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先後接診了幾位患者,反覆的心電圖、血脂、超聲心動圖(習慣成為心臟B超)、24小時動態心電圖、心臟CT,甚至冠脈造影,都沒有發現心肌缺血的證據,但均有不同程度心前區疼痛、胸悶、氣短、心慌等症狀,當告知診斷有可能是心臟神經官能症時,大為不解,以為是什麼神經病哪?
其實心臟神經官能症在心血管病科並不少見,多發生於青壯年,以20歲~50歲者最多,多見於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婦女。本病屬於神經官能症的一種特殊型別,以心血管系統功能失常為主要表現,可兼有神經官能症的其他表現。症狀常見有心悸、心前區疼痛、胸悶、氣短、呼吸困難、頭暈頭痛、失眠多夢等,症狀發作時,持續時間大多較長,個別幾天過不去。病人多有精神創傷史,因焦慮、緊張,工作勞累,壓力太大、情緒激動等等,使中樞的興奮和抑制過程發生障礙,受植物神經調節的心血管系統也隨著發生紊亂,引起了一系列交感神經張力過高的症狀。
要正確認識心臟神經官能症,本病越來越多與目前的社會環境有很大的關係。應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工作以及學習,儘量做到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緊張。更重要的是要保持一個平和、樂觀的心態,不會過分疲勞和緊張。可以積極參加有氧運動,增強體質。
如果通過以上的調整症狀沒有很好的環節,可以看看醫生。心臟神經官能症屬於中醫“心悸”、“鬱證”範疇,通過養血疏肝等藥物治療,效果不錯。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