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內科 住院醫師 任昀斌

  關於前庭

  前庭醫學是一個古老而年輕的學科,尤其是在我國,近20年才取得一定程度的發展,就是在醫務界的許多人對此仍比較陌生。雖說前庭與人們的生活、工作乃至生命活動息息相關,但人們,特別是普通民眾對"前庭"這個詞可能很少聽說,所以當生活中面臨絕大多數由前庭系統疾病引起的眩暈時,人們往往不知所措也就毫不奇怪了。在眩暈症發病率逐年上升,並有年輕化趨勢,加之我們的社會已步入老齡化這樣的背景下,向大眾普及有關眩暈-前庭醫學的科普知識已成了當務之急。

  1、人的前庭是什麼器官?

  前庭是人體平衡系統的主要末梢感受器官,長在頭顱的顳骨巖部內。人的耳朵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內耳又稱"迷路"),前庭就在人的內耳中,是內耳器官之一,由三個半規管和球囊、橢圓囊組成。它和耳蝸緊密相連,總稱位聽器官。前庭器官小且複雜,彎彎曲曲硬管裡套著軟管,半規管內和球囊、橢圓囊內還充滿著叫內淋巴液的液體。前庭器官有特殊的解剖結構和功能特徵。

  2、前庭感受器有什麼功能?

  內耳的前庭和耳蝸總稱位聽器官,顧名思義就是感知位置和聽覺的,前庭感知人體空間位置,後者負責聽覺。前庭的三個半規管感知身體旋轉的角加速度,球囊、橢圓囊感知直線加速度。例如坐在行進的車中即使閉上眼睛,不看窗外,也可感知到車的加速、減速或轉彎;又如乘坐電梯時那種升、降的感覺,這些都是半規管、耳石器感知的。

  前庭感受器感知人體在空間的位置及其位置變化,並將這些資訊向中樞傳遞,主要產生兩個方面的生理效應:一方面對人體變化了的位置和姿勢進行調節,保持人體平衡;另一方面參與調節眼球運動,使人體在體位改變和運動中保持清晰的視覺,故它對保持我們的姿勢平衡和清晰的視覺起重要作用。

  3、前庭與眩暈有什麼關係?

  眩暈是一種運動性或位置性幻覺,是體內病理、或生理性位置覺刺激與大腦高階感覺中樞的衝突。臨床眩暈症是人體平衡系統功能紊亂的表現,包括患者自身旋轉感或周圍景物旋轉感、擺動感、漂浮感、升降感及傾斜感等。而那些頭重、昏昏沉沉的感覺及暈厥則不屬於眩暈範疇。

  人體平衡系統也是由感受器、傳入神經、平衡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5各環節組成。內耳前庭是人體平衡系統主要 的神經末梢感受器官(其次為視覺和本體感受器)。三者只要其中任何一種感受器向中樞傳入的衝動與其它兩種感受器的傳入衝動不協調一致, 或兩側內耳前庭傳入資訊失對稱便產生眩暈和失衡症狀。另一方面,因內耳前庭神經系統是維持人體平衡功能的主系統,且與全身其它系統存在廣泛聯絡,其自身疾患或其它系統疾患累及前庭系統均能導致眩暈。故眩暈多由內耳前庭系統不協調引起,約佔眩暈病例的70%。

  長期以來,醫學上各個學科、各個流派對眩暈的定義雖不統一,但原則上均大同小異,即:眩暈是機體因空間定向識別障礙產生的一種運動幻覺。眩暈發作時,患者突然感到自身或周圍的物體沿著一定的方向旋轉或左右搖擺,不敢睜眼;行走或站立不穩、向一側傾斜等平衡失調;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等植物神經症狀;此時還可能看到患者雙眼球多在水平方向上向左或右跳動,這就是醫生們常說的眼球震顫,簡稱眼震。

  另一方面,眩暈對人類來講又是極為普遍的感覺,不一定就是需要醫治的病症。因為從廣義講,眩暈又有快感眩暈和不適眩暈之分,快感眩暈主要是針對健康人群而言,如人們為求得一時眩暈感而進行的刺激性遊藝活動(旋轉飛機、木馬、盪船等)、適量醉酒以及服用某些“特殊藥品”等效應;那些由各種不同病理因素引起,使廣大患者感到不適的眩暈才是醫學研究的物件,也正是我們要談的話題。

  4、頭暈與眩暈是一回事嗎?

  眩暈和頭暈不是一回事,頭暈和眩暈雖然病人講述病情是經常混合使用,但在醫學上這兩者是不同的。首先是病因不同:眩暈主要是由於內耳前庭平衡系統及其相關疾病所引起的特殊症狀,而腦血管、高血壓及其它疾病引起的頭昏眼花感、頭重腳輕感才是頭暈。另外,體位性低血壓造成的眼前發黑、神智恍惚、都不屬於眩暈。

  其次是症狀有區別:眩暈是指病人發病時感到天旋地轉或自身旋轉、傾倒,如坐舟車,發病時兩眼緊閉,雙手握床,惟恐從床上摔下來,伴噁心嘔吐,嚴重時口吐苦水,腹痛腹瀉,面色蒼白出冷汗等。症狀雖嚴重,但病人意識清醒,有些病人也可感到周圍景物左右擺動,或上下浮動,以上症狀稱為眩暈,它是內耳-前庭系統疾病所特有的症狀。頭暈是指病人發病時感覺到頭昏腦脹的感覺。比如,高血壓病人發病時的感覺、睡眠不足及飲酒過量的頭昏沉沉的感覺等應稱之為頭暈;而那些久蹲、久坐突然站起感到雙眼發黑,眼冒金花,站立不穩或某種原因導致短暫意識喪失,突然摔倒等,這也不是眩暈而是暈厥。頭暈、暈厥都是由各種與中樞神經系統相關的疾病引起,與內耳性眩暈有本質的區別。

  5、眩暈時為什麼要查前庭功能?有關前庭的檢查有那些?

  因為眩暈多由內耳前庭系統的病變引起,所以臨床眩暈患者就診時,醫生常常首先要求患者進行前庭功能檢測,以便分析、查詢眩暈的原因,採取恰當的治療方案。

  前庭器官小且複雜,長在頭顱的顳骨巖部內,既不能像查胸腹部器官那樣可以從形態學角度,通過視、觸、扣、聽或超聲等手段檢視其形態,也不能像查心臟那樣在其體表貼上電極,從電生理角度直接通過描記其電位變化檢視功能狀態。另外前庭神經系統與全身其它系統又存在廣泛聯絡,故前庭功能檢測比較困難、複雜而特殊,臨床只能通過前庭反應間接檢測其功能狀態。前庭反應包括三部分:1.感覺性反應(眩暈),2.運動性反應(眼球震顫、身體傾倒和過示)3.植物神經反應(噁心、嘔吐、出汗和麵色蒼白)。其中眩暈僅僅是主觀性感覺,不能客觀分析,而第3項雖屬客觀反應,但缺乏客觀分析指標。目前臨床只能對眼球震顫和身體傾倒反應對前庭功能進行客觀分析,這就是當前臨床眩暈診查中普遍應用的眼震電圖和姿勢圖(包括靜態和動態兩種)。眼震電圖是一套系列系統檢測,包括許多專案如:自發性眼震試驗、視動、視跟蹤驗、旋轉試驗、位置試驗、溫度刺激試驗等。該系列檢測比較繁瑣、耗時,裝置較昂貴,一般在大型綜合醫院或耳鼻喉專科醫院才有開展。

  醫療科技的迅速發展使前庭功能檢測日臻完善,臨床常用有眼震電圖(ENG)和姿勢圖(PG)檢查 ,近年來視訊眼震圖(VNG)、前庭自旋轉試驗(VAT)、視訊頭脈衝試驗(V-HIT)、動態視敏試驗(DVA)、主觀視覺直線試驗、動態姿勢圖以及高頻旋轉試驗等新興前庭試驗技術陸續在臨床普及應用。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配備了國際先進的、國內最完善的前庭診療裝置,極大地緩解了眩暈患者就醫困難的為題,“病人眩暈,醫生頭暈”的被動狀態業已成為過去時。

  前庭功能檢測均屬於無創、功能性檢查,分別從前庭眼反射、前庭脊髓反射等方面客觀評價前庭功能狀況,可以明確前庭系統有無異常或病損、病損的程度、損傷的側別、該病損屬中樞性或周圍性,進行定位、定性、量化分析,幫助醫生診斷、分析病情演變、判斷病程階段及預後等,對眩暈類疾病的診斷、鑑別、治療具有重要價值。

  當然,現在也能夠通過CT或MRI獲得前庭器官斷層影像。前庭腦幹或皮層誘發電位研究也取得一定進展,但距臨床 廣泛應用尚有一段距離。目前僅僅有前庭肌源性誘發電位(VEMP)開始應用於臨床球囊功能評估。

  6、眼震電圖與前庭功能有什麼關係?

  臨床眩暈患者就診時往往遇到這種困惑情況,有的醫生要求患者檢測前庭功能,有的醫生或別的醫院的醫生卻要求查眼震電圖、姿勢圖、ENG或PG,病人不知所措。其實,這僅僅是個概念問題,前庭功能檢測包括了眼震電圖和姿勢圖等 許多專案,也就是說做眼震電圖和姿勢圖檢查就是為了檢視前庭功能狀態,它們是一回事。眼震電圖和姿勢圖英文分別是:Electronystagmography (ENG)和Posturography ( PG ),臨床醫生們常常用其英文縮寫,這就需要接診醫生向患者交待清楚,以免患者誤解。

  7、那些患者需要前庭功能檢測?

  統計資料顯示,70%的眩暈病例是由於前庭系統疾患或累及前庭系統的疾病引起,所以眩暈患者就診時,首先要考慮前庭系統是否出了問題,做前庭功能檢測,進行病因分析。大部分醫院的前庭功能檢測在耳鼻喉科進行,部分醫院在神經內科完成。

  由於前庭中樞對前庭損傷具有代償作用,故當前庭損傷是緩慢漸進性時,患者可能沒有眩暈症狀,如位聽神經瘤,腦幹處的膽脂瘤;還有雙側前庭損傷時,也可沒有明顯的眩暈症狀,所以那些耳鳴+漸進性聽力下降、三叉神經或舌咽神經痛(膽脂瘤壓迫致)、或在黑暗中平衡障礙的患者也應進行前庭功能檢測。

  以眩暈為主要症狀的各類疾病按病變部位可分為前庭性和非前庭性兩類,臨床以前者多見,它又分為前庭周圍性和前庭中樞性兩種。當眩暈起因於內耳前庭感受器、前庭神經時,我們稱之為前庭周圍性眩暈。常見疾病如梅尼埃病、良性位置性眩暈、前庭神經元炎、迷路炎、耳毒型藥物中毒等,其特點主要是發作性、旋轉性眩暈,亦可為擺動感、漂浮感、升降感等,同時具有與眩暈程度一致的水平或水平旋轉性眼顫和植物神經反應(噁心、嘔吐、出冷汗等),常伴有耳鳴、及聽力下降。發作時,患者神志清醒,症狀持續數分鐘至數日,一般數小時可緩解,鮮有超過一週者。前庭中樞性眩暈則由腦幹前庭神經核及其以上前庭徑路的病變引起,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後顱窩腦腫瘤等,約佔眩暈病例的10%-20%。多為非旋轉性眩暈,程度相對輕,一般無噁心、嘔吐或劇烈噁心、嘔吐與眩暈程度不一致,可存在意識障礙,也可伴有其它神經損傷體徵,少有耳蝸症狀,持續時間長,呈緩慢過程。而非前庭性眩暈則同時存在明顯的原發病體徵症狀,臨床不難鑑別。如頸椎病、屈光不正、血壓異常等。

  眩暈多源於耳科,也涉及到腦系科、內科、眼科骨科等諸多科室,診治過程繁雜,如果沒有綜合性的眩暈診療中心,不同型別的眩暈應在相應科室診治,以便在較短時間內得到合理診治並節省經費。

  8、患者檢測前庭功能有那些注意事項?

  系列前庭功能檢查的大部分屬於誘發性檢查,是通過給予前庭末梢感受器適當的刺激(旋轉、變溫、變位等)誘發前庭反應,根據前庭反應(主要是眼震)的強弱、有無或特徵對前庭功能進行評定。因為部分眩暈患者的前庭呈敏感狀態,檢測時,可能會伴有程度不同的噁心或嘔吐,所以前庭檢測要求患者空腹,以免檢測中發生嘔吐,干擾或影響檢測。另外,前庭功能易受大腦高階中樞的興奮或抑制影響,至少檢測前24小時停止服用中樞興奮或抑制類藥物,如:安定、咖啡因等。冠心病、嚴重高血壓、心臟功能不全者慎查;如果是年長者,最好有家屬陪伴。

  9、前庭功能檢測對人體有什麼傷害嗎?

  由於大家對前庭功能及其檢測的情況比較陌生,一些患者對前庭檢測存在一些畏懼心理,經常把就診過程倒置,即將應最先做的前庭檢測放到最後進行,往往是既延誤診治,又增加就診成本費用。其實前庭檢測是屬生理性、功能性檢查,儘管檢測過程中少數患者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出汗、噁心等不適,但它對人體無沒有任何損害,故前庭檢測屬無創性檢測。

  10、姿勢圖(PG)檢查

  姿勢圖具有靜態和動態兩種,靜態姿勢圖 Posturography ( PG ) 又稱人體重心平衡儀 檢測,是對前庭系統、視覺和本體感覺等病變引起的眩暈、平衡功能障礙的一種定性、定位檢查方法,主要通過前庭-脊髓反射檢測人體平衡調節能力及前庭系統功能狀態。檢測時受試者以Romberg姿勢站立於平衡臺,壓力感測器轉換足底變化的重心為電訊號,計算機自動記錄重心變化軌跡的各種引數,並進行分析,評定。具有檢查時間短、方便、安全無創、無任何外加刺激及不適的特點。適用各種眩暈類疾病的平衡功能狀態的初檢、評定及臨床治療療效動態觀察,如內耳迷路疾病、前庭神經元炎、耳毒性藥物中毒、突發性耳聾、橋腦小腦角佔位病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腦外傷、腦血管意外、小腦共濟失調及小腦脊髓退行性變等。若結合 眼震圖G-前庭功能檢查,能更好了解前庭功能損傷程度,也瞭解中樞代償情況,提高了確診率,對眩暈患者的診斷、預後評估有重要價值。該裝置集檢測、治療康復為一體,為臨床各種眩暈類疾患和平衡障礙者提供了一全新的量化、智慧化、簡便的診療手段,也為相關學科的科研工作提供了一新的研究方法。

  動態態姿勢圖(DPG)儘管功能更全面,並且對於平衡功能的整體分析和各種平衡資訊權重分析以及平衡康復訓練更有價值,因其裝置昂貴,更多的是在研究機構應用,還未能夠普及至大眾的眩暈-平衡障礙的診療。

  11、什麼是前庭康復?包括那些措施?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換、疾病結構的改變以及人們對健康的認識和要求的變化,康復醫學的產生和發展成為順應這種轉變的歷史必然,也只有康復醫學才能擔負起全面提高病殘者生存質量這一重要的使命,康復醫學已經成為與臨床醫學並列的一個重要醫學分支。作為促進病、傷、殘者康復的醫學科學雖然在我國起步較晚,但八十年代以來,尤其是近年已經在全國各地蓬勃發展起來。康復不但針對疾病本身,更重視疾病所導致的功能障礙,著重於提高生活質量,恢復患者獨立生活、學習和工作的能力。

  前庭康復是康復醫學的的分支之一,因其專業性強,在我國僅僅處於起步階段。確切地說,前庭康復是針對平衡系統損傷(主要包括前庭、本體感覺、視覺和小腦平衡中樞等損傷)後人體平衡機能的康復,康復的實質是促進和建立平衡功能代償,因為前庭是調節人體平衡的主系統,所以臨床又稱之為前庭代償。

  康復不只單純實施治療,還包括康復評定和康復預防。康復評定是康復治療的基礎,沒有評定就無法規劃治療和評價治療效果。康復評定不是尋找疾病的病因和診斷,而是客觀地評定功能障礙的性質、部位、嚴重程度、發展趨勢、預後和轉歸。應在康復治療前、中、後期,對病人進行與康復治療相關的功能評定。

  前庭平衡康復包括被動(旋轉椅、動態平衡臺等訓練器材)和主動康復(患者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的特定訓練)兩個方面,並以主動康復訓練為主。目前,一些國內大型綜合醫院或專科醫院已經開始開展這項工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