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主任醫師 孟祥靖

  頸動脈狹窄可明顯地增加腦缺血的發作及腦梗塞的發生率,應及時治療。目前頸動脈狹窄有兩種治療方法: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和頸動脈支架置入術。近十年來,許多大宗的回顧性研究顯示,頸動脈支架置入治療頸動脈狹窄有較高的成功率,且創傷小,無麻醉意外,更適合於高危人群等特點,有進一步取代頸動脈內膜切除治療頸動脈狹窄的可能。

  一病因及原理

  頸動脈狹窄可由動脈粥樣硬化,多發性大動脈炎,手術及放射損傷引起,最常見於動脈粥樣硬化。支架置入作用於狹窄區域性,硬化斑塊被擠壓,血管再成形,使管腔擴大,遠端供血得以改善,從而預防腦中風的發生。

  二哪些患者應高度懷疑頸動脈狹窄

  1、反覆發作TIA:反覆出現一側肢體無力或面部麻木,言語不清,一般在24小時內恢復者。

  2、頭暈,已除外椎基動脈供血不足者。

  3、有多年高血壓病史,糖尿病史。

  4、頭顱CT或MRI提示有腦梗塞的患者。

  三、頸動脈狹窄的患者應作哪些檢查

  1、頸部血管B超及TCD檢查,因其無創,可作為本病的初選,可瞭解頸動脈椎動脈顱外段及顱內血管有無狹窄、狹窄程度及血流速度,其準確高。

  2、頭顱CT或MRA檢查,瞭解有無新鮮梗塞灶,決定下一部的治療時間。

  3、腦血管造影是診斷本病的唯一可靠依據。通過對雙側頸總動脈造影可瞭解頸動脈有無狹窄,狹窄的長度,狹窄率及血管直徑的大小,並通過這些來選擇支架的長度及直徑。見圖。

  4、ECT可對缺血組織的血流量進行半定量測定,以決定是否需要行手術或支架治療。

  四適應徵及禁忌徵

  1、適應徵

  (1)有或無症狀的顱外段頸動脈狹窄>60%,藥物治療無效。

  (2)球囊擴張血管成形術後再狹窄,夾層生成及非功能性閉塞。

  (3)伴有對側頸內動脈閉塞,椎基底動脈病變,不穩定型心絞痛,心肌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高齡不宜手術者。

  (4)病變部位不宜手術者。

  2、禁忌徵

  (1)嚴重中風遺留嚴重的神經功能障礙。

  (2)近期(1月)發作中風的患者。

  (3)大於6個月的慢性完全閉塞。

  五術前準備:術前至少3天每天口服阿斯匹林300mg及波利維75mg,其餘準備同腦血管造影術前準備。

  六術後處理:術後至少6-8周每天口服阿司匹林300mg及波利維75mg,終生服用阿司匹林。

                                                           支架治療前後對比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