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婦產科 主治醫師 李元巨集

  我們在醫院做婦科檢查時,常聽到醫生說:「你患了宮頸糜爛」。

  子宮頸糜爛是最常見的一種慢性宮頸炎。表現為宮頸外口處的宮頸陰道部分外觀呈細顆粒狀的紅色區。

  宮頸糜爛其實並不是真正的糜爛,由於患慢性宮頸炎症後,子宮頸深部組織存在的炎症不易消除。

  宮頸表面的鱗狀上皮因發生營養障礙而脫落,剝脫面逐漸被由頸管增生而來的柱狀上皮所覆蓋。說白了,就是子宮頸陰道部的鱗狀上皮被子宮頸柱狀上皮所代替。

  柱狀上皮較薄,因此皮下血管容易顯露,因此該處宮頸表面總是呈紅色,紅色區域就是宮頸靡爛區。

  慢性宮頸炎在已婚的婦女尤為多見。與流產、性生活或分娩時損傷宮頸有關。

  而絕大部分患者並沒有明顯的發病過程,且患病後一些患者也沒有不適症狀,或僅表現為白帶增多,在婦科檢查時才發現患有慢性宮頸炎。

  白帶增多是其主要症狀,通常呈粘稠或膿性粘液,有時帶血或性交出血,其次是外陰瘙癢、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每於性交、經期和排便時加重。

  根據糜爛面大小,可分為三度:

  1、輕度糜爛面未超過宮頸半徑的1/3;

  2、中度指糜爛面已達宮頸半徑的1/3-2/3;

  3、重度糜爛面超過宮頸半徑的2/3。

  目前,「宮頸糜爛」這一名詞已廢除,因為它不是真性糜爛。但是,由於宮頸的柱狀上皮抵抗力低,病原體易侵入而發生炎症。

  在某些生理情況,如青春期、妊娠期或者口服避孕藥的婦女,由於雌激素水平增高,宮頸管柱狀上皮增生並外移,出現生理性宮頸糜爛。當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狀上皮又可退回宮頸管。

  但在臨床中,還常常有患者拿「宮頸糜爛」說事,那麼除了普及「宮頸糜爛」不是病的概念,遇到這些常見問題,我們該如何回答呢?

  1、「宮頸糜爛」會引起不孕嗎?

  (1)一般來講,輕度慢性宮頸炎不會導致不孕;

  (2)中度、重度慢性宮頸炎,宮頸分泌物會明顯增多,質地粘稠,並含有大量白細胞,這對精子的活動度會產生不利影響,同時可妨礙精子進入宮腔,從而影響受孕。所以,病人應進行積極治療。

  2、什麼樣的「宮頸糜爛」必須治療?

  中、重度「宮頸糜爛」,特別是顆粒型或乳突型「宮頸糜爛」應積極進行治療。因為這時,可能就不單單是慢性宮頸炎這麼簡單。

  對於有性交出血,或檢查時有觸血的宮頸糜爛患者也應進行治療。

  治療前,都應做常規宮頸刮片防癌檢查。重度宮頸炎症也是人工流產術的禁忌症,必須在好轉後,才能行人工流產術。

  3、治療「宮頸糜爛」過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項?

  不論是上藥、物理療法還是手術治療,治療後都應保持外陰清潔,在創面未完全癒合前應禁止性生活、盆浴、游泳和陰道沖洗。治療後定期複查。

  治療期間,如果發現分泌物有臭味,應及時就醫,上藥治療者取出陰道內的棉球,以防感染。物理治療後,如有少量出血,屬正常現象。

  若出血增多,超過月經量或出血時間過長,則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查詢原因,儘快止血。電熨治療後患者注意觀察第一次月經,有無行經不暢或痛經,防止出現宮頸粘連。

  4、「宮頸糜爛」能否癌變?

  回答是肯定的。在長期慢性炎症的刺激下,頸管增生而來的柱狀上皮較鱗狀上皮更易發生非典型增生,如不及時治療,其中一部分最終會發展為癌,不過這種發展轉變過程比較緩慢。

  5、常用的治療「宮頸糜爛」的方法有哪些?

  對於慢性宮頸炎症,採用區域性治療,而且方法眾多,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

  (1)藥物治療:適用於炎症浸潤較淺的患者。可選用抗生素區域性上藥,如滅滴靈、磺胺類藥、呋喃西林等。

  治療期間陰道黃色分泌物較多,但不應有異味。治療多從月經乾淨後開始,連續上藥一月,月經期停用。

  (2)物理治療:冷凍療法、鐳射治療。

  (3)手術治療:如果上述治療無效,或有宮頸肥大,或糜爛面深而廣,且累及宮頸管者,可考慮行宮頸錐切術或全子宮切除術。但手術治療目前已很少採用。

  6、性生活對「宮頸糜爛」有影響嗎?

  性生活時陰莖與宮頸有著直接的接觸,會加重宮頸炎症,有可能使糜爛面擴大。嚴重時還會出現性交時出血。

  因此,無論婦女是否患慢性宮頸炎症,都要注意性交衛生。

  性生活前後男女雙方都要清洗外陰,男方要注意清除包皮垢,因為目前認為,包皮垢中的膽固醇在細菌的作用下,可以轉變為致癌物質。患宮頸糜爛後還要積極治療。

  7、帶環對「宮頸糜爛」有影響嗎?

  經過長期隨訪觀察,尚未發現帶尾絲的宮內環可引起或加重炎症。不過,如果患者患有中度或重度慢性宮頸炎,還應先進行治療,再行上環術。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