛋白質和熱能的補充。為此,應保證足夠的飯量,並攝人適量的脂肪。

  健康的中年人常用的飲食,一般除了正常熱量的飲食外,就是在勞動量增加的情況下,分別考慮給予高熱量、高蛋白的飲食。所謂正常熱量的飲食,一般認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蛋白質1克左右,脂肪為0.5~1.0克,糖類每天約400~600克,其他各種礦物質、維生素,主要由副食品予以補充。

  老年人的飲食中必須保證鈣、鐵和鋅的含量,每人每天分別需要0.6克、12毫克和15毫克。人到老年後,體內代謝過程以分解代謝為主,所以需要及時補充這些消耗,尤其是組織蛋白的消耗,每天所需蛋白質以每公斤體重1 克計算。此外,老年人要注意米、面、雜糧的混合食用,並應在一餐中儘量混食,以提高主食中蛋白質的利用價值。

  第二,不同體質的飲食要求。

  對於陰虛之體質,應多吃些補陰的食品,如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蔬菜、水果、豆腐、魚類等清淡食物,對於蔥、姜、蒜、椒等辛味之品則應少吃。

  陽虛之體質者,應多食些溫陽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等,在夏日三伏之時,每伏可食  附子粥或羊肉附子湯一次,配合天地陽旺之時,以壯人體之陽。

  氣虛之體質者,在飲食上要注意補氣,藥膳“人蔘蓮肉湯”可常食;粳米、糯米、小米、黃米、大麥、山藥、大棗,這些都有補氣作用,亦應多食之。

  血虛之體質者,應多食桑堪、荔枝、松子、黑木耳、甲魚、羊肝、海蔘等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均有補血養血的作用。

  陽盛之體質者,平素應忌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姜、蔥、蒜等,對於牛肉、狗肉、雞肉、鹿肉等溫陽食物宜少食用。可多食水果、蔬菜、苦瓜。因酒是辛熱上行的,故應戒酒。

  血瘀之體質者,要多吃些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如桃仁、油菜、慈姑、黑大豆等;酒需長飲,醋可多食,因二者均有活血作用。

  痰溼之體質者,應多食一些具有健脾利溼、化痰祛痰的食物,如白蘿蔔、紫菜、海蜇、洋蔥、扁豆、白果、赤小豆等,對於肥甘厚味之品,則不應多食。

  氣鬱之體質者,可少量飲酒,以活動血脈,提高情緒,平素應多食一些能行氣的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蕎麥、茴香菜、香櫞、火腿等。

  第三,不同職業的飲食要求。

  體力勞動者,首先要保證足夠熱量的供給,因為熱量是體力勞動者能進行正常工作的保證。為此,必須注意膳食的合理烹調和搭配,增加飯菜花樣,提高食慾,增加飯量,以滿足工人們對熱量及各種營養素的需求。此外,還要多吃一些營養豐富的副食以及蔬菜和水果。

  腦力勞動者,腦消耗的能量佔全身總消耗量的20%,因此,腦需要大量的營養。經研究證實,核桃、芝麻、金針菜、蜂蜜、花生、豆製品、松子、栗子等均有健腦補腦的良好功效,可多食之。此外,蔬菜水果是鈣、磷、鐵和胡蘿蔔素、核黃素、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因此,腦力勞動者亦應多食之。由於一般腦力勞動者活動量較小,對脂肪和糖的消耗量不大,所以不宜多食含糖和脂肪過多的食品,否則會造成體脂過多,身體肥胖。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