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住院醫師 劉俊

  腸易激綜合徵是一組常見的慢性腸功能紊亂性疾病,其臨床表現為腹痛、腹脹、排便習慣和性狀的改變。其實診斷腸易激綜合徵只需要三個步驟。
  第一步:
  1、腹痛:

  IBS 的最典型症狀,範圍為胸部以下,臀部以上。多發於臍周、下腹部,多為陣痛,也可表現為痙攣性或絞痛。而便後腹痛往往可以明顯緩解。腹痛的發生與排便習慣有關;

  2、腹脹:

  3、排便習慣改變 。

  (1)IBS-C:IBS 伴有便祕。

  (2)IBS-D:IBS 伴有腹瀉。

  (3)IBS-M: 混合型 IBS。
  便祕型、腹瀉型、混合型這三個腸易激綜合徵的亞型將不再被認為是不同的疾病。相反,這些症狀將以病理生理特徵為聯絡存在於一個症狀表現譜內

  第二步:

  完善輔助檢查

  1、 血常規:血細胞計數及分類,排除貧血及其他感染性疾病、惡性疾病。

  2、大便常規及培養:觀察有無腸道細菌感染、寄生蟲、及便血癥狀。

  3、乙狀結腸及結腸鏡檢 : 一般當體重減輕及便血時做內鏡檢查。

  4、心理學測試:通過問卷檢測患者的焦慮、抑鬱情況或其它心理疾病,評估心理健康狀況;‘’

  第三步:

  明確診斷:

  1、病程 6 個月以上,近 3 個月以來,持續或反覆腹痛,每週至少有一天出現腹痛。

  (1)症狀發生與排便有關。

  (2)症狀發生伴排便習慣的改變。

  (3)症狀發生伴糞便性狀改變。
  2、缺乏可解釋症狀的形態學改變和生化異常。

  3、以下症狀不是診斷所必備,但屬常見症狀,這些症狀越多越支援 IBS 的診斷。
  (1)排便頻率的異常(每天排便 >3 次或每週 < 3 次)。

  (2)糞便性狀的異常(塊狀/硬便或稀水樣便)。

  (3)糞便排出過程異常(費力、急迫感、排便不盡感)。

  (4)胃腸脹氣或腹部膨脹感。

  (5)黏液便。
  總體來說,診斷 IBS 的臨床症狀缺乏特異性,且與 IBS 相關的病理生理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目前尚不能以單一的病理生理機制來解釋其複雜症狀,故至今尚無一種藥物或單一療法對 IBS 完全有效。
  在治療及預防時應依據患者症狀的嚴重程度、發作頻率及症狀型別,遵循個體化的原則,採取綜合性的治療及預防措施,包括精神心理干預、飲食療法和藥物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