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新生兒科 主任醫師 李清平

  隨著新生兒醫學的迅速發展,早產兒及低出生體重兒的成活率不斷提高,其中營養條件的改善起了重要作用。80年代以來,為了滿足早產嬰兒的營養需求,發達國家的新生兒監護中心內廣泛應用了靜脈營養。經過10-20年的臨床實踐及實驗室研究,目前認為在早產兒早期營養方式上,應改變單一靜脈營養的依賴性,加強非營養性吸吮與早期微量餵養以改善早產兒的營養和預後。

 

  一、早產兒的營養目標

  營養目標是早產兒營養中最基本的問題.尚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被普遍接受.目前認為理想的營養目標包括:

  (1)達到近期生長髮育標準(參考胎兒機體構成.接近宮內生長曲線);

  (2)預防與餵養有關的疾病(餵養不耐受、NEC、病毒感染等);

  (3)達到最好的遠期效果(促進神經精神發育.減少過敏和特異性疾病的發生率和影響成人的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高膽固醇血癥等)。

  二、早產兒餵養的臨床管理

  (一)奶類選擇:

  1、早產兒母乳:

  新鮮的早產兒母乳於生後1個月內與足月兒母乳不同:

  (1)生後10天內30-34周早產兒的母乳蛋白:生後第1天總蛋白為47.9mg/ml,第10天為21.9mg/ml,生後兩天內只有乳清蛋白,至第3天才監測出酪蛋白,其比例為86∶14,至生後10天清∶酪為70∶30(足月兒初乳蛋白總量為27mg/ml,其中乳球蛋白15mg/ml,酪蛋白12mg/ml),至1個月末早產兒母乳中蛋白含量降至13.1-18.1mg/ml。

  (2)每100ml母乳中Na含量為2.66±0.3mmol/L,至1個月末降至0.76±0.09mmol/L。

  (3)脂肪和乳糖含量較少,熱量略低。每100ml母乳中為(215±10)kJ。

  (4)鈣含量低,特別不能滿足<1500g早產兒的生長需要。因此,早產兒母乳中蛋白、鈉、鈣的量在1個月後已明顯不足。Boston兒童醫院常規推薦胎齡小於32Weeks/出生體重小於1500g的新生兒採用早產兒母乳餵養。

  2、早產兒配方乳:

  各種早產兒配方乳的共同特點是,以每100ml配方乳為例:

  (1)蛋白1.92-2.2g,乳清蛋白與酪蛋白比例為60∶40或70∶30,供應足量的胱胺酸。

  (2)脂肪3.41-4.0g,其中中鏈脂肪酸佔40%,易於消化吸收。418.4kJ中含亞油酸高於需要量(300mg),利於促進嬰兒腦細胞的生長髮育。

  (3)碳水化合物中60%為多聚葡萄糖,供給所需要熱量,不增加血滲透壓,使奶呈等張290mOsm/(kg、H2O)。

  (4)增加鈉含量,補充早產兒腎排鈉量增加的需要。

  (5)鈣含量為正常母乳含量的3倍,使Ca∶P接近2∶1。

  (6)維生素E>1IU,保護細胞膜,防止脂質過氧化作用。早產兒配方乳能補充母乳中各種營養成分的不足,但缺乏母乳中的許多生長因子、酶、IgA和巨噬細胞等。Boston兒童醫院常規推薦胎齡大於32Weeks/出生體重大於1500g的新生兒採用早產兒配方乳餵養。

  (二)餵養方法:

  1、一般主張早餵養,使其生理體重下降時間縮短、程度減輕,低血糖發生率減少,血膽紅素濃度相對減少。出生體重>1500g,無明顯肺部疾患的嬰兒可於出生後12-24小時內開始餵養。有圍產窒息,母孕期妊娠高血壓綜合徵或極低出生體重兒應延遲餵養至少72小時。

  2、哺餵方法

  (1)間歇性胃管法。

  (2)持續性胃管法。

  (3)過幽門餵養(經鼻十二指腸或鼻空腸)。

  3、每次劑量依體重不同而異:體重≤1000g,1-2ml/kg;1001-1500g,2-3ml/kg;1501-2000g,3-4ml/kg;>2000g,10ml/kg。

  4、餵奶間隔時間:可根據體重安排,一般體重1000克以下者,每小時喂一次;1001-1500克者,每1.5小時喂一次;1501-2000克,每2小時喂一次;2001-2500克,每3小時一次。

  5、每日增加奶量≤20ml/kg,增加奶時必須評價其耐受性。

  6、餵養後最好右側臥位和拍背,促進胃排空。

  7、詳細記錄液體出入量,每日至少測量體重一次,記錄餵養型別和耐受情況。

  (三)餵養的耐受性:

  每一個早產兒營養需要量不同,餵養方案也要因人而異。在增加奶量時.需觀察餵養耐受情況,若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可考慮餵養不耐受:

  1、觀察胃殘留量:用胃管餵養的嬰兒每次餵養前先抽取胃中殘餘奶量,正常為0-2ml/kg。殘留量超過上次餵養量的1/3或持續餵養時超過1h的量時應減量或停喂一次。

  2、觀察腹脹:間斷測量腹圍的方法,固定測量部位和時間。腹圍增加1.5cm伴有腸型時應減量或停喂一次。

  3、嘔吐、腹脹、胃殘留量增加,胃殘留物被膽汁汙染,血便或大便潛血,提示感染或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應停止經口餵養。

  4、呼吸暫停和心動過緩的發生明顯增加及便稀薄.還原物質超過2%(乳糖吸收不良)也提示餵養不耐受。

  胃殘留量超過正常和腹脹,是餵養不耐受的重要指標。為了增強腸道運動,可行一天數次的甘油液體灌腸;無效時,在排除NEC和感染情況下,可選擇灌腸造影作診斷性治療。如果灌腸造影仍無效,可選擇紅黴素持續點滴。紅黴素用量10-20mg/kg/d,數日後改為3mg/kg/d,為通常量的1/10。

  三、早產兒早期微量餵養的意義

  1、早期微量餵養使新生兒腸腔直接接受營養,對胃腸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是必需的。

  2、早期微量餵養不會增加吸入性肺炎、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發生率。

  3、早期微量餵養有助於提高新生兒餵養耐受性,促進腸蠕動和膽紅素在糞便中排洩,減少黃疸光療機會,並減少生理性體重的下降。

  四、非營養性吸吮與新生兒生長髮育

  1、非營養性吸吮能促進胃腸道的生長髮育及胃腸功能的成熟。

  2、非營養性吸吮能改善新生兒胃腸激素的分泌。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