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結直腸肛門外科 副主任醫師 劉君德

  便祕不是一個病,而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症侯群,表現為排便困難、排便不規則、次數少、便量少、糞便硬、區域性不適或疼痛,或合併一些特殊症狀,如長時間用力排便、直腸脹感、排便不盡感,甚至需用手法排便。隨著飲食結構的改變及精神心理和社會因素的影響,便祕的發病率顯著上升,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一、發病原因:
  正常排便需要含有一定量膳食纖維的胃腸內容物以正常速度通過消化道各段,及時抵達直腸,並能刺激直腸肛管,誘發排便反射。排便時盆底肌群協調活動,完成排便。上述排便過程的任何一個環節障礙,均可引起便祕。常見原因如下:
  1、一般原因:
  (1)不合理的飲食習慣,膳食纖維攝入不足是常見原因;
  (2)不良排便習慣,如久蹲不起等,最好大便不要超過3分鐘。
  (3)長期抑制便意;
  (4)不合理使用瀉藥;
  (5)環境或排便體位改變;
  (6)妊娠;
  (7)老年、營養障礙。
  2、結直腸和盆底器質性病變及功能性障礙:
  (1)結腸機械性梗阻:良、惡性腫瘤;
  (2)直腸或肛管出口梗阻:肛裂、肛管或直腸狹窄、內括約肌失弛緩、直腸前凸、直腸內脫垂、盆底痙攣綜合症、恥骨直腸肌肥厚等;
  (3)結直腸神經病變及肌肉異常:假性腸梗阻、先天性巨結腸、特發性巨結腸、巨直腸、慢傳輸性結腸運動緩慢、腸易激綜合症等。

  3、結直腸外神經異常:
  (1)中樞性:各種腦部疾病、腫物壓迫、脊髓病變、多發性硬化等;
  (2)神經支配異常。
  4、精神或心理障礙:
  (1)精神疾病;
  (2)抑鬱症;
  (3)神經性厭食。
  5、醫源性:
  (1)藥物:如可卡因、嗎啡、抗抑鬱藥、抗膽鹼能製劑、鐵劑、鈣離子通道拮抗劑等;
  (2)長期制動。
  6、內分泌異常及代謝性疾病:
  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旁腺功能亢進、低鉀血癥、糖尿病、垂體功能低下鉛中毒等。
  7、結締組織性疾病:如硬皮病等。
  二、便祕的臨床表現及自我診斷:
  1、根據羅馬Ⅲ診斷標準,可將便祕臨床表現歸納為:
  (1)排便困難、費力;
  (2)排出糞便乾燥;
  (3)便不盡感;
  (4)肛門直腸阻塞感;
  (5)手法輔助排便;
  (6)排便次數<3次/周;無便意。
  2、據上述臨床表現,便祕的嚴重程度分為3度:
  輕度:症狀較輕,不影響生活,經一般處理能好轉,無需用藥或少用藥。
  重度:便祕症狀持續。患者異常痛苦,嚴重影響生活,不能停藥或治療無效。
  中度:介於兩者之間。
  三、 治療原則:
  根據便祕程度和病因及型別,採用個體化的綜合治療(包括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恢復正常排便。其中非手術治療方法主要是改善生活方式,加強排便生理教育,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增加運動,調整心理狀態,保持良好的心態,有助於建立正常的排便反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