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肛腸科 住院醫師 賀應林

  急性直腸炎長期不愈,則變為慢性直腸炎。直腸粘膜及其下層肥厚者,為慢性肥大性直腸炎;如直腸內的腸腺及其間質萎縮改變者,稱為慢性萎縮性直腸炎。

  一、病因病理

  慢性直腸炎常由急性直腸炎長期不愈所致。慢性肥大性直腸炎的直腸粘膜及其下層肥厚,或有顆粒突起,表面腫脹,滲出物多,成粘液性或膿性,有時形成潰瘍。慢性萎縮性直腸炎的直腸內,其腸腺及其間質有萎縮改變,粘膜變薄、變幹,粗糙無彈性,易裂口,常有小塊組織壞死,杯狀細胞減少,粘膜下層有纖維組織增生。

  二、症狀

  本病主要症狀是經常腹瀉,甚則完谷不化,或腹瀉與便祕交替,糞便含有粘液或血絲,有時感覺下腹或骶尾部痛墜脹和肛門瘙癢,食慾不好,腹內脹氣,身體消瘦,體重減輕,甚則畏寒肢冷,呈慢性病容。

  三、診斷

  病人多有急性結腸炎病史。指檢時,可摸到直腸粘膜彈性減弱,有顆粒狀突起,或有瘢痕狹窄。直腸鏡檢查,可見直腸粘膜水腫、肥厚,表面不光滑、糜爛、潰瘍,有粘液膿血樣物或呈腐敗性分泌物,或直腸粘膜萎縮、粗糙等。

  四、治療

  (一)內治法:中藥治療,可參照第一節中辨證施治處方。根據病情需要,還可選用複方新諾明、柳氮磺胺吡啶等。

  (二)外治法:直腸粘膜水腫者,可用生理鹽水、0.5~1%鞣酸、1∶8,000高錳酸鉀溶液灌洗直腸。粘膜糜爛者,可塗以1%醋酸可的鬆溶液或10%硝酸銀溶液。括約肌、肛提肌痙攣者,可將溫橄欖油注入直腸內。直腸粘膜萎縮變幹者,可每晚於直腸內注入0.5%薄荷油適量。臨床上,用蜂蜜、芝麻油各50~100毫升和黃連黴液50~100毫升,隔一天交替保留灌腸,每天2次,有很好的療效。

  (三)全身療法:病人適當休息,進清淡、少渣、營養豐富、無刺激性的食物,並做到心情愉快,勞逸結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