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耳鼻喉科 主任醫師 樑俊薇

  突發性耳聾是耳鼻咽喉科常見的急證之一, 近年來其發病呈逐年上升趨勢,多數患者發病與精神壓力、負性生活事件等不良情志密切相關,研究發現突發性耳聾患者多具有強烈的好勝心,時間緊迫感,易激動等性格,發病後易導致抑鬱、煩躁等不良情緒,影響疾病的預後。

  中醫學的情志內傷致病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本文擬通過中醫理論結合現代研究,對其相關性進行簡要分析,以期為突發性耳聾的治療提供有益的思路。

  1、情志內傷首先傷肝。

  情志內傷是中醫學病因理論之一。中醫學認為,情志活動與五臟的生理功能息息相關,尤其與肝的關係優為密切,有“肝主情志”之說。因肝為將軍之官,肝藏血,主疏洩,喜調達,惡抑鬱,體陰用陽。正常的情志活動主要依賴於氣血的正常執行。若暴怒傷肝,肝火上炎,或肝氣不舒,情志不遂,均可致肝體失柔,肝氣鬱滯,氣血執行失常,引發全身疾病。

  2、耳與肝膽關係密切:

  2.1耳的生理功能與肝密切相關

  肝藏血,人體各臟腑器官的功能均需肝對血液的調攝作用,猶如《素問・五臟生成篇》所云:“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走…”等。聽覺是耳的主要生理功能,亦需要肝血的供給與濡養方能完成,耳受血始能聽,若肝血空虛,耳受血不足,血虛及陰,耳竅失養,則出現聽覺失聰,耳鳴眩暈等症。

  肝的疏洩功能對保持聽覺的聰敏亦有一定的協調作用,肝的疏洩功能正常則氣機條達,耳竅通利,聽覺聰敏。同時,肝主疏洩,有主風主動的生理特性。耳主位覺,助體平衡,故肝的疏洩、主動特性與耳主位覺助身體平衡有密切聯絡。若肝失疏洩,氣機不暢,或肝鬱化火,肝火上擾,可導致耳鳴、耳聾、眩暈等z症。

  2.2肝膽經絡與耳竅密切聯絡:

  膽為中精之腑,中正之官,少陽膽腑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行至耳後完骨,如《靈樞・經脈》篇曰:“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故膽氣條暢,中正不亂,膽腑暢通,精氣上輸,則耳脈經氣流暢,耳竅清靈,身正不傾。肝與膽相表裡,肝之經絡與耳竅亦有密切聯絡。故有“耳病實則少陽”之說。

  3、情志不遂、肝膽不利是突發性耳聾的發病之源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各種社會壓力的加大,致突發性耳聾的發病趨勢逐漸升高,患者發病多與不良情緒有關,突聾患者心理異常發生率較高,其主要病因病理皆與肝膽失調密切相關;肝膽功能失調是突發性耳聾的主要致病因素,肝為將軍之官,主升發疏洩,若暴怒傷肝,肝氣鬱結而上逆,阻塞清竅,或情志抑鬱,鬱而化火,肝火傷陰,不能制陽,肝陽上亢,陽亢之極則致肝風內動,故出現暴聾、暴鳴、眩暈等症狀。肝膽不利對耳竅的影響雖然是多方面、多環節、多途徑的,但其基本病理變化是肝火上擾,瘀血阻絡,耳竅失養。

  其引起突發性耳聾的現代病理機制可能是由於患者情緒突然變化,引起神經體液調節的改變,血液瘀滯,增加機體對生物化學刺激的生理反應,致使交感神經系統活動失調,導致內耳供血不足,引起組織水腫,缺氧及代謝紊亂,使內耳末稍感受器受損。

  4、情志傷肝與心理應激病理機制有一定的相通性

  心理應激是現代醫學病理過程之一。研究認為,肝為調適心理應激的先天決定因素之一。人體調節應激反應核心是肝,肝通過對氣血、津液和情志等方面的影響,調節人體的應激反應。肝主疏洩的功能可維持和促進全身氣血的正常執行,調適各臟器對應激的反應;肝藏血、調節血量的功能可改善微迴圈,促使全身血液在應激狀態下的再分佈。周萍等認為中醫情志致病與現代心理應激理論在認識方法上有很大的相同之處。肝在志為怒,負性生活事件是怒致病的始發因素,所以怒致病與心理應激之間有一定的相通性。

  5、防治突發性耳聾重視情志調節,從肝膽論治療效顯著

  由於肝膽不利所致耳聾,或因肝氣鬱結,瘀阻耳竅,鬱而化火,或因暴怒傷肝,肝火上炎,耳竅失清,或因肝火傷陰,陰不制陽,肝陽上亢,患者多有耳鳴如潮,或如風雷聲,每因鬱怒之後症狀突然加重,聽力下降,伴面紅目赤、頭痛、眩暈、夜寐不安、心煩等症狀,多見舌紅苔黃或膩,脈弦而有力。

  故防治本病應重視情志調節,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配合心理疏導;治療應清肝理氣,活血通竅。我們在多年臨床實踐中,重視情志因素與突聾的關係,從肝論治突發性耳聾,自擬經驗用方清肝通竅湯(柴胡、龍膽草、鉤藤、黃芩、梔子、白芍、生地、酸棗仁、遠志、丹蔘、葛根、菖蒲、川芎等),臨床應用多年,療效顯著。

  情志因素致突發性耳聾的發病機理還需要我們進行進一步的深入的研究,以期為突發性耳聾的防治提供可靠地理論依據及有效的治療方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