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血管病科 副主任醫師 崔文建

  探討心房顫動患者環肺靜脈線性消融術後療效。方法 分析我院35例心房顫動患者環肺靜脈線性消融手術及術後3、6、12個月的隨訪資料。結果 手術後3個月有21例(60%)為竇性心律,至12個月隨訪結束時累計27例(77.1%)無房性心律失常發生;27例手術成功率患者術前、術後平均心室率、左心室內徑(LVEDD)、左心房內徑(LAD)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明顯提高。結論 環肺靜脈線性消融手術根治房顫,可以打斷房顫發生機制,有效逆轉左心房重構。

  1、資料與方法

  1. 1 病例選擇 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對35例心房顫動患者在三維心臟電解剖標測系統(CARTO XP系統)指引下進行了環肺靜脈線性消融。35例中男23例,女12例,年齡45-72歲,平均(54.5±7.4歲),陣發性心房顫動23例,持續性8例,永久性4例,心房顫動病史1~12年,均有心慌,氣短,胸悶不適。陣發性心房顫動定義為可自動復律的心房顫動,持續性心房顫動定義為心房顫動持續7天以上,經藥物或直流電轉復可復律者,永久性心房顫動為復律失敗或無復律指徵者。合併器質性心臟病12例,包括冠心病7例,高血壓左心室肥厚5例。紐約心功能(NYHA)分級3級4例,術前均給予相應治療。

  1. 2 方法 入院時除常規檢查外,應做24小時動態心電圖、經胸心臟彩超做治療前後對照。心率取24小時動態心電圖計算的平均心室率。通過心臟彩超排除先天性心臟病和心臟瓣膜病,並測量左心室內徑(LVEDD)、左心房內徑(LAD)和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出院後3、6及12個月複查上述指標。術前均經食管超聲檢查排除心房血栓,已服用華法林或阿司匹林者,術前至少停用5天,並改用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鈣替代至術前1天,35例均行在CARTO標測下,使用頂端電極為4mm的專用標測與消融導管進行左心房三維重建,並指導進行環肺靜脈前庭消融術(CPVA)。在完成預設消融線後,送入環狀Lasso電極,進一步指導在CPVA消融線上補點消融,消融終點為雙側肺靜脈隔離。

  1. 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0.0統計軟體包處理資料,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 ±s ) 表示, 不同檢測時間比較採用單因素方差分析, 兩兩比較採用q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 果

  2. 1 消融結果  所有患者均通過CPVA 實現雙側肺靜脈電學隔離。21例消融後轉復為竇性心律,陣發心房顫動患者中3例術中合併典型房撲,在完成CPVA 後,進行了三尖瓣環峽部消融,實現峽部雙向傳導阻滯。10例持續或永久性心房顫動患者同時行左心房頂部和二、三瓣環峽部及碎裂電位消融。1例持續性心房顫動患者在間隔碎裂電位消融中轉為左心房房撲,繼續消融房撲終止。1 例永久性心房顫動患者在完成預設消融線後心房顫動持續,經電覆律轉為竇性心律。

  2. 2 術後處理與隨訪 所有患者術後均繼續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2個月,之後停藥觀察消融效果。在此期間如有心房顫動復發,則給予抗心律失常藥物轉復心房顫動。所有患者術後均給予低分子量肝素皮下注射,同時加用華法林至國際標準化比率(INR)達標2.0~3.0後停用低分子量肝素,繼續服用華法林抗凝治療。術後口服華法林抗凝至少3個月無房性心律失常發作,則停用華法林。如仍有房性心律失常發作,則根據其是否具有抗凝適應證決定是否應用華法林。維持INR在2.0~2.5之間。成功標準:自消融術後3個月開始,至完成隨訪為止,在不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藥物的情況下無任何症狀性心房顫動、房撲或房速等房性心律失常(不包括房性期前收縮)發作。隨訪內容包括:於術後3、6和12個月時進行12導聯心電圖和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有無房性心律失常發作,並行經胸心臟彩超檢查。

  2. 3 隨訪結果 術後3個月內21例(60%)為竇性心律,無房性心律失常。有14例出現房性心律失常,3個月後有6例心房顫動消失,停用抗心律失常藥物,6例仍有心房顫動,2例為左心房房撲,繼續給予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藥物口服, 至12個月隨訪結束時累計27例(77.1%)無房性心律失常發生。無任何不適, 恢復正常工作和學習。口服藥物者心功能改善明顯,心率控制良好,未發生藥物不良反應。且平均心室率(HR)、LVEDD、LAD均顯著性降低, LVEF明顯提高。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