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段脊柱的主要功能是承受頭顱重量和維持頭顱平衡,頭部的功能的實現是通過頸椎體及其各聯接結構複雜而嚴密的組織活動調節來完成,就是說“活動”是其功能實現的關鍵,若失去“活動”,則其“動”的力學平衡失調,其靜力學和穩定性不能隨時調節,脊柱的剛度和強度異常,內源性和外源性穩定受到破壞,則頸椎的壓縮、牽引、扭轉、剪下等載荷出現改變,從而導致異位壓迫或化學刺激而引起及頸椎病。維持頸椎外源性穩定的動力因素主要為肌肉。頸部肌肉包括對頸椎前屈、後伸、側屈、旋轉等肌群,前屈的肌群尤以頸長肌在C4之間分別止於椎體和橫突。如一側肌肉收縮時,在同樣拉力下,因力臂不等而易使C4-C5之間分別受力不均而產生旋轉移位,兩側的肌肉力量不均產生不平衡。後部後伸側屈的肌肉主要是頭夾肌,斜方肌、胸鎖乳突肌、頭長肌、頸長肌、肩胛提肌等分析其肌肉附著C5相對薄弱,C4-C5頸椎的穩定性最差,因此,在軟組織疲勞損傷、外傷肌肉痙攣所導致的內外平衡失調中,易造成C4、C5為主的頸曲線變化、椎體後緣、鈞椎關節、小關節等的病理改變。創傷可導致後部肌力的減弱,關節囊的和後部肌肉,長期的勞損可後部肌力的減弱,關節囊的撕裂,韌帶的疲勞繼之喪失後部結構對脊柱的有效支援。後部肌肉在脊柱運動方面上起主導性的支撐作用,但是如果脊柱上持續載荷,無論是靜態還是動態載荷,均可導致肌肉難以支援而引起脊柱的變形。缺少適當的脊柱限制因素時則發動態不穩脊柱半脫位,這些加速了頸椎的退變。頸椎病必然導致肌肉力量減弱、 機化、粘連、使肌肉、韌帶彈性減退。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康復科高振梅
頸部肌肉功能鍛鍊作用①充分發揮了頸部肌肉的運動自我調節作用,加強了組織的自我保護能力,調整椎間小關節的紊亂,鬆解小關節之間的粘連。②通過功能鍛鍊對血液產生水泵作用,促進受累組織的血液迴圈,減輕組織的腫脹,消除神經根炎症及水腫,鬆解肌痙攣,防止肌萎縮。增加了肌肉的代謝,提高肌張力,使肌肉的傳導性、收縮性和反應性均得到改善。③骨的適應性的代謝,使骨質的有機成分增加,無機成分減少,使骨的強度、韌性增加。頸部肌肉功能鍛鍊平衡肌張力以保持頸椎的穩定性,從而有效地起到保護作用,提高其代償功能與適應能力校正不良體姿或糾正一定的生理曲度,加強椎間盤及脊柱骨關節的穩定性。
頸部肌肉鍛鍊不易較多的頭部旋轉,較多的頭部旋轉、搖頭動作,不論是順或逆時針方向,頸項肌均處於鬆弛狀態,可能使骨間軟組織遭受進一步損傷,平衡進一步破壞,而甚至使病情加重不利。何種頸椎肌肉功能鍛鍊能安全有效恢復其外源性穩定-肌肉的動力平衡,保持或增強肌肉與頸椎關節韌帶的代謝,調節平衡。在鍛鍊中應注重頸椎相對制動,鍛鍊動作宜在頸項肌肉緊張狀態下進行,動作不可快,提倡頸肩背後伸功能鍛鍊,既能夠鍛鍊過多的曲屈牽拉勞損的頸部後方的肌肉,能避免頸部活動不當的破壞,頸部軟組織有效的鍛鍊。通過我們的體會這特種頸肩背後伸既能夠避免頸椎過渡的活動造成的損傷,又可以鍛鍊重建外源肌肉的穩定,保持內外一個新的平衡穩定。
能夠有效延緩頸椎病的發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