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呼吸內科 主治醫師 羅壯

  大容量全肺灌洗術是近二十年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1982年Mason採用全肺灌洗術治療一例混合性塵肺,開創了肺灌洗術治療塵肺的先河。1986年談光新教授在國內率先開展此項工作,並於1991年創立了雙肺同期灌洗法治療塵肺病新技術。

  基本方法:

  按照大容量全肺灌洗術操作規程,其基本方法是,患者在靜脈複合麻醉下,用雙腔導管置於患者氣管與支氣管內,一側肺純氧通氣,另一側肺用37 ℃生理鹽水反覆灌洗。每次灌入量500~1500ml ,直到灌洗回收液澄清為止。在灌洗過程中施行間歇純氧加壓通氣交,替負壓吸引。

  大容量全肺灌洗術不但能清除肺泡內的粉塵及致炎、致纖維化因子,而且能改善症狀,改善肺功能,術後患者症狀緩解或消失,體力明顯增加。大容量全肺灌洗術其中術中、術後不良反應及各種併發症發生率由早期的7.97%,降為3%以下。

  作用原理:

  大容量全肺灌洗術的治療機理就是針對塵肺病始終存在於肺部粉塵和炎性細胞而採取的治療措施,主要針對塵肺病病理過程中的肺泡炎,而不是針對肺纖維化。炎症是塵肺發生過程中最早出現的機體防禦性反應,對後來纖維化形成有間接的影響。

  大容量全肺灌洗術不但能清除殘留在肺泡的粉塵、巨噬細胞以及致炎症和致纖維化因子等,還可以改善症狀,改善肺功能。早期灌洗排出病人肺泡內沉積的大量能分泌纖維化介質的塵細胞以及矽塵,不僅臨床顯效且有利於遏制病變的進展,有延緩塵肺病升級的作用,甚至對X線胸片尚未出現病變的接塵工人及可疑塵肺的人進行肺灌洗,也可能防止其發病,起到了二級預防作用。

  適應證:

  ①各期塵肺病均為肺灌洗的適應證。越是早期,排塵量亦越多,效果越好,故以0+與Ⅰ期為最佳適應證,Ⅱ期與Ⅲ期次之。

  ②年齡選擇:0+與Ⅰ期塵肺,其年齡為60歲以下;如Ⅱ期或Ⅲ期,則年齡宜相應限制到55~50歲以下。

  ③心肺代償功能良好,肺功能各項指標達預計值70%以上,PaO2 >10kPa,各項常規化驗正常。

  禁忌證:

  ①氣管與支氣管畸形,致雙腔導管不能正確就位者。

  ②患有心、肝、腎、血液系統疾病與急、慢性傳染病或其它重要併發症者。

  ③肺內併發活動性結核、急性感染、肺大泡、重度阻塞性肺氣腫、肺心病或嚴重損傷肺功能的其它疾病。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