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管結石以發病率高、排石不通、溶石困難等為特點,國內外均沒有特效療法,從而使眾多的肝內膽管結石患者因缺乏有效治療而引起膽汁淤積、肝硬化甚至肝癌。
外科治療膽囊結石病的方法包括:
一、傳統開放法膽囊切除術:
這種術式於1882年由德國醫生Lovengen-buch首先執行,已有百多年曆史了,如今,在手術方式、技巧上不斷改進規範已形成非常經典的膽囊切除手術,該手術膽道損傷機率甚微,目前仍採用適合條件下的膽道外科手術治療。但在綜合性大醫院的肝膽外科僅作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補充。缺點是切口大(10cm±),組織創傷大,術後臥床、禁食時間長、恢復慢,給病人帶來的痛苦較大。
二、小切口膽囊切除術:
是在傳統膽囊切除術基礎上,加以改進而成,主要採用小切口(4cm±),改制的手術器械和手術野照明,適合各種急、慢性結石性膽囊炎的手術治療。加用膽道鏡可用於繼發性膽總管結石(結石來自於膽囊)的膽道探查。缺點是儘管創傷較小,但手術也暴露差,不能全面瞭解腹腔內的情況,特別是肥胖病人,因暴露不好,牽拉較厲害,醫生手術操作起來費力。
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1991年傳入我國,引起外科學界的高度重視,國內發展很快,我國接受這種手術的患者已達近40餘萬例。當前在有條件的醫院中約80%――99%的膽囊切除術是腹腔鏡下施行,已經取代開放法膽囊切除術。特點是創口小(微創)、安全、痛苦小、病人術後恢復快,手術野暴露清楚,手術時間短,術中可以全面瞭解腹腔內情況,很多患者上午接受手術,晚上就下床活動,第二天進食,術後第四天出院。但對裝置要求高。7年來我們採用腹腔鏡作業系統,已為近五千名患者實施膽囊切除術,廣大患者反應良好,應用腹腔鏡切除膽囊結石(LC)已被公認為治療膽囊結石的“金標準”。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