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胸外科 主任醫師 支修益

  肺癌是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及死亡率均位於惡性腫瘤的第一位,成為公認的危害人類健康的殺手。肺癌的預後與臨床分期密切相關,由於症狀及體徵出現較晚,80%的患者在首次就診時即已出現轉移,因喪失了手術機會而致5年生存率僅有16%,與此相反,Ⅰ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達到90%。若能在發病早期發現,便可能有效改善肺癌患者的預後。

  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篩查方案,對高危人群進行簡單而有效的篩查是臨床工作的重點。目前所用的篩查方法主要有如下方法。

  1、痰細胞學檢測

  肺癌篩査方法中,痰細胞學檢測是最傳統也是最早期的手段,從1930年至今沿用,其優點在於特異性高,並且可對腫瘤進行病理分型。但因為細胞學檢測受諸多因素影響,敏感度較低,且與病灶部位和病理型別相關,因此痰細胞學檢測在篩查中的作用大大受限。

  2、X線胸片

  從20世紀50年代起,利用胸部X線胸片進行肺癌篩查的臨床試驗便在世界各地開展起來。在1970年,X線胸片在肺癌篩查中的作用被認可,因與對照組相比,X線胸片篩查出的肺癌相對早期,預後相對較好。考慮到早期臨床試驗在方法學方面存在著較明顯的不足,這些矛盾的臨床資料導致X線胸片在肺癌篩查中被廣泛認為是無效的。美國癌症協會在1970年推薦在目前吸菸者及既往吸菸者中使用X線胸片進行肺癌篩查,在1980年卻取消了這項推薦。1990年開始的前列腺、肺、結直腸和卵巢腫瘤篩查試驗在2011年發表的結果再次指出,每年利用X線胸片進行篩査並沒有有效降低肺癌的病死率。

  但毋庸置疑的是,X線胸片單獨或者聯合痰細胞學檢查能夠篩查出相對早期的肺癌,與患者的預後相關,儘管目前尚無證據支援X線胸片可以降低肺癌的病死率,但不否認X線胸片在肺癌篩查中的作用。X線胸片的敏感度主要取決於病變的大小和位置、影像質量以及醫生本身的技術水平。若肺部病灶較小或靠近縱隔,或者閱片醫師本身的失誤,會導致X線胸片檢測的敏感度降低。因此,臨床工作人員逐漸在更新、更敏感的影像技術中尋找適合於肺癌篩查的手段。

  3、低劑量螺旋CT掃描

  低劑量螺旋計算機斷層掃描(LDCT)是自X線胸片之後肺癌篩查的新技術,也是近年來國內外臨床研究的熱點。與普通CT平片相比,LDCT的優點在於其放射劑量僅為其1/6,卻能檢測出直徑近2mm的肺部結節,敏感度是X線胸片的10倍,並且LDCT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對病灶進行三維重建,利於對病灶性質進行分析並進行隨訪。總體而言,LDCT既可以降低受檢人員的放射線暴露時間又能獲取足夠的胸部影像,因此逐漸成為肺癌篩査的主要方法。

  1990年起,歐美國家開展了LDCT篩查肺癌的臨床研究,目前的主要研究包括了法國的DEPISCAN新影像學技術與分子診斷檢測和篩查早期肺癌、義大利的多中心肺檢測試驗(MILD)、丹麥的肺癌篩查試驗(DLCST)、義大利的肺癌CT篩查試驗(ITALUNG)、荷蘭比利時的肺癌篩查試驗(NELSON)以及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NCI)的國家肺癌篩查試驗(NLST)。

  NCI在2011年8月在《新英格蘭雜誌》上發表了NLST隨訪6.5年的結果,這項關於肺癌篩查的多中心、前瞻性的薈萃分析共納人53454例受試者,在吸菸者中採用LDCT與X線胸片進行定期肺癌篩查。研究結果證實,高危人群接受每年I次連續3年的LDCT篩查,肺癌的病死率可降低20%,從而證實了LDCT在肺癌篩查中的重要性,為臨床應用提供了重要依據。

  基於NLST的結果,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在2011年10月首次發表了肺癌篩查指南,建議對肺癌高危人群每年進行LDCT篩査。2013年最新NCCN指南推薦在年齡超過50歲、吸菸史超過30包年、現吸菸或戒菸時間尚不足15年的高危人群中進行LDCT篩查肺癌,證據級別為Ⅰ類。根據NLST的資料,這些髙危人群應接受每年I次連續2年的LDCT篩查,再根據身體情況進行重新評估。

  除NLST之外,另有3項研究也已發表了結果,DANTE、DLCST及MILD的結果並不支援LDCT篩査肺癌與生存獲益相關。但值得期待的是,目前仍有數個歐洲臨床試驗尚在進行中,包括DLCST、ITALUNG和最大的一項NELSON試驗,後者納人15822名受試者,隨機對照LDCT與普通觀察肺癌診斷及其病死率的差別,最終結果將在2016年發表,希望這些臨床試驗的資料能夠為LDCT在肺癌篩查中的作用提供更強大的依據。

  基於目前臨床資料,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SPSTF)2013年肺癌篩査推薦指南中再次強調年齡55~80歲、吸菸指數為30包年且目前仍在吸菸或戒菸時間不足15年的高危人群應每年進行LDCT肺癌篩查。一旦患者戒菸時間滿15年或患有其他影響壽命或影響進行肺癌手術的疾病時,可中止篩查。

  當LDCT發現肺部結節後,需要根據患者有無肺癌相關風險因素進行風險評估,根據結節的惡性概率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後續檢査辦法。

  USPSTF2013年肺癌篩查推薦指南中指出:年齡、總累積菸草暴露量、戒菸時間是肺癌最重要的風險因素。其他風險因素包括特異性職業暴露、氡元素暴露、家族史、肺纖維化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

  臨床醫生根據這些風險因素、結節的影像學特徵及一定的惡性概率計算模式計算結節的惡性概率。2013年最新版美國胸科醫師協會指南中建議,根據概率的高低選擇後續CT掃描監測、非手術性的活檢(包括功能-像學檢查、穿刺活檢)及外科手術診斷。

  近年來,除美國外,日本等國也同樣在進行LDCT篩查早期肺癌的試驗。結果指出,檢出的肺癌中早期肺癌率高達80%,其中80%~90%患者可通過微創手術切除,無需進一步放療和化療。日本肺癌協會2009年公佈的最新肺癌5年生存率,從1989年的47.8%上升至1999年的62.0%,其中主要得益於早期肺癌的篩查和診斷率的提高,尤其是直徑<50mm的肺癌。

  需要指出的是,作為影像學檢査方法,LDCT也存在一定的缺點,其中最主要的是假陽性導致的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及由此產生的經濟負擔及心理負擔。目前的臨床研究指出,LDCT的結節篩査率約為20%,其中RCT的篩查概率為3%~30%,而佇列研究的概率為5%~51%。

  大部分研究發現>90%的結節是良性的。因此,進一步提高LDCT的解析度,提高篩查準確性,降低假陽性帶來的問題是肺癌篩查技術未來的方向。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具有結合病灶影像學及代謝資訊的雙重作用,在小結節的篩査和診斷中準確性明顯高於LDCT,但因費用較高,大樣本篩查尚缺乏一定的可行性,但對於最大徑<25mm的病變,PET/CT的診斷價值明顯受限。

  4、血液腫瘤學標識物

  除胸部影像學外,腫瘤標識物是細胞癌變時所分泌的活性物質,存在於癌組織及宿主體液內,對肺癌早期篩查和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從早期的痰細胞學檢測到目前的血液標本基因檢測,臨床工作人員也努力在分子生物學方面尋找適合的生物學標識物。

  癌胚抗原、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和細胞角蛋白19片段是目前臨床上常用並且認為是最有價值的肺癌標識物,這些標識物的單項檢測可能具有一定的侷限性,但聯用時肺癌檢測的陽性率明顯增高,對早期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端粒酶在惡性腫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肝癌和胰腺癌等時表達上調,與其他腫瘤標識物相比,端粒酶活性的水平可在神瘤發生早期即開始上升,從而提示了端粒酶活性可能是腫瘤早期篩查的一個有利的生物學標識物。

  迴圈腫瘤細胞(CTC)是迴圈中自由存在的惡性腫瘤細胞,從原發腫瘤或轉移部位中脫離而進人血液。近年來,新的技術已發展至可從外周血液中識別、分離和鑑定這些CTC。與傳統的侵人性方法如活檢不同,CTC代表著一類可幫助腫瘤診斷的便利資源,現已認為是原發性肺癌的轉移性標識物。進一步確認CTC在早期肺癌篩查中作用的臨床試驗目前仍在進行中。

  除上述標識物之外,另有P53抑癌基因、血漿蛋白組學、迴圈DNA、SURVIVIN蛋白及P16基因等均是目前報道的肺癌篩査指標。但值得注意的是,單一的腫瘤標識物的敏感度較低,在大樣本篩查中的作用受限,聯合使用腫瘤標識物可能會增加早期肺癌的篩查率,這也需要進一步的臨床研究結果證實。

  5、問題和展望

  一種好的篩査手段應在疾病的早期發揮作用,在特定疾病的危險人群中將患有疾病而無症狀的患者識別出來,而篩查陽性的人群應再進行評估檢測以確定是否真的患有疾病。儘管目前尚存在爭議,但現有臨床資料支援LDCT在早期肺癌篩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並且期待更多的資料來證實其作用。

  如上所述,肺癌篩査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如何確定篩查髙危人群,如對不吸菸者以及女性如何確定篩査臨界點,職業暴露和大氣汙染的影響如何考慮等;

  (2)如何提高篩查效率和準確性,避免和減少過度診斷和假陽性的發生;

  (3)醫療保險如何覆蓋等衛生經濟學考量。

  將來如能夠將傳統檢測技術與新技術進行有效的結合,一定會提高早期肺癌篩査和診斷的特異性。因此,精確鎖定高危人群,重視多危險因素的影響(大氣汙染等)是未來應該重視的問題。在篩査技術上,採用更低的射線劑量結合敏感的血清分子標識物檢測技術將會使肺癌篩査更早、更快、更準、更安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