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手術治療:
1歲以下嬰幼兒可暫不手術。因為嬰幼兒腹肌可隨軀體生長逐漸強壯,疝有自行消失的可能。年老體弱或伴有其他嚴重疾病而禁忌手術者,白天可在回納疝內容物後,將醫用疝帶一端的軟壓墊對著疝環填住,阻止疝塊突出。長期使用疝帶可使疝囊頸經常受到摩擦變得肥厚堅韌而增高疝嵌頓的發病率,並有促使疝囊與疝內容物發生粘連的可能。
2、手術治療:
腹股溝疝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手術修補。但如有慢性咳嗽、排尿困難、便祕、腹水、妊娠等腹內壓力增高情況或糖尿病存在時,手術前應先予處理,否則術後易復發。手術方法可歸納為傳統的疝修補術、無張力疝 修補術和經腹腔鏡疝修補術。
(1)傳統的疝修補術:
手術的基本原則是疝囊高位結紮、加強或修補腹股溝管管壁。疝囊高位結紮術:顯露斜疝囊頸,予以高位結紮或貫穿縫合,然後切去疝囊。這樣就能堵住腹內臟器進入疝囊的通道。結紮偏低只是把一個較大的疝囊轉化為一個較小的疝囊,不能達到治療目的。
嬰幼兒的腹肌在發育中可逐漸強壯而使腹壁加強,單純疝囊高位結紮常能獲得滿意的療效,不需施行修補術。有些絞窄性斜疝因腸壞死而區域性有嚴重感染,通常也採取單純疝囊高位結紮避免施行修補術,因感染常使修補失敗。腹壁的缺損應在以後另作擇期手術加強之。加強或修補腹股溝管管壁:成年腹股溝疝病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腹股溝管前壁或後壁薄弱或缺損,單純疝囊高位結紮不足以預防腹股溝疝的復發,只有在薄弱或缺損的腹股溝管前壁或後壁得到加強或修補之後,才有可能得到徹底的治療。
(2)無張力疝修補術:
傳統的疝修補術都存在縫合張力大、術後手術部位有牽扯感、疼痛和修補的組織癒合差等缺點。現代疝手術強調在無張力的情況下進行縫合修補。常用的修補材料是合成纖維網。其最大優點是易於獲得,應用方便,不需要在病人身上另作切口(如利用自體組織作疝修補),節省了手術時間,術後手術部位疼痛較輕。
(3)經腹腔鏡疝修補術:方法有四種:
①經腹膜前法;
②完全經腹膜外法;
③經腹腔內法;
④單純疝環縫合法。前三種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從內部用合成纖維網片加強腹壁的缺損;最後一種方法,用釘或縫線使內環縮小,只用於較小的較輕的斜疝。經腹腔鏡疝修補術,目前臨床上較少開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