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鍼灸科 主任醫師 付勇

  中風(stroke),又稱腦血管意外、腦卒中等,是一組由各種病因所致的腦部血管性疾病的總稱,分為出血性(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和缺血(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血栓和腦栓塞)兩大類。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是各種原因引起的發作性短暫的腦血流減低,出現一過性(24h內)消失的腦缺血區域性症狀,稱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稱一過性腦缺血發作。本病中醫稱中風先兆,認為肝腎陰虛,肝陽上亢,痰溼瘀血,上阻腦絡,腦絡痺阻後攣縮,導致腦府失於氣血的奉養,出現肢體運動或感覺障礙等一系列症狀。

  腦卒中,又稱中風,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兩大類。

  中醫認為中風是由於氣血逆亂,導致腦脈痺阻或血溢於腦,以半身不遂、肢麻、舌蹇,甚至突然昏僕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證,主要與年老體衰、房事不節、脾虛痰盛及情志不暢有關。發病機理為竅閉神匿,神不導氣。具體又可分為腦脈痺阻和血溢於腦兩方面。

  診斷標準

  1、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應用美國TIA研究小組制訂標準

  (1)TIA乃起因於血管的短暫性的局灶性腦功能異常;

  (2)發病急劇,通常在2min以內,最長在5min以內出現全部症候;

  (3)發作持續時間,通常為2~30min,也偶有持續24  h者;

  (4)停止急速,通常在2~3 min之內全部症狀消失;

  (5)發作頻度不一;

  (6)根據發作時症候可分成頸內動脈系TIA及椎動脈系TIA兩類,但應強調TIA的診斷應歸結於發作的既往情況,與是否有顱內外血管病變無關。

  附:頸內動脈系統的TIA症狀

  (1)症狀出現在身體半側(運動和感覺障礙、一眼視力消失、失語等);

  (2)發作次數少,每次發作症狀相同;

  (3)易引起腦梗死。

  附:椎動脈和腦底動脈系統的TIA症狀

  失語(自輕度至重度不等,也可伴讀書及寫字障礙);

  (1)身體半側或兩側出現症狀;

  (2)腦神經症狀(複視、頭暈、嚥下障礙、兩側視力消失,偏盲等);

  (3)發作次數多,每次發作症狀不同;

  (4)較少引起腦梗死。

  2、中風診斷標準

  (1)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襄,偏身麻木,甚則神志恍惚、迷濛、神昏、昏憒為主症。

  (2)發病急驟,有漸進發展過程。病前多有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等先兆。

  (3)常有年老體衰,勞倦內傷,嗜好菸酒,膏樑厚味等因素。每因惱怒、勞累、酗酒、感寒等誘發。

  (4)作血壓、神經系統、腦脊液及血常規、眼底等檢查。有條件做CT、磁共振檢查,可有異常表現。

  (5)應注意與癇病、厥證、痙病等鑑別。

  辨證標準

  1、中經絡

  ①肝陽暴亢:半身不遂,舌強語蹇,口舌歪斜,眩暈頭痛,面紅目赤,心煩易怒,口苦咽乾,便祕尿黃。舌紅或絳,苔黃或燥,脈弦有力。

  ②風痰阻絡: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蹇,肢體麻木或手足拘急,頭暈目眩。舌苔白膩或黃膩,脈弦滑。

  ③痰熱腑實:半身不遂,舌強不語,口舌歪斜,口粘痰多,腹脹便祕,午後面紅煩熱。舌紅,苔黃膩或灰黑,脈弦滑大。

  ④氣虛血瘀:半身不遂,肢體軟弱,偏身麻木,舌歪語蹇,手足腫脹,面色淡白,氣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質暗淡,苔薄白或白膩,脈細緩或細澀。

  ⑤陰虛風動:半身不遂,肢體麻木,舌強語蹇,心煩失眠,眩暈耳鳴,手足拘攣或蠕動。舌紅或暗淡,苔少或光剝,脈細弦或數。

  2、中臟腑

  ①風火蔽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兩目斜視或直視。面紅目赤,肢體強直,口噪,項強,兩手握緊拘急,甚則抽搐,角弓反張。舌紅或絳,苔黃而燥或焦黑,脈弦數。

  ②痰火閉竅:突然昏倒,昏憒不語,躁擾不寧,肢體強直。痰多息促,兩目直視,鼻鼾身熱,大便祕結,舌紅,苔黃厚膩,脈滑數有力。

  ③痰溼蒙竅:突然神昏迷睡,半身不遂,肢體癱瘓不收。面色晦垢,痰涎湧盛,四肢逆冷。舌質暗淡,苔白膩,脈沉滑或緩。

  ④元氣衰敗:神昏,面色蒼白,瞳神散大,手撒肢逆,二便失禁,氣息短促,多汗膚涼。舌淡紫或萎縮,苔白膩,脈散或微。

  治療原則及選穴

  1、中風在治療上應遵循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或標本同治的原則,中經絡者以醒腦調神,疏通經絡為基本治療原則。中臟腑者以醒腦開竅為基本治療原則,脫證者佐以回陽固脫,閉證者佐以開竅啟閉。

  2、在選穴上根據病機和經絡循行選穴,依據督脈入絡腦,腦為元神之府,心主血脈等中醫理論,進行選穴,具體選穴原則如下:

  (1)中經絡者,病情較輕,選督脈水溝,心包經內關,足太陰經三陰交為主穴,極泉、曲池、外關、合谷、環跳、陽陵泉、足三裡為輔穴,再根據病因病機選穴。肝陽暴亢配風池、太沖、太溪以平肝潛陽,清瀉肝火;風痰阻絡配豐隆、陰陵泉以健脾利溼化痰;痰熱腑實配天樞、上巨虛、豐隆以通腑清熱;氣虛血瘀配氣海、腎俞補元氣,血海、膈俞活血化瘀,配大椎以助陽止汗;陰虛風動配腎俞、太溪、太沖、神門、大陵以滋陰潛陽,兼以調補心氣、交通心腎。舌強語蹇、吞嚥困難者配金津、玉液、廉泉、太溪、商丘以疏通舌絡。便祕者瀉天樞、豐隆。

  加刺隱白、天窗、扶突三穴,可提高針治半身不遂的療效。

  (2)中臟腑閉證,選水溝、十宣、內關為主穴,再根據病因病機配穴。風火蔽竅配風池、太沖以清肝熄風;痰火蔽竅配豐隆、天突以蠲化痰濁;痰溼蒙竅配足三裡、三陰交、豐隆、氣海以健運脾胃,溫化痰濁;中臟腑脫證選關元、神闕為主穴,施大艾炷灸,以回陽固脫。

  (3)根據病位和症狀選穴。

  ①半身不遂:根據病位的不同,可分陽緩陰急、陰緩陽急兩種情況。下肢足外翻,上肢能伸不能屈屬陰緩陽急,當在上、下肢的陰經用補法加灸,陽經用瀉法;下肢屬足內翻,上肢能屈不能伸的屬陽緩陰急,當在上、下肢的陰經用瀉法,陽經用補法並加灸。陽經的腧穴經常用曲池、外關、肩k、臂、環跳、委中、風市、陽陵泉、足三裡、懸鐘、解溪等,陰經的腧穴常用極泉、尺澤、曲澤、孔最、間使、內關、箕門、血海、陰陵泉、地機、築賓、三陰交、太溪、商丘。在選穴時,應考慮某個關節的病位是受何經脈和何肌群的支配,如垂腕、指攣,當以前臂的穴位為主;而肘的屈伸活動受限時,當以上臂穴位為主。

  ②吞嚥、構音困難:選風池、完骨、天柱、上廉泉、金津、玉液、咽後壁阿是穴、通裡。

  ③口眼歪斜:選地倉、頰車、陽白、四白、迎香、合谷、內庭。

  ④便祕:選左側水道、歸來、支溝、豐隆。

  3、可用頭針,取頂顳前斜線、頂顳後斜線(均為癱對側),毫針平刺以120轉/次的高頻率捻轉法1~3分鐘,5~10分鐘行鍼1次。

  鍼灸處方

  推薦處方1

  治法:醒腦調神,疏通經絡。

  主穴:水溝(⊥) 印堂(⊥) 內關(⊥) (醒神開竅)

  極泉(⊥) 尺澤(⊥) 委中(⊥)(疏通經絡)

  三陰交(T)(滋補肝腎,疏通經絡)

  配穴  肝陽暴亢加太沖(⊥)、太溪;風痰阻絡加豐隆(⊥)、合谷(⊥);痰熱腑實加曲池(⊥)、內庭(⊥)、豐隆(⊥);氣虛血瘀加足三裡(T)、氣海(T);陰虛風動加太溪(T)、風池;吞嚥困難加翳風(⊥)、上廉泉(⊥)、金津(↓)、玉液(↓);口角歪斜加頰車(⊥)、地倉(⊥);上肢不遂加肩k(⊥)、手三裡(⊥)、合谷(⊥);下肢不遂加環跳(⊥)、陽陵泉(⊥)、陰陵泉(⊥)、風市(⊥);頭暈加風池(T)、完骨(T)、天柱(T);足內翻加丘墟透照海(⊥);便祕加水道(⊥)、歸來(⊥)、豐隆(⊥)、支溝(⊥);複視加風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瀦留加中極(⊥)、曲骨(⊥)、關元(⊥)。

  操作  內關用瀉法;水溝用雀啄法,以眼球溼潤為佳。刺三陰交時,沿脛骨內側緣與面板成45°角,使針尖刺到三陰交穴,用提插補法;刺極泉時,在原穴位置下2寸心經上取穴,避開腋毛,直刺進針,用提插瀉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脹和抽動感為度;尺澤、委中直刺,用提插瀉法使肢體有抽動感。餘穴常規操作。

  推薦處方2

  治法:調理督脈,疏通經絡。

  主穴:百會(│) 風府(│) 大椎(│) 陶道(│) 身柱(│) 神道(│) (調理督脈)

  至陽(│) 筋縮(│) 脊中(│) 懸樞(│) 命門(│) 腰陽關(│) 長強(│) (調理督脈)

  配穴:上肢不遂加肩k(⊥)、曲池(⊥)、手三裡(⊥)、合谷(⊥);下肢不遂加環跳(⊥)、足三裡(⊥)、三陰交(⊥)、解溪(⊥);吞嚥困難加翳風(⊥)、上廉泉(⊥)、金津(↓)、玉液(↓)。

  操作:常規操作。

  中風病的預後與諸多因素有關,首先取決於腦損害的輕重和範圍,損傷周邊或下級腦休克恢復的遲早可以提示腦損害的程度,對預後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一般說來,腦休克期越久,則說明腦損害嚴重,其所支配側肢體運動康復的希望越小。腦休克恢復早的支配部位如下肢容易恢復,而恢復慢的上肢則難恢復。一般說來,越靈活的肢體部分的運動功能恢復越難。所以肢體遠端功能的恢復比近端為慢。平時較為靈活的上肢要比下肢的功能恢復為慢。上肢中又以手運動的恢復最難。針刺治療中風療效較較,尤其對於神經功能的康復如肢體運動、語言、吞嚥功能等有促進作用,針刺越早效果越好,治療期間應配合功能鍛鍊。中風急性期,出現高熱、神昏、心衰、顱內壓增高、上消化道出血等情況時,應採取綜合治療措施。中風患者應注意防止褥瘡,保證呼吸道通暢。本病應重在預防,如年逾40,經常出現頭暈頭痛、肢體麻木,偶有發作性語言不利、肢體痿軟無力者,多為中風先兆,應加強防治。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