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血管外科 主任醫師 馬潤偉

  微創外科概念的提出是外科學的一場革命,它深刻影響了外科學的根本理念,並滲透於外科學的各個具體專業。有此出現的微創心臟外科也極大地推動了傳統心臟外科學的發展。1997年5月,世界上成立了國際微創心臟外科學會,並創辦了學會的官方雜誌《The Heart Surgery Forum》(《心臟外科論壇》),使微創心臟外科作為一個全新獨立的專業出現在心外科領域,是心外科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微創心臟手術的目的,就是通過不同於傳統的手術器械和裝置,選擇新的微創傷的手術徑路,完成同樣安全可靠的心臟手術,達到減少手術創傷,縮短住院時間,加快術後正常生活工作狀態的恢復過程,增加美學效果,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手術對患者的身心傷害。

  目前,微創心臟外科的觀念在發達國家已經被醫生及患者廣泛接受,國內一些全國及大的地區心臟中心已經開展微創心臟手術,例如北京安貞醫院、上海中山醫院等已經常規開展微創二尖瓣修復或置換、主動脈瓣置換、房室間隔修補等手術。

  其中北京安貞醫院的微創二尖瓣和主動脈瓣雙瓣膜置換+三尖瓣成形+房顫射頻消融術,先心病方面的微創心內膜墊缺損、三尖瓣下移畸形修復術,三支病變的微創冠脈塔橋手術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一、微創心臟手術的慨念、方法、特點及應用現狀:

  廣義的微創心臟手術包括內科的導管介入手術,所有外科小切口直視下手術,胸腔鏡下和機器人完成的手術。

  本文僅就外科領域微創手術作介紹。

  1、 直視微創手術:

  (1)傳統小切口手術:自1992年Wilson等報道了部分胸骨切口後,逐漸有大量小切口手術被用於臨床,由於這類切口術後疤痕小,較美觀,因此,受到病人的好評。病人強烈的願望,是醫生實施小切口手術直接的動力。由於小切口手術不需要特殊的輔助裝置,因此,臨床應用相對容易,這便使小切口手術得到了廣泛的開展。

  國外已經有大量關於小切口心臟手術的報道,國內多數開展心臟手術的單位也曾經開展或嘗試過小切口心臟手術。目前國內開展的小切口手術大多采用胸骨上段小切口、胸骨旁小切口、胸骨完全橫斷法、胸骨下段法、右胸骨窗法和左胸骨窗法等方法。

  這些傳統徑路的小切口手術都有其明顯的侷限性,首先,體外迴圈插管經手術切口,這就必然要擴大切口;其次,這些小切口幾乎都要切斷胸骨或肋骨,部分要毀損重要血管或組織,這就造成了雖然外觀上切口相對較小,但內在的創傷並不小的矛盾,違背了微創的初衷。所以近年來已經逐漸被下述“真正的”微創手術所替代。

  (2)“真正意義上的”直視微創手術:常規手術切口4―6釐米,幾乎都經肋間徑路到達心臟手術部位,不需要切斷胸骨或肋骨,體外迴圈插管經股動靜脈及頸內靜脈置入(閉式負壓體外迴圈技術),藉助特製的手術器械完成大部分心臟手術,包括所有瓣膜手術(單瓣、雙瓣、三瓣膜的置換和/或修復+射頻消融術)、大部分先心病矯治術、單支及多支血管病變的冠脈搭橋術、房顫射頻消融術等。

  這種通過特製手術器械施行的直視微創手術,具有明顯的優點:應用範圍廣(可以完成大部分心臟手術),創傷更小,多數患者無需術中用血,恢復正常工作生活的時間更短,術後美觀效果更好,因而是現在國際上普遍採用的直視微創手術技術。國內也有一些心臟中心逐漸採用這種新的直視微創手術技術。

  現在瓣膜病常規採用微創技術,包括二尖瓣置換或修復、二尖瓣+主動脈瓣置換+三尖瓣成形+射頻消融。絕大部分先天性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心內膜墊缺損、心內型肺靜脈畸形引流、三尖瓣畸形等,部分不能耐受大開胸手術或要求微創手術的搭橋病人,均選擇微創手術。

  2、電視胸腔鏡輔助下的心臟手術

  人們對手術切口及手術入路創傷的認識是胸腔鏡用於臨床心臟外科的主要原因,這種手術被稱為電視胸腔鏡輔助的心臟手術。其用途可以有兩個方面,一是作為輔助的手段,僅用於改善顯露;另一個用途是全胸腔鏡下的心臟手術。

  這種手術最早由Chang等在1996年報道,以後不少作者也進行了嘗試,完成的手術包括房間隔缺損修補術、部分室間隔缺損修補術、單純主動脈瓣手術或二尖瓣手術及單支冠脈搭橋手術等。胸腔鏡能提供良好的視野,使手術操作可以通過非傳統切口完成,從而使損傷進一步減小。

  這種手術的優點包括切口小、比較隱蔽、損傷小、出血少等,多數作者認為這種手術是一種較為肯定的微創手術。但就目前國內報道的文獻顯示,僅一個房間隔缺損修補術就需要三個切口,切口總長度也在125px左右。

  電視輔助的心臟手術需要一些特定的技術支援,這些技術包括:

  (1)熟練的胸腔鏡操作技術;

  (2)特定情況的體外迴圈建立及維持技術;

  (3)緊急情況出現時的應急處理方案等。

  3、 機器手臂完成的手術----機器人手術

  外科醫生離臺操作機器人通過伸入患者胸腔的機器手臂完成心臟手術,可以施行房間隔缺損、部分室間隔缺損的修補、未閉動脈導管結紮術,二尖瓣置換或成型手術,單支前降支或對角支的冠脈搭橋術等。缺點是需要購買昂貴的機器人,手術費用很高,適用範圍小。目前國內外對機器人手術的應用前景還存在較大的爭議。國內有少數幾家醫院嘗試性開展該手術,以解放軍總醫院開展的較早較多。

  4、 介入方法在心臟外科中的應用

  雜交手術,主要適用於冠脈搭橋術。既採用經皮導管介入的方法處理迴旋支或 右冠脈病變,微創的方法完成左乳內動脈-前降支的吻合術,已被較多文獻證實效果良好。但治療費用相對增加。

  二、 微創心臟外科手術研究和發展的方向

  綜上所述,目前對微創心臟外科手術的應用和研究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臨床上依然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

  以下內容的研究對微創心臟外科手術的發展將具有重要的意義:

  (1)心臟手術創傷機制的研究,可為進一步減小創傷提供理論依據;

  (2)心肌保護的研究,有利於減少手術過程中心肌的創傷;

  (3)相關手術器械的改進,可使相應的微創手術更容易開展;

  (4)明確各種心臟外科手術疾病外科治療的適應證,有利於最合理微創治療手段的選擇;

  (5)摸索出新的微創治療手段。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