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腎內科 副主任醫師 陳楓

  一、 術前處理規範

  1、術前準備:

  ①思想準備,包括與患者本人和患者家屬的談話,讓患者充分認識和理解手術的目的和風險。

  ②病人準備,在擬手術前的1~3天,進行適當的藥物和透析治療,讓病人一般情況顯著改善,能順利承受手術。術前1日給患者按外科腹部手術的要求做準備,尤其要囑患者排便或為其通便。手術當日令患者排空膀胱。通便和排空膀胱都是為了保證導管置入順利。手術當日可以預防性應用抗生素。根據患者的需要選用合適的導管。

  ③切口和出口的定位:最好使出口避開瘢痕、繫腰帶部位和面板皺褶,確定好的位置在患者坐位時進行標記。切口一般定位在經旁正中或側腹,這中定位可使深層滌綸套位於腹直肌內或腹直肌下。因肌肉組織血管豐富,有利於纖維組織長入滌綸套內。旁正中位置還可提供更好的結構支援,並且周圍形成強有力的纖維包裹,減少腹膜透析滲液的危險。

  以恥骨聯合上緣作為切口的體表定位標誌,根據患者的身高和距恥骨聯合的距離適當上下調整腹膜入口的位置。如用Tenckhoff直管,內滌綸套至末端為15cm,建議定位在腹正中線旁開2.0cm恥骨聯合上緣10.0cm左右為插管位置。而捲曲管內滌綸套至管最低點為16.0-18.0cm,可定位在恥骨聯合上緣12cm左右為插管位置。隧道出口一般水平或稍微向下,外滌綸套距出口1.5-2.0cm.

  ④手術同意書,在與患者及其家屬充分溝通的基礎上簽寫手術同意書,手術同意書不得照搬模版,必須在模版基礎上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修改,作到切合患者實際,同意書應讓簽字人全文閱讀或醫生全文讀給簽字人聽,真正做到簽字人知曉手術的意義和風險。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腎內科陳楓

  2、手術通知單: 需有二線老師簽字,方可送到手術室,否則視為無效通知。

  3、手術者資質: 需科室宣佈的有相應手術資質人員參與,方可施行相關手術。否則視為違反醫療操作常規。

  二、術中處理規範

  1、患者體位:患者取平臥位。

  2、患者麻醉:用2 %利多卡因區域性麻醉

  3、手術過程: 在局麻下切開面板,鈍性分離皮下組織,縱行剪開腹直肌前鞘,鈍性分開腹直肌。在腹直肌後鞘和(或)腹膜上作一小切口,以僅能通過腹膜透析管為度,否則容易滲液。用止血鉗鉗起腹直肌後鞘和(或)腹膜,在辨明無誤鉗腸管或大網膜後,沿切口周圍作一圈荷包線,確認未縫住大網膜或腸管,否則可能會出現腹膜透析管移位及粘連。腹水較多時,先放出一些,以減少張力。導管置入前,應將滌綸套充分地用無菌鹽水浸泡,擠壓出其內的氣體,以易於組織與滌綸套粘連,減少滲漏及感染髮生的機率,並以少量肝素溶液沖洗管腔。

  將金屬導絲插入腹膜透析管內(放置導絲時,注意遠端留出約2.0cm,以免金屬導絲末端損傷腹腔臟器)以協助透析管從手術口向膀胱直腸窩(女性為子宮直腸窩)徐徐放入。輕提腹膜,將腹膜透析管沿腹壁輕柔向下插入,患者有尿意或有阻力時,向後退2.0-3.0cm,再向斜下插入,有落空感即可。在放入導管時,要問患者的自我感覺,如患者覺會陰部有墜脹感或便意,則表示放入的透析管位置是合適的。如患者覺會陰部疼痛明顯,表示導管插入過深,可緩慢推出0.5-1.0cm,以會陰部無明顯不適為宜。

  如果放入透析管遇到阻力,可能是網膜纏繞或透析管觸到腸襻,此時應退出,改換不同角度再插。導管到位後固定住內滌綸套,向後輕輕退出導絲,經導管注入生理鹽水50-100ml。注水後若未出水,不宜回抽,否則可能吸入大網膜,未出水時可再注水100-200ml左右若仍然出水不暢,可拔出腹膜透析管,重新置入。如果導管位置恰當,則患者僅感有便意無痛苦,且鹽水引流順暢,可成線狀。很多患者在插管時沒有任何感覺,也沒有落空感,但只要插管方向正確,沒有阻力,引流鹽水通暢,也說明透析管放置的位置合適。

  接下來可向上輕提腹膜,在內滌綸套下收緊荷包,注意不要扎住大網膜。打第一個結時,輕拉腹膜透析管以檢查是否紮緊再次試水,檢查是否滲水、出水是否通暢。若腹膜撕裂,可行修補。試水不通暢,注意荷包結紮是否太緊。將內滌綸套埋入腹直肌內,先縫合前鞘上端1-2針,針距約5mm,可減少切口疝的發生。然後再由下向上縫合,使管按其自然方向上行,可減少腹膜透析管移位的發生率;而且即使出現腹膜透析管移位,也可以教容易復位。

  然後在隧道針牽引下,於切口左側順著透析管的自然走向,在腹壁脂肪層構建皮下隧道(通常用隧道針完成),引出腹膜透析管,外接鈦頭及短管。檢查導管無扭曲和移位後,縫合皮下脂肪和面板切口,然後用紗布蓋好切口和出口。安裝好鈦接頭和短管。

  三、 術後處理規範

  1、注意事項:術後當日進食半流質飲食,臥床休息,監測心電、血壓。

  2、出血:如大量進行性出血多系損傷內臟所致,應及時停止透析並作適當處理;及時通知住院總及手術醫生,必要時到手術室處理;如手術切口小量滲血,可給予加壓包紮應,嚴密觀察,仍可繼續透析。

  3、透析液滲漏:可以在術中從透析管周圍漏出,也可能在術後自切口漏出;常見於腹膜荷包縫合不嚴密,透析管放置過淺或外移,如發現從切口漏液,應立即縫合,包紮;如漏液嚴重,則應重新手術置管。

  4、引流不暢:多由於粘連或腸管、大網膜阻塞透析管孔所致,應用肝素鹽水反覆沖洗;如仍舊無效,則應停止透析。行腹部平片,檢視是否透析管漂管移位,必要時考慮重新置管。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