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內科 副主任醫師 宋雨光

  氣胸(pneumothorax)是指氣體進入胸膜腔,造成積氣狀態,稱為氣胸。多因肺部疾病或外力影響使肺組織和髒層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細微氣腫泡破裂,肺和支氣管內空氣逸入胸膜腔。因胸壁或肺部創傷引起者稱為創傷性氣胸;因疾病致肺組織自行破裂引起者稱“自發性氣胸”,如因治療或診斷所需人為地將空氣注入胸膜腔稱“人工氣胸”。氣胸又可分為閉合性氣胸、開放性氣胸及張力性氣胸。自發性氣胸多見於男性青壯年或患有慢支、肺氣腫、肺結核者。本病屬肺科急症之一,嚴重者可危及生命,及時處理可治癒。

  不同型別的氣胸如何治療?

  一、自發性氣胸的治療

  氣胸的治療目的是促進患側肺復張、消除病因及減少復發。基本治療措施包括保守治療、排氣療法、防止復發措施、手術療法及防治併發症等。

  1、保守治療

  包括臥床休息,氧療以及酌情鎮痛、鎮靜、止咳、通便等以祛除誘因。體弱、營養狀態欠佳者適當給予支援治療。

  (1)症狀輕微的原發性氣胸

  對症狀輕微的閉合性小量自發性氣胸患者只需保守治療。氣胸量小於15%的患者中超過80%的患者進行臨床觀察即可,期間發生持續漏氣的機率很低。並且,單純觀察的氣胸病例的複發率低於行胸腔穿刺干預者。

  (2)症狀輕微的繼發性氣胸

  對於小量(<1cm)繼發性氣胸或者沒有臨床症狀的孤立性肺尖部氣胸患者可考慮進行保守治療,但是建議住院觀察。

  (3)症狀性原發性或者繼發性氣胸

  這些患者不適合保守治療,需要積極治療,包括抽氣或者胸腔插管引流。小量氣胸(<2cm)患者出現明顯呼吸困難可能提示為張力性氣胸。

  2、排氣療法

  (1)單純抽氣

  小孔導管(14-16G)抽氣與大孔徑(>20F)的胸腔引流管的治療效果相當,它的優點在於可以減輕疼痛評分並縮短住院天數。

  對繼發性氣胸進行單純抽氣治療後應該收入院觀察24h以上,如果病情無好轉就需要進行插管引流。單純抽氣對於大量繼發性氣胸(≥2cm),尤其是年齡超過50歲的患者的失敗率高,且複發率也高,開始就應該考慮插管引流。同時要對肺基礎疾病進行積極的治療。統計學分析表明單純抽氣治療的成功率為30%-80%。如果抽氣的總量在2.5L以上,則考慮存在持續漏氣而肺復張的可能性較小,此時應選擇小導管插管引流。

  對原發性氣胸初次單純抽氣復張失敗的患者中有超過三分之一以上的患者可以通過第2次抽氣復張。失敗後再考慮進行小導管插管引流。

  (2)肋間插管引流

  視情況採用小胸導管(13F)或較大的導管胸腔閉式引流。有一項研究表明採用小胸導管(13F)治療氣胸的成功率低,並建議採用較大的導管,然而後來的研究結果並不與此相符,認為較小口徑的胸導管效果更好,目前尚未推薦為首選治療,這還需要更多的經驗。與大口徑胸導管引流系統相比,採用小口徑胸導管引流系統的平均引流時間為2天至4天不等。這些研究均未發現導管阻塞的問題。通過小導管內建套管系統仍可進行化學性胸膜固定術。若出現胸腔積液和大漏氣且超過小導管的引流能力時,那麼採用小導管很容易失敗,而選擇較大的導管則比較有利。

  3、手術治療

  出現下列情況是需考慮外科手術治療:

  ①同側復發的氣胸;

  ②對側首發的氣胸;

  ③同時發生的兩側自發性氣胸;

  ④肋間引流5~7天后持續性漏氣或肺未能復張;

  ⑤自發性血氣胸;

  ⑥高風險職業(如飛行員、司機等);

  ⑦懷孕。

  患者的意願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部分初發氣胸的患者即便不是因為職業因素,在權衡復發的風險與慢性疼痛、軀體不適以及醫療花費的利弊之後,也選擇手術治療。

  (1)開胸手術

  為了預防氣胸復發,在胸膜漏氣的部位進行燒灼、結紮或縫合併發的肺大皰以關閉漏口是必要的。開胸手術的術後氣胸複發率很低。肺大皰結紮/切除、開胸胸膜剝脫術以及肺尖或全肺壁層胸膜切除術的失敗率均低於0.5%。氣胸患者胸廓切開術併發症的綜合發生率為3.7%,大多數為痰液瀦留和術後感染。一般而言,開胸手術採用單側肺通氣,在外側胸廓切開進行髒層胸膜切除術、肺切除術、肺大皰結紮或胸膜剝脫術。

  (2)電視輔助胸腔鏡手術(VATS)

  與外科手術相比,對VATS治療自發性氣胸的資料較少,就併發症、住院時間而言,VATS比開胸手術有優勢。最小創傷性手術的併發症發生率可能與開胸手術相似,8~12%。VATS術後氣胸的複發率為5~10%,高於開胸手術的1%。儘管在胸腔鏡下進行肺大皰切除術、胸膜切除術、胸膜剝脫術以及外科性胸膜固定術成功率都很高,然而有人擔心在吸入一氧化氮區域性麻醉下進行VATS會引起進行性單側肺通氣困難,並且還會增加檢查整個髒層胸膜表面的難度,以及增加遺漏漏氣肺大皰的風險。

  有研究表明,VATS可能更適合年輕複雜性或複發性原發性氣胸患者,而對繼發性氣胸則不太適合。對於繼發性氣胸患者,開胸手術並進行胸膜修補仍是目前推薦的方法,而VATS應該作為由於肺功能太差不能耐受開胸手術患者的備選方案。

  二、氣胸的併發症及其治療

  1、血氣胸

  氣胸出血系胸膜粘連帶內的血管被撕斷所致,肺復張後出血多能自行停止。如持續出血不止,排氣、止血、輸血等處理無效,應開胸手術止血。

  2、膿氣胸

  由結核分枝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桿菌、厭氧菌等引起的乾酪性肺炎、壞死性肺炎及肺膿腫可併發膿氣胸,應緊急排膿和排氣,並選擇有效的抗菌藥物治療(全身和區域性)。支氣管胸膜瘻持續存在者需手術治療。

  3、縱隔氣腫和皮下氣腫

  張力性氣胸抽氣或行閉式引流術後,可沿針孔或切口出現胸壁皮下氣腫。高壓的氣體進入肺間質,循血管鞘經肺門進入縱隔,繼沿筋膜進入頸部皮下組織及胸腹部皮下。因縱隔內大血管受壓,可出現胸骨後疼痛、氣急、發紺、血壓下降、心濁音界縮小或消失、心音遙遠,縱隔區可聞及與心跳一致的破裂音。X線胸片見皮下和縱隔旁出現透明帶。皮下氣腫及縱隔氣腫多能隨胸膜腔內氣體排出減壓而自行吸收,如縱隔氣腫張力過高而影響呼吸和迴圈時,可作胸骨上窩穿刺或切開排氣。

  三、其他型別罕見氣胸

  1、妊娠合併氣胸

  雖說女性氣胸的發生率低於男性,但是育齡期婦女氣胸並不少見。懷孕和分娩階段氣胸的複發率較高,由此給母親和胎兒帶來潛在危害。早期的文獻推薦積極的治療方式,如長時間的胸腔引流、胸廓切開、或提前中止妊娠。近年觀點發現了變化,認為保守的治療方式可以獲得同等的療效。如果孕婦沒有呼吸困難、胎兒無不適、氣胸量<2cm則可以暫時觀察。若存在持續漏氣則建議胸腔插管引流。在分娩之後可選擇創傷小的電視輔助胸腔鏡手術(VATS)以避免以後妊娠時再次復發。

  為了避免氣胸在自然分娩和剖腹產時復發,最安全的方式是在硬膜外麻醉下利用產鉗或吸引器在足月前將胎兒引出。如果必須選擇剖腹產手術,針刺麻醉較為適宜。

  2、月經性氣胸(Catamenial pneumothorax,CPTX)

  是自發性氣胸的一種特殊型別,臨床上以女性反覆發作在月經週期的自發性氣胸為特徵,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可能與子宮內膜異位症和膈肌缺孔有關。好發於右側,但左側或雙側也有發生。患者常合併盆腔、胸、腹腔等部位子宮內膜異位症和膈肌小缺孔的存在。子宮內膜異位於膈肌和/或胸膜、肺,在月經週期發生異位子宮內膜的自發性脫落,引起自發性氣胸是CPTX的主要原因。此外,月經期不均勻的宮縮,促使氣體進入宮腔,經輸卵管進入腹腔,此時閉塞膈肌微孔的異位子宮內膜脫落,膈肌通道開放,氣體進入胸腔而發病。

  月經性氣胸的治療需要呼吸科、胸外科和婦產科醫生的協作。通過改變患者月經週期,避免發生子宮內膜脫落,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此法適用於年齡較大、不需生育的患者。對於明確CPTX子宮內膜異位部位,內科治療效果不好、張力性氣胸、有顯著胸膜增厚至肺膨脹不全者、10~19歲的青少年患者手術治療是最好的選擇。可選擇單純膈肌缺孔修補術、部分膈肌或胸膜切除術、肺部分切除加摺疊縫合或單純縫合。對於非育齡期婦女,也可選擇婦科手術包括輸卵管結紮術、部分卵巢切除術、子宮切除術等。手術切除可使氣胸複發率降至2%以下,療效最確切為開胸術加婦科手術(尤其子宮切除術),幾乎無復發。

  3、艾滋病(AIDS)合併氣胸

  超過5%的AIDS的患者合併氣胸,且40%的患者為雙側氣胸。自發性氣胸患者中合併AIDS的比例將近25%。肺孢子蟲病(卡氏肺囊蟲肺炎)是AIDS患者發生氣胸最重要的危險因子,影像學表現為囊腫、肺膨出或肺大皰。研究顯示戊雙脒氣霧劑預防治療是氣胸發生的獨立危險因子。此外,全身糖皮質激素的應用也是這類患者發病的危險因素。

  AIDS患者發生卡氏肺囊蟲的感染併合並氣胸的患者,往往存在持續漏氣、治療難度大、復發及死亡率較高等特點。並且,患者免疫抑制的程度越重,及CD4數量越低,氣胸的治療效果越差。治療方法包括胸腔閉式引流、胸膜剝脫術或胸膜部分切除術。單純抽氣治療往往很難奏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