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外科 主治醫師 陳東

  先天性巨結腸,又稱無神經節細胞症,由於病變腸段神經節細胞缺失,導致腸管持續痙攣,糞便淤滯近端結腸,進而出現結腸肥厚、擴張,是小兒常見的先天性腸道畸形。目前,對於先天性巨結腸的治療仍以手術為主。然而,對於剛出生的嬰兒是直接做一次性根治手術?還是先進行造瘻手術,再實施根治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先天性巨結腸並非絕症,及時手術治療,無論是一次性的根治手術,還是先進行造瘻再根治,都是可能能夠完全治癒的。但選擇直接進行根治手術還是先進行造瘻手術,需要根據患兒的年齡大小,病變腸段的長短,疾病的嚴重程度等決定。其中,年齡大小是醫生與家長都十分關注的,尤其對於剛出生的寶寶的家長而言,迫切需要知道新生兒能不能手術,該選擇什麼手術。

  先天性巨結腸根治手術不適合新生兒,“雖然根治手術的時機選擇,目前沒有統一的標準,有些專家認為新生兒期(指自胎兒娩出臍帶結紮時開始至28天之前)就能做,有些則認為需要緩一緩。因此,新生兒施行根治手術是存在爭議的,每一個醫生都有自己的經驗。但是,根據我們對很多病例的多年隨訪和觀察,我們認為根治性手術在3~6個月以後再實施其手術併發症和後遺症相對較少,也就是說,起碼要等到患兒滿3個月以後才做手術。”

  為什麼選擇這樣一個手術時機呢?新生兒期做先天性巨結腸根治手術存在以下幾個疑問的地方:

  1、有些剛剛出生的患兒,臨床表現不一定那麼明確,導致在新生兒期對於先天性巨結腸的診斷本身就存在不少疑問;

  2、先天性巨結腸常用的檢查診斷方法,如腹部X線檢查、肛門直腸測壓法等,在新生兒期的診斷率較低。換句話說,在新生兒期檢查可能存在假陰性或者假陽性現象的概率高;

  3、新生兒期做先天性巨結腸根治手術,相對來說,對於醫生的要求更高。如果說醫生的技術操作不是非常精湛,可能影響到患兒術後的後遺症或者併發症問題,比如汙糞,大便控制不好這類併發症就會較多。

  新生兒根治手術前,造瘻還是保守治療?

  在新生兒期先天性巨結腸診斷比較明確的情況下,由於還不能進行根治手術,那麼,這段時間是進行保守治療還是造瘻手術?要看先天性巨結腸屬於哪一種型別來決定。

  例如,短段型巨結腸患兒通過人工協助的做法,如灌腸、擴肛等使得大便比較容易排出。但是,長段型或者普通型偏長的情況,相對來說,小孩大便排出沒有那麼容易,存在腸腔擴張的可能性比較大,這個時候建議做造瘻手術。

  另外,做不做造瘻手術與家長的動手操作能力也是十分相關的。如果是短段型,或者是普通型偏短的先天性巨結腸,有些家長動手操作能力比較強,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能夠通過擴肛、灌腸、肛管排氣等手段來維持患兒每天的大便排出,不讓腸管嚴重擴張,這種情況下不做造瘻手術也是可以的。

  這種操作持續到患兒滿3個月的時候,再通過檢查來看是否符合做一次性根治手術的指徵,如果符合,就可以直接做根治手術。

  但如果家長不會灌腸,擴肛也有問題,不能阻止孩子的腸道擴張,這樣會影響後期手術效果,此時就需要做造瘻手術了。

  新生兒手術療效:造瘻+根治>一次性根治

  對於很多新手爸媽來說,看到寶寶要遭受兩次手術,不僅心疼,更擔憂兩次手術寶寶是否承受得住,療效會不會沒有一次性根治手術好。

  先天性巨結腸患兒在3-6月後進行二次根治性手術其遠期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其併發症和後遺症的發生率可能會更低一些,不會承受不了。“因為小孩子通過幾個月的生長髮育,更符合手術指徵。尤其是進行造瘻手術後,原來擴張的結腸腸管直徑逐漸縮小接近正常,對經肛門的直腸拖出和吻合口的直徑匹配更好,且能夠更好地儘可能地保留更多的結腸,更有利於提高手術效果,降低併發症。同時孩子能夠自己拉大便,胃口就更好,體格生長髮育也更好。這個時候孩子整個身體抵抗力、體重跟同齡的正常孩子沒什麼區別,甚至更好。這種情況下再進行根治手術,安全性就提高了。”

  “另外,新生兒期就選擇根治手術,存在的併發症可能更多,而且有些併發症很有可能會伴隨孩子一輩子。

  因此,我們情願等孩子大一點再來做手術,相對而言,併發症也會更少。而且,雖然短期內要進行兩次手術,但從長遠來看,帶給孩子終身的好處更大。”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