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康復治療師 康健

  中樞性面癱:

  面神經核上行通路任何部位受損都可以引起中樞性面癱,最常見的受損處是內囊。可能的病因是:頸內動脈系統閉塞,尤以大腦中動脈主幹及分支閉塞更為多見,也可因血管瘤或高血壓性血管病變所致顱內出血以及顱內腫瘤所致。

  中樞性面神經麻痺,於顏面上部的肌肉並不出現癱瘓,因之閉眼、揚眉、皺眉均正常。面額紋與對側深度相等,眉毛高度與瞼裂大小均與對側無異。中樞性面神經麻痺時,面下部肌肉出現癱瘓,即頰肌、口開大肌、口輪匝肌等麻痺,故患者於靜止位時該側鼻脣溝變淺,口角下垂,示齒動作時口角歪向健側。

  中構性面神經麻痺時,顏面不對稱並不明顯,移行於面肌痙攣者極為罕見。中樞性面癱往往伴有偏癱之其他體徵,如腱反射異常、Babinski氏徵等。

  周圍性面癱:

  是指特發性面神經麻痺,又稱貝耳麻痺,是指原因不明、急性發病的單側周圍性面神經麻痺。系常見病。

  臨床表現:任何年齡均可發病,男性略多。通常急性起病,於數小時或1~2天內達高峰。病初可有下頜角或耳後疼痛。主要症狀為一側面部表情肌癱瘓。額紋消失,不能皺眉,眼裂閉合不全,試閉眼時,癱瘓側眼球向上外方轉動,露出白色鞏膜,稱貝耳現象。病側鼻脣溝變淺、口角下垂,露齒時歪向健側,因口輪匝肌癱瘓而鼓氣或吹口哨時漏氣,因頰肌癱瘓而食物易滯留於病側齒頰之間。病變在鼓索參與面神經處以上時,可有同側味覺喪失。

  診斷和鑑別診斷:根據急性起病的周圍性面癱即可診斷。但需與以下疾病鑑別:

  1、格林-巴利綜合徵可有周圍性面癱,但多雙側性,有對稱性肢體癱瘓及腦脊液蛋白-分離現象。

  2、各種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等併發的耳源性面神經麻痺,多有原發病的特殊症狀及病史。

  3、顱後窩的腫瘤或腦膜炎引起的周圍性面癱,大多起病較慢,且有其他顱神經受損或原發病的表現。

  引起周圍性面癱的病因很多,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感染性病變耳部帶狀皰疹、腦膜炎、腮腺炎、猩紅熱、瘧疾、多發性顱神經炎、區域性感染。

  (2)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顳骨化膿性炎症。

  (3)腫瘤基底動脈瘤、顱底腫瘤、聽神經瘤、頸靜脈球腫瘤。

  (4)外傷顱底骨折、面部外傷。

  (5)中毒如酒精中毒。

  (6)代謝障礙如糖尿病、維生素缺乏。

  (7)血管機能不全

  (8)先天性面神經核發育不全

  中樞性面癱於顏面上部的肌肉並不出現癱瘓,因之,閉眼、揚眉、皺眉均正常。額紋與對側深度相等,眉毛高度與瞼裂大小均與對側無異。常根據此點與周圍性面癱相鑑別。

  中樞性與周圍性面癱之鑑別,癱瘓明顯者一目瞭然,極輕者鑑別因難。可以依靠以下幾方面來鑑別:一靠表情運動,中樞性者哭笑時不表現癱瘓,周圍性者則癱瘓更加明顯;二靠掌頦反射,中樞性癱瘓有或亢進,周圍性癱瘓無或減弱,但此法不太可靠;三靠將其他體徵聯絡起來判定,此法最為可靠。

  例如,當患者之面癱不易判定其為中樞性或周圍性時,如患者合併一側上下肢輕癱,癱瘓之上下肢是在面神經癱瘓之對側,則其面癱必為周圍性;如癱瘓之上下肢是在面神經癱瘓之同側,其面癱必為中樞性,和眼肌癱瘓聯絡起來也與此相類似。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