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內科 主任醫師 郝恩魁

心力衰竭是一種常見病,也是一種容易被人忽略的多種心臟疾病的表現狀態,由於近20年心臟疾病譜的變化,心力衰竭也逐漸變得隱匿、遷延,無症狀性心力衰竭患者佔一半甚至更多比例,目前看來早期70%以上的預防治療工作應該在住院治療之外,而這段時間患者往往不知情也不重視;大醫院收治症狀性心衰患者已經很吃力,床位非常緊張,而對院外這些患病人群往往難有精力和渠道去關注;我國現階段基層醫院技術力量薄弱,獲信任程度差,社會上醫學科普教育是空白,因此有關心力衰竭大醫院主導下的基層醫院管理以及科普教育非常有必要普及。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心內科郝恩魁

首先我們簡單闡述心力衰竭機理,心臟是一個泵,負責運送血液迴圈到全身,分秒不息,因此心臟是一個永不停息的器官,因此一旦心臟功能不能提供足夠的泵出功能,心力衰竭就會發生。目前我國最多引發心力衰竭的心臟疾病是冠心病,最新資料約達到70%-80%,而這其中心肌梗死發生率超過60%,這些病人的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生率也達到60%及40%以上,這些因素都會造成心臟供應血管的狹窄和閉塞,造成心肌的損傷而導致心力衰竭。

心臟是人體的唯一器官,不像肺臟、腎臟等器官有雙側器官以備用,因此心力衰竭初次發作往往來勢洶洶,場面凶險。目前最近10年的心血管醫學發展也體現在這些急性、初次發作的心力衰竭的搶救上,比如近年來發展最快的冠狀動脈搭橋術、冠狀動脈內支架術,搶救了無數冠心病病人生命,通過這些技術,挽救和儲存了因冠脈缺血而即將壞死的心肌,也治療了一部分因急性心肌梗死而誘發的心力衰竭。同時,主動脈內氣囊反搏術、新型的抗心力衰竭藥物也對初發、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療,較10年以前有明顯的提高。

但也正是這樣的技術發展,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數量在近10年來迅速增加,從而使心力衰竭的防治重心也發生了轉變,為什麼會這樣呢?實際上,心臟儘管是單一器官,但它有極強的自適應能力和能力儲備力和潛能,一旦它從第一次重大打擊恢復過來,它會很快的通過自適應和重塑,以達到“使用壽命”的延長,在這個過程中,患者臨床症狀不明顯,也能生活自理和參加社會活動。現代技術使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由20年前的30%降到目前的1%-5%,也使存活的病人明顯增加,這種自適應過程變得普遍,隨著人們的壽命進一步增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數量明顯增加,住院人數比例也明顯增加,心力衰竭的防治重心明顯發生轉移。

目前醫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絕大多數是症狀性心衰,是心臟功能失去代償的患者,大多數患者以後還會可能再次發作多次住院治療的,從症狀性心衰第一次發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或類似引起心臟自適應發生事件)到患者發展到終末期,這段時間實際上是很長的,存在很好的治療視窗。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