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對人的軀體、精神、情緒和信念都是一種極大的摧殘和折磨,它毫不留情地剝奪人的尊嚴、扭曲著患者的形象、讓患者深感毫無自我價值可言。癌痛帶來的精神和心靈的痛苦常常是甚於死亡的。許多腫瘤患者都會認為“如果死亡到來,與其這樣痛苦地苟活,真的還不如有尊嚴地死去。”
確實,如果腫瘤患者都像焦裕祿一樣在肝癌晚期劇烈疼痛的時候僅靠意志剋制疼痛,這樣的生活沒有質量,更不符合醫學的人道主義精神。哪麼,當癌魔帶著疼痛的陰影襲來時,我們該如何阻斷癌痛,維護生命的尊嚴,改善生活質量,重新點燃如紅花怒放的生命火炬呢?
1、癌痛與治療同等重要
癌痛是由於惡性腫瘤破壞患者機體組織,刺激神經末梢引起的疼痛。癌症疼痛有很多的特點,其中一個特點就是它的疼痛比較劇烈。患者常常形容是“疼的不想活了”、“痛不欲生”;癌症疼痛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持續性疼痛,持續性時間比較長,出現以後很難消失,會不斷的存在。我國目前有癌症患者超過700萬,每年新發癌症180萬,死亡約160萬。其中,51%~62%的患者都伴隨不同程度的疼痛,約40%為輕度疼痛,60%為中、重度疼痛。總之,幾乎每個癌症患者,都要面臨癌痛的折磨。
但是許多患者對於疼痛這樣的似病非病的身體狀況,大多不願意或不會表達。有些患者認為“癌痛是必然的,尤其晚期患者,疼痛必不可免”、“癌痛治療也就是吃吃藥、打打針,對付對付,沒什麼好辦法”;還有的人認為過多和醫生討論疼痛,會減少醫生抗腫瘤治療的時間和精力,認為醫生不喜歡聽患者總抱怨疼痛,想做一個“好患者”,更不想增加親人的擔憂。正是在這樣特定的背景下,目前絕大多數癌痛患者並未接受規範化除痛治療,在“對付式治療”或乾脆不治療中默默忍受著劇痛。
患者對癌痛的片面認識,與中國癌痛醫學治療的滯後也有著密切關聯,不少醫務工作者對癌痛的也存在片面認識,如臨床上常有大夫忽略癌痛治療,認為消除或控制了腫瘤,疼痛自然會消失,癌痛治療無關緊要。另外,對於很多已無法接受抗腫瘤治療者,乾脆放棄包括癌痛在內的所有治療,使不少患者沒有得到有效治療。
事實證明,強忍疼痛不僅使患者感到難受,而且還會帶來一系列嚴重的影響。例如,噁心嘔吐、食慾減退、焦慮、恐懼、抑鬱、不願與人交往,各種機體功能減退,活動能力下降,如中晚期癌症患者中,疼痛比例高達80%,此時患者是非常痛苦的,在疼痛的煎熬下度日如年。不但影響進食、活動能力、甚至連大小便等正常的人體生理功能也受到限制,常常對生活和治療失去信心;疼痛不僅明顯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還會影響到治療的實施和效果。
而癌痛的治療,不僅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還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有助於抗癌治療的順利完成。在醫學上,雖然根治性抗癌治療本身能控制疼痛,但止痛顯效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在根治性抗癌治療顯效前,也有必要積極進行止痛治療,以便抗癌治療能順利完成。此外,對於已失去根治性抗癌治療機會的患者來說,止痛可能是部分患者惟一可接受的治療方法,因為止痛治療可能使腫瘤患者在無痛狀態下長期帶癌生存,爭取治療時間和機會。
所以說,治療癌痛與腫瘤治療同等重要,而且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最好兩者同步進行。目前,正確合理地應用醫療手段,90%的癌痛可以得到有效緩解,75%的晚期癌痛得以解除,生存質量明顯提高。所以,當腫瘤患者一旦出現疼痛,請不要強忍著,應儘快去接受治療。
2、治療癌痛“三階梯”
癌痛的治療是有原則的、規範性的治療。在癌痛治療的各種手段中,藥物治療是最基本、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因為藥物治療具有有效、作用迅速、風險小、費用合理等優點。目前,國內外遵循的一個重要治療原則就是世界衛生組織在20世紀80年代所頒佈的癌痛疼痛“三階梯”藥物治療方案。
所謂癌痛三階梯治療方法,就是對癌痛的性質和原因做出正確的評估,根據疼痛的程度和原因,選擇第一、第二或第三階梯的不同止痛藥物。哪麼怎樣評估癌症患者的疼痛程度呢?
我們可以用三句話來判斷腫瘤患者是否疼痛,以及疼痛的輕重。這三句話是:疼不疼,能不能忍受,影響不影響睡眠。當然,對於癌痛的分級,醫學上有更嚴格的分法,常用的是4級分級法,分別是0級、1級、2級和3級。
0級:說明沒有疼痛。
1級(輕度):說明雖有疼痛但可以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擾。
2級(中度):疼痛明顯,不能忍受,要求服用止痛藥,睡眠受到干擾。
3級(重度):疼痛劇烈,不能忍受,需要服止痛藥,睡眠受到干擾,可伴有被動體位(如扭曲身體或地上打滾等)。
第一階梯治療即對於輕度疼痛患者,主要選用解熱鎮痛類止痛藥,該類藥主要作用為鎮痛,對輕度鈍性疼痛效果好,不產生耐藥,不成癮;還有消炎、解熱、抗血栓的作用。代表藥有阿司匹林、撲熱息痛、扶他林等。在治療中還應常換藥,以減少胃腸道併發症及不良反應。
第二階梯治療即中度疼痛患者,用藥時應採取逐步向第二階梯過渡的原則,即在給予解熱鎮痛類止痛藥的同時,輔助給予阿片類鎮痛藥。應選用弱阿片類止痛藥加非阿片類止痛藥加輔助藥物。典型藥物如曲馬多。嚴格地講,曲馬多不是阿片類藥物,但是它可以作用於阿片受體,適用於中度疼痛,不產生耐藥性和成癮性。
第三階梯治療即重度癌痛患者,一般鎮痛藥及弱阿片類藥物鎮痛已不滿意,此時應向第三階梯治療過渡,需要使用強效阿片類藥物。常用的藥物有美施康定(嗎啡控釋片),若不能口服,可肛門給藥。其他強效阿片類鎮痛藥還有嗎啡、杜冷丁、芬太尼等。
三階梯治療癌痛應該遵循有規律地“按時”給藥,而那種“按需”給藥(例如只在出現疼痛時給藥)的方法是不科學的。此外,應該按照治療原則規定的用藥程式合理使用,首先從第一階梯開始,用藥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訂相應的治療方案。
臨床發現一些腫瘤患者雖然出現了疼痛但身體一般情況較好,這時往往不願意接受鎮痛治療,認為只有到了晚期(終末期)才需要應用止痛藥,尤其是阿片類止痛藥。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正確的做法應當是,不論患者的體質狀況如何,生存期長短,只要有疼痛,就應當運用各種治療手段去控制(包括三階梯止痛療法)。因為,國際衛生組織倡導的‘三階梯’藥物除痛法,並非是萬能的。“三階梯”療法的核心,是根據疼痛輕、中、重程度及患者身體情況,按不同等級給予不同藥物治療。由於癌痛原因多樣、性質複雜,臨床上不少重度癌痛患者在最後階段,即使大量增加嗎啡劑量,也不能很好除痛。所以建議患者一旦出現癌痛應積極治療;癌痛治療應首選三階梯藥物治療方案;疼痛加劇時,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調整口服止痛藥的種類和劑量。
3、阿片類,不能羞答答地用
阿片類藥物能抑制痛覺在中樞神經系統內的傳導,提高痛閾,從而達到鎮痛作用。阿片類止痛藥的消耗量是反映國家和地區癌症疼痛患者是否得到合理止痛治療的重要評價指標,目前國際上衡量一個國家鎮痛水平的指標即是嗎啡和杜冷丁的使用比例。
在我國麻醉劑使用存在一個特殊問題。因為鎮痛藥中的阿片類藥物可以成為毒品,所以很多醫生不敢應用麻醉品。此外,患者也懼怕因長期應用而導致成癮。因此,雖然阿片類止痛藥是癌症疼痛治療的關鍵性止痛藥物,但卻是推行WHO癌症三階梯止痛治療原則的重點和難點。
最近10年,用於治療中、重度疼痛的阿片類藥物的全球消耗量提高了2.5倍之多,但主要集中在歐洲和北美洲國家,許多發展中國家用於治療癌痛的阿片類藥物消耗量仍然很低。為此,聯合國國際麻醉品管制局再次敦促有關國家政府查明本國影響阿片類藥物用於治療疼痛的各種障礙,並採取措施改善其醫療目的供應。
近些年來,中國受到了麻管局的表揚。中國的嗎啡消耗量大幅提高,從上世紀80年代末年消耗 6.7公斤至現在年消耗超過600公斤,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我國麻醉藥品臨床應用各地區發展極不平衡,邊遠地區用藥水平很低。為了保持我國持續發展的趨勢,還需要作很多工作。目前,影響阿片類藥物消耗量的主要因素有:
(1)醫務人員對疼痛的認識不夠、觀念陳舊,缺乏系統培訓,約50%的腫瘤專科人員未接受過正規的癌痛緩解專案指導原則培訓和教育。
(2)雖然我國對於癌症患者使用麻醉藥一直開綠燈,但各地區執行政策不堅決,很多地區連最基本的嗎啡片都不配備,甚至我國新出臺的基本藥物目錄也沒有嗎啡片,這就直接影響了患者的用藥。
(3)成癮恐懼症”。 應該澄清一個事實,那就是嗎啡止痛不會讓患者成癮。據問卷調查,大概有67%的醫生和患者擔心使用嗎啡後會成癮,從而患上“嗎啡恐懼症”。我國相關法律法規曾經也對嗎啡的使用作過嚴格的限制,因此儘管嗎啡在臨床上有很好的止痛作用,但是無論醫生還是患者都會對此產生心理抗拒,能不用嗎啡的就儘量不用。
其實嗎啡用於癌痛治療引發成癮者實屬極少數,嗎啡在鎮痛作用上不封頂,只要增加藥量,就能使鎮痛效果增加。因此,即使隨著癌腫的進展和嗎啡耐藥性的產生,只要提高劑量,仍然能很好的鎮痛,這並非成癮。對於癌痛患者而言,關鍵是有效止痛、提高生活質量,而不是能否成癮。事實上,由於疼痛,癌症患者在使用嗎啡的過程中不會出現欣快感。我們必須走出嗎啡是鴉片類用藥的認識誤區,癌痛患者因使用阿片類藥物出現的藥物耐受和生理依賴現象與吸毒者追求心理刺激有別,因考慮到可能出現成癮而限制晚期癌症患者的阿片類藥物用量是沒有必要的,這不利於疼痛的控制和提高晚期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
總之,全社會都關注癌痛人群,正確認識癌痛治療,醫患共同攜手,阻斷疼痛,讓腫瘤患者過好有尊嚴、有品質的人生每一天!這是我們每個人的希望。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