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手外燒傷整形科 主治醫師 任鍇

  人類雙手作複雜而靈巧的捏、、抓、夾、提等的動作,有極其精細的感覺。手的這些複雜功能與其解剖結構有密切關係。

  一、面板

  手的掌麵皮膚有較厚的角化層,皮下有較厚的脂肪墊,有許多垂直的纖維小樑,有良好的實體感覺,僅用手觸膜,可以認別物體的形狀,軟硬度及光滑與否。手部面板紋理明顯,在掌部及指間關節相對處,有恆定的皮紋,它們是手部切口的重要標記,切口要與皮紋平行,以防止疤痕攣縮。

  手的背部面板較薄,皮下脂肪少,公有一層疏鬆的蜂窩組織,有較大的移動性。伸指時,手背面板可以捏住提起,但握拳時,面板拉緊,在掌指關節背面因張力增加而區域性變白。因此,手背的面板缺損時也應象手掌一樣植皮或皮瓣覆蓋,而不應勉強縫合,影響手指屈曲。

  手指和手掌的靜脈及淋巴管經手揹回流,因此,手掌炎症時手背腫脹明顯。

  二、

(一)屈肌腱
  指深、淺屈肌分別附麗於遠節及中節指骨基底部,分別屈曲遠側指間關節近側指間關節,在接近肌腱麗處,有三角形的膜狀組織,連結於肌腱與骨膜,為短腱紐。在近節指肌處有帶形膜狀組織與肌腱相連,為長腱紐。它們是腱鞘滑膜髒層、壁層交接部分。腱紐內有營養肌腱的血管。手指屈曲時,深腱與淺腱收縮幅度不一致,它們之間有0.5-0.75釐米的相對滑動,深、淺肌腱有粘連時,相對滑動喪失,影響手指屈伸功能。從掌骨頭到中節指骨,屈肌腱被包圍在纖維骨管內,該管叫腱鞘。起滑車作用,其中掌骨頭、近節指骨中部、中節指肌中部的腱鞘明顯增厚,稱腱鞘的滑車。

這些滑車損傷後,屈指時肌腱會離開指骨,形成“弓弦形”而不能充分屈指。掌部指深屈肌腱的橈側是手蚓狀肌的起點,所以,手指肌腱斷裂時,深腱因蚓狀肌的牽拉而仍在手掌內。拇長屈肌止於拇指遠節指骨基部,拇指內亦有腱鞘,因為它與指淺屈肌都沒有蚓狀肌牽拉,斷裂後,近端常回縮到腕部甚至前臂內。

(二)伸肌腱
  手背的伸肌腱僅被面板及一層疏鬆網狀組織覆蓋,肌腱外有腱旁膜,有較好的迴圈。示指及小指各有一條固有伸肌腱,均位於指總伸肌腱的尺側。

  拇指有拇長伸肌及拇短伸肌,分別附麗於遠節指骨及近節指骨的基部,分別伸拇指指間關節及腹手部的靜脈分深淺兩層。手掌的深靜脈多與動脈伴行,迴流至尺、橈靜脈或手背靜脈網。手的淺靜脈在背側,遠較深靜脈重要,最後迴流至頭靜脈及貴要靜脈,是斷指再植或拇(手)指再造的主要血液迴流通道。

  三、神經

  手部主要由正中神經及尺神經支配,橈神經僅支配部分手背感覺。

  正中神經在腕上發出一掌皮支,支配手掌橈側及大魚際部感覺,主幹在掌長肌深面進入腕管,剛出腕橫韌帶就分出大魚際肌支,支配在魚際諸肌(拇內收肌除外,拇短屈肌深頭偶爾由尺神經支配)。正中神經出腕管後,相繼發出感覺支配橈側三個半手指。

  尺神經在腕上分出一感覺支到手背,支配背面尺側兩個半手指。主幹在豆狀骨的橈側進入尺神經管。在管內分成淺支和深支。淺支靠橈側,主要是感覺支,支配掌短肌、手掌尺側及尺側一個半手指的感覺。深支是運動支,與尺動脈伴行,穿過小魚際進入手掌,在屈指肌腱的深面,骨間肌的淺面與掌深弓伴行,沿途發出肌支,支配小魚際肌、骨間肌及3、4蚓狀肌,最後支配拇內收肌,偶爾支配拇短屈肌的深頭。在腕部尺神經幹內,深淺支有5-6釐米的自然分束,在腕部吻合神經時,可按自然分束,分別吻合感覺、運動支。

  手部感覺的神經支配有較多變異。拇指掌關節背側及大魚際一部分偶可由肌皮神經終支支配。

  四、骨關節及韌帶

  橈腕關節由橈骨、舟狀骨、月狀肌及三角軟骨盤構成,尺骨不直接參加,橈腕關節是個球窩關節,能作多軸運動。

  腕掌關節中以拇指的最重要,由大多角骨與第一掌骨基部構成,是鞍形關節,關節囊較鬆弛,可作拇指屈、伸、內收和外展,是拇指對掌一外展運動的主要關節。

  掌指關節由掌骨頭與近節指骨基部構成。拇指的掌骨頭較扁,動度不及其它掌指關節大。每個掌指關節由側副韌帶及掌側韌帶加強。兩側的側副韌帶由近背側斜向遠掌側走行。關節屈指曲時韌帶繃緊,關節較穩定,伸直時韌帶鬆弛。伸指位固定可引起韌帶攣縮致屈曲受限,故手部外傷時應屈曲位固定。指間關節只作屈伸運動,兩側也有副韌帶加強。結構與掌指關節相同。掌指關節是手指運動的主要關節,伸直位或過伸位強直時,雖指間關節屈伸正常,也難以與拇指捏握,功能嚴重受限。若能屈曲到35°-45°則可發揮指間關節作用,手功能大改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