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外科 副主任醫師 郭偉

  膽囊結石主要為膽固醇性結石或以膽固醇為主的混合性結石,膽囊結石主要見於成年人,女性常見,尤以經產婦和服用避孕藥者常見。大多數病人可無症狀,稱為無症狀膽囊結石。都是在體檢的時候才發現,很多人有膽囊結石,但是沒有症狀,所以不重視。膽囊結石的典型症狀為膽絞痛,只有少數病人才會出現,這點值得注意。其他常表現為急性膽囊炎或慢性膽囊炎的症狀。主要臨床表現包括:

  一、上腹隱痛:多數病人僅在進食過量、吃高脂食物、工作緊張或休息不好時感到上腹部或右上腹隱痛,或者有飽脹不適、噯氣、呃逆等,易被誤診為“胃病”,在診斷的時候必須進行鑑別診斷。

  二、膽絞痛:典型的表現為病人常在飽餐、進食油膩食物後或睡眠中體位改變時,由於膽囊收縮或結石移位加上迷走神經興奮,結石嵌頓在膽囊壺腹部或頸部,膽囊排空受阻,膽囊內壓力升高,膽囊強力收縮而引起絞痛。疼痛位於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陣發性,或者持續疼痛陣發性加劇,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可伴噁心、嘔吐。部分病人因痛劇而不能準確說出疼痛部位。首次膽絞痛出現後,約70%的病人一年內會復發,隨後發作頻率會增加。

  三、膽囊積液:膽囊結石長期嵌頓或阻塞膽囊管但未合併感染時,膽囊黏膜吸收膽汁中的膽色素。分泌黏液性物質,形成膽囊積液。積液呈透明無色,又稱為白膽汁。

  四、Mirizzi綜合徵:Mirizzi綜合徵是特殊型別的膽囊結石,由於膽囊管與肝總管伴行過長或者膽囊管與肝總管匯合位置過低,持續嵌頓於膽囊頸部的和較大的膽囊管結石壓迫肝總管,引起肝總管狹窄,反覆的炎症發作更導致膽囊肝總管瘻管,膽囊管消失、結石部分或全部堵塞肝總管而引起。臨床表現為反覆發作膽囊炎及膽管炎,明顯的梗阻性黃疸。膽道影像學檢查可見膽囊或增大、肝總管擴張、膽總管正常。

  五、其他:

  1、小結石可通過膽囊管進入膽總管內成為膽總管結石;這時候可導致黃疸。

  2、很少引起黃疸,較輕;因為膽囊結石並不導致膽總管的阻塞,膽汁流出並無受阻,不會發生黃疸。

  3、結石及長期的炎症刺激可誘發膽囊癌。

  4、膽總管的結石通過Oddi括約肌嵌頓於壺腹部導致胰腺炎,稱為膽源性胰腺炎;這是在中國急性胰腺炎最常見的原因。

  5、因結石壓迫引起膽囊炎症並慢性穿孔,可造成膽囊十二指腸瘻或膽囊結腸瘻,大的結石通過瘻管進入腸道引起腸梗阻稱為膽石性腸梗阻。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