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外科 副主任醫師 龐昕焱

  目的 總結采用改良象鼻主動脈弓置換術治療累及主動脈弓的Stanford A 型主動脈夾層的臨床經驗。
  方法 2005 年7月~2011年4 月,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外科行改良象鼻主動脈弓置換術治療累及主動脈弓的Stanford A 型主動脈夾層患者39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齡32~66 歲,平均(43±12)歲。急性夾層29例,慢性夾層10例,8例合併重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合併心包積液12例,胸腔積液6例,高血壓病史22例。術前常規行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CT檢查,明確主動脈瓣病變的性質及程度,主動脈夾層的內膜破口位置、範圍。39例患者均診斷為Stanford A 型主動脈夾層,升主動脈、主動脈弓部均有內膜破口。6例行急症手術,其餘急性分離者,限期儘快手術,慢性夾層分離者近期手術。其中38例一次手術者均採用靜吸複合麻醉,全身深低溫(早期降溫至肛溫18oC,2009年後降溫至鼻咽溫18oC~20oC),右腋動脈插管下半身停迴圈加低流量選擇性右側腦灌注。術中行右腋動脈插管,單泵雙管,在術中通過四分支人工血管的灌注分支和右腋動脈插管,對上下半身分別灌注。主動脈弓三大分支的吻合順序,早期,先吻合左鎖骨下動脈,後改為先吻合左頸總動脈。同期行Bentall手術6例(同期冠狀動脈搭橋1例),主動脈瓣成形術2例。二次手術1例,為升主動脈置換術後8年再次行改良象鼻主動脈弓置換術+Bentall手術者;術中採用腋動脈插管,雙側股靜脈插管,為防止動脈瘤破裂大出血,先行降溫至肛溫18oC,停迴圈後劈胸骨,再開始體外迴圈,重複一次手術者上述步驟完成手術。

  結果 體外迴圈時間135~268min,平均(179.8±47.6)min,主動脈阻斷時間67~157min,平均 (103.5±24.2)min,深低溫停迴圈時間24~128min,平均(48.2±21.9)min。圍術期輸血量(紅細胞、血漿)800~6400ml,平均(1685±1309)ml。術後出現腦併發症5例(其中2例治癒出院,2例死亡,另外1例自動出院),腎功能衰竭4例(血液透析2例,腹膜透析2例,存活2例,死亡2例),呼吸功能衰竭2例無死亡。隨訪1~4年,存活34例,均恢復正常生活。近兩年術後腦損害發生率明顯下降,而腎功能衰竭病例無明顯下降。
  結論 深低溫停迴圈(DHCA )、選擇性腦灌注(SCP)、改良象鼻主動脈弓置換術治療Stanford A 型主動脈夾層效果可靠,診斷明確後應儘快手術。近來腦併發症明顯下降,術後腎功能衰竭是應注意防治的主要併發症;對於有心包積液等急症指證患者,肝功能損害不是絕對手術禁忌。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