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疼痛科 副主任醫師 李順

  1、“鬆”:即鬆筋、解痙

  中醫微創鬆肌肉,射頻融盤松神經。

  由於工作、生活、受寒和不良習慣等的影響,頸腰椎區域性會出現肌肉不同程度的勞損,區域性表現為肌肉緊張,僵硬,肌張力增高,肌肉及筋膜中穿行的血管和神經會受到壓迫,出現微迴圈障礙,痠痛、繃緊等不適,同時也會出現脊柱兩側的肌力失衡,脊柱內壓的增高和不對稱的受力,會引起椎間盤的主變性和突出,椎體的錯位。所以想要解決壓迫,就要先解決肌肉的勞損和緊張狀態。臨床中根據觸診查出的虛實病灶點,選擇性的確定治療點,通過銀質針、浮針、火針、針刀及衝擊波等特色療法消除肌緊張和肌痙攣,從而達到鬆解粘連,舒筋活血,調整虛實的效果,放鬆、減壓、平衡脊柱兩側力量, 以“鬆”致“通”,“通則不痛”。同時為下一步調整錯位的椎體,減輕椎間盤內壓做準備。嚴重的椎間盤突出患者,由於突出的椎間盤巨大,要通過射頻熱凝靶點定向消融突出的椎間盤,達到融盤放鬆受壓神經的作用。

  2、“調”:即調骨、減壓

  調氣和血通經絡,調整力線增穩定。

  脊柱兩側軟組織徹底放鬆後,頸椎或腰椎的活動恢復了正常的範圍,經過系統地評估,達到了調整錯位關節和力線不正的時機,運用“脊椎調理術”或者“整脊調衡手法”對錯縫的小關節進行調整,改變脊椎的力學失衡;對於氣血失和,經絡阻滯的通過“經絡疏通治療儀治療”、針、灸、中藥等,調氣和血、疏通經絡,從而改善和糾正脊柱的異常形態,擴大椎管容積,改變由於椎間盤突出導致椎管內壓增高的狀況,相應受壓的血管和神經也得到迅速減壓,力線平衡可減少肌肉、韌帶等軟組織勞損,氣血調和、經絡通暢,有利於功能的穩定,療法的鞏固。

  3、“養”:即養血、護髓

  補肝養腎強筋骨,康復鍛鍊養肌肉。

  在減輕或解除對血管和神經的壓迫後,由於神經長時間的缺血和缺養,以及血管供應區的缺血缺養,導致相關臟腑功能失調,器官功能障礙,氣血不足,氣不行血,血不濡筋,所以相當一部分病人,尤其是慢性病人,調骨減壓後,其症狀的消失和功能障礙的恢復均需要一定的時間。

  中醫理論認為肝主筋,腎主骨,筋骨強健,脊柱才能穩定,功能才能靈活,因此,本階段主要採用養肝,養血益氣,康復鍛鍊的方法和藥物,來改善供血,營養神經,恢復功能,鞏固療效,同時建立好的習慣,堅持在醫生指導下練功,達到頸腰椎病長期穩定的療效。由於人體隨著年齡的增長,脊柱關節、肌肉、骨骼等不斷老化,所以定期複診,堅持保養,科學合理的生活習慣,堅持每天的康復鍛鍊,也是保證和鞏固療效的重要保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