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小兒心外科 副主任醫師 劉愛軍

  介入放射學又稱介入治療學,是近年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融合了影像診斷和臨床治療於一體的新興學科。它是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CT、超聲和磁共振等影像裝置的引導和監視下,利用穿刺針、導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過人體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創口將特定的器械匯入人體病變部位進行微創治療的一系列技術的總稱。經過3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成為與傳統的內科、外科並列的臨床三大支柱性學科。
  簡單的講,介入治療就是不開刀暴露病灶的情況下,在血管、面板上作直徑幾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經人體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裝置(血管造影機、透視機、CT、MR、B超)的引導下對病灶區域性進行治療的創傷最小的治療方法。介入治療是介於外科、內科治療之間的新興治療方法,包括血管內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療。
  介入治療的技術很多,首先可以分為血管性介入技術和非血管介入技術。大家都很熟悉的治療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冠狀動脈造影、溶栓和支架置入就是典型的血管性介入治療技術,而肝癌、肺癌等腫瘤的經皮穿刺活檢、射頻消融、氬氦刀、放射性粒子植入等就屬於非血管介入技術。按照治療疾病所屬的系統,又可分成神經介入、心血管介入、腫瘤介入、婦產科介入、骨骼肌肉介入等。
  能夠採用介入治療的疾病種類非常多,幾乎包括了全身各個系統和器官的主要疾病,當然其優勢主要在於血管性和實體腫瘤的微創治療。血管疾病方面:包括治療血管狹窄和閉塞的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和血管支架置入術、治療動靜脈血栓的溶栓治療、控制出血(急慢性創傷、產後、炎症、靜脈曲張等)、血管畸形以及動靜脈瘻與血管瘤的栓塞治療、預防肺栓塞的下腔靜脈濾器、治療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的經頸靜脈途徑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S)技術、各種血管造影診斷、靜脈取血診斷等等。腫瘤性疾病方面:包括腫瘤的供血動脈栓塞與藥物灌注、術前栓塞腫瘤血管、腫瘤經皮穿刺活檢、射頻消融、冷凍消融(氬氦刀)、放射性粒子植入等。非血管介入技術包括各種經皮穿刺活檢術、各種非血管性腔道的成形術(包括泌尿道、消化道、呼吸道、膽道等狹窄的擴張和支架)、實體瘤區域性滅能術(經皮穿刺瘤內注藥術、射頻消融術)、囊腫膿腫引流術、造瘻術(胃、膀胱等)、膽道結石和腎結石微創取石術、骨轉移或椎體壓縮骨折的椎體成形術、神經叢阻滯術治療慢性疼痛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