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血管內科 副主任醫師 王睿

  利用電極導管在心腔內某一部位釋放射頻電流而導致區域性心內膜及心內膜下心肌的凝固性壞死,從而破壞某些快速心律失常起源點的介入性技術。基本裝置是X光機、射頻電流發生器及心內電生理檢查儀器。

  局麻下將3~4根電極導管經股靜脈、鎖骨下靜脈送入冠狀靜脈竇、高位右心房及希氏束、右心室等部位,刺激心房和心室誘發與臨床一致的心動過速,定位心動過速起源點,然後將消融用的電極導管送達已定位的起源點並與體外的射頻發生器相連。放電後重覆電生理檢查,若不能誘發心動過速且臨床隨訪無發作,則說明消融成功。

  目前用該技術可治療的疾病包括:預激綜合徵和房室結雙經路引起的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房撲和房顫、室性心動過速及房性心動過速。其中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根治率可達90%以上,室性心動過速的治癒率約在50%左右。房性心動過速、房撲及房顫的射頻消融正在臨床試驗階段。

  導管射頻消融術

  心律失常,是指心臟的正常節律發生了異常改變,而快於正常心率(60-100次/分)的心律失常則稱為快速性心律失常,臨床上以心悸、心慌、胸悶、乏力、頭暈、目眩等為主要表現,嚴重者可出現胸痛、呼吸困難、肢冷汗出、意識喪失、抽搐等表現。

  目前,經導管射頻消融術是治療該疾病的方法之一。該手術是在X光血管造影機的監測下,通過穿刺血管,把電極導管插入心臟,先檢查確定引起心動過速的異常結構的位置,然後在該處區域性釋放高頻電流,在很小的範圍內產生很高的溫度,通過熱效能,使區域性組織內水分蒸發,乾燥壞死,達到治療目的。

  由於射頻電流對心肌區域性造成損傷非常侷限,約3-4毫米直徑範圍及深度,不會影響周圍正常心肌組織,故患者術中一般無明顯不適。手術大多於1小時左右完成,患者一般兩到三天即可出院。

  一般來說,以下心律失常可用心導管射頻消融來進行治療:

  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心慌突發突止,每次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不等,發作時心電圖可明確診斷;

  預激綜合症 大部分平時普通心電圖就可明確診斷,如伴有心慌或房顫則應行射頻消融;

  心房撲動和房性心動過速 心慌為主要表現、發作時心電圖可明確診斷;

  特發性室性心動過速 無其它器質性心臟病,心慌時常伴有頭昏,有時有暈厥;

  心房纖顫包括陣發性和持續性,反覆心慌,易產生血栓而使腦卒中發生率明顯增加。目前房顫射頻消融成功率沒有其他型別心動過速成功率高,但仍是房顫的一種重要治療手段;

  室性早搏 症狀明顯頻發室性早搏,經藥物控制不佳者。

  將很細的導管從頸部、大腿根部放入血管內,到達心臟發病位置後,釋放射頻電流,從而一次性消除“病灶”。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